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及实有权利的视角审视人权问题。通过认识各种权利形态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入权的实现途径。本文论证表明,人权三种存在形态理论是对人权实现途径的客观、真实的描述,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概念意义上讲,人权有两层涵义:其一是特指近代以来的人权思潮和人权制度;其二则是泛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般的直接社会权利,它与权利之底蕴相通。本文的人权概念之内涵,属于后者。人权(或权利)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权问题始终未能得到科学的解说。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地继承先前人权思潮中的合理性因素,科学地考察了人权现象的基本性质和概念特征,从而使人权思想史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要把握马克思人权学说的基本状况,首先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人权理论的生成过程。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马克思早期的人权概念,即从1835年到1846年间的人权思想。综观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835年到1842年上半年,即从大学时代到《莱茵报》前期,这是马克思确立以新理性批判主义为基础的人权观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从1842年下半年到1844年初,即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第一个社会保障法令算起,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有百余年历史。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抑或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一、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社会保障权被公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近代西方国家有些学者把人权仅当作一种“与生俱来”的超国家的道德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则不被认为是基本人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人权是人的各种权利(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人身的权利等)的有机统一,其中生存权是人的首要权利,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离开…  相似文献   

4.
张姝 《人文杂志》2013,(6):120-125
考察分析社会保障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现实权利转化的方式、过程及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为理论指导。社会保障权首先是一种道德性权利,其正当性根源存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人的需要是权利得以产生的最终动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阶级结构直接影响社会保障权以国际人权、宪法、具体权利的方式得以确认的进程。社会保障法规范经由监督管理机制、资金运行机制得以具体实施,当权利行使受阻时还应有完善的法律救济机制作保障。  相似文献   

5.
对于权利主体--“人”的不同理解是导致中美人权观分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权注重人是社会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元”形态存在,个人权利受到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美国人权则注重人是自然人的本质属性,主张个人作为社会的“单独”形态存在,个人权利不受具体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主体解析差异导致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相关范畴上长达数十年的争论,影响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指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 ,哲学上的人道概念和法学上的权利概念是人权的两大要素。这里所讲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 ;不仅指少数的几个国家或特殊群体 ,而是站在“类”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有的人 ;这里所讲的权利不限于法律权利 ,还包括应有权利和实有权利。人和权不能分开理解 ,离开人道谈人权 ,就模糊了权利主体 ;离开权利谈人权 ,就会使人权成为“空中楼阁”。人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各种权利要素建构起来的体系 ,其中包括生存权、发展权、…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人权内容的论争是双方人权观论争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只承认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为人权的内容。发展中国家在承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同时,承认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特别是承认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人权的内容。论争产生的根源在于其不同的历史背景、经济基础和人权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25年前,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就提出了"认真对待权利"的命题;25年后,权利问题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与真问题。少数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权利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背离,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仍然面临困境。基于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理论,认真对待少数人权具有必然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在人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话语的今天,各国在对人权之必要性或人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上并不存在争议,但是对人权各权利之优先性争论颇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人权问题存在的不同立场,显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反映了各自不同的世界地位、发展水平、价值体系和国际问题关注重点.面对各种争论和不同立场,毋庸置疑的是人权理论可以从批评中汲取营养及自我完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人权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差别及其产生这些多元观的原因,并试图就人权问题在实践中遭遇的两难问题,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提出看法,为各国的人权政策寻求共识.当面对事关所有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时,国家间利益的交汇点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视角去解读西方人权观的基本要素,可以解释西方近代人权观念为什么是以抽象意义的人为基础,为什么将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设定为自然权利,为什么坚持个人中心主义和国家工具主义观念的问题。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个人权利价值取向的萌芽、自由观念的孕育、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以及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等方面的探讨,可以认为西方人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对人的自身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西方有关人的各种价值理念等长期历史积淀和传承的过程。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时期提出的各种人权主张及其作出的相关制度设计是西方文化所蕴涵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标志着西方近代人权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章瑛 《学术界》2012,(7):184-192,280,285
人权是人作为人本身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就其本质而言,人权涉及到人生的各个方面,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应当享有的权利,其中,性权利是人权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基本权利,属于人权的子类型的权利。随着性权利和人权的日益国际化,对性权利的认识与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以各种国际人权文件作为研究性权利的法律依据,多项性权利都可以在国际人权文件中找到依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质量。追求性权利中的各项权利,体现人的快乐与幸福的本质,恰恰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古典人权理论的本质主义立场将人权归结为人所固有的权利,而忽略了人权得以实现的条件,从而使人沦为没有任何身份的赤裸生命,最终导致人权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有力的保障。阿伦特从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以其富有争议的方式对当代的自明之理提出了挑战,反对用固有的理论范畴来解释人类历史的经验,强调采用新的方式朝向实事本身,重新考虑人权的条件,也即共同体的基础性作用。这种对当代自明之理的尖锐挑战,为我们反思人权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人权”专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阐明人权的内蕴及其特性,指出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尽可能照顾每个社会成员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一、人权既是法律权利,更是道德权利人权特指人的权利。在一个特定国家或社会中,法律权利可以分别给予不同的个人、社团或地区,道德权利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社会中也常常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但是,当我们提到人权或人的基本权利时,我们实际上已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时空和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左群  吴岚 《江西社会科学》2005,3(12):147-151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有着激烈的分歧和冲突。人权标准的不同是造成人权分歧和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资产阶级人权学说以“天赋人权”论为依据,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是否符合人的感性欲望或人的理性作为人权的评判标准。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认为人权标准是对现实的人权状况或人与人之间现实的权利关系进行评价的尺度、准则和规范,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确立,并与社会的进步及人权内容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动态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客观性、阶级性、普遍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赵进 《理论界》2006,4(10):142-143
权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反映的是人与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们通过拥有权利获得了人的具体性和主体性。权利体系的本质就是维护特权阶级的特权,而人权是随着特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本质就是消灭特权,人人都平等地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权利。人权包含维持生命、解放和发展个性、培养独立性人格,其核心是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人权与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一种权利,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也是权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本质是人权产生的内在根据,人权是人的类特征和社会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化形式。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于社会主义社会,完善并消失于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与西方人权理论发展史上形成的自然权利论、历史权利论、法定权利论、道德权利论等其他四种人权范式不同,马克思主要是从人类解放的角度来阐发人权思想的,因而可称之为人类解放论的人权理论范式。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原则和实践论的观点出发,通过批判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虚伪性、欺骗性,科学揭示了人权只有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得以充分实现的思想。马克思人类解放论的人权范式思想启示我们应以实践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人权发展问题,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人权梦想。  相似文献   

18.
杨丽娟 《学术论坛》2004,19(4):167-170
人权是人的价值的社会认可,是基于人的本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并基于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能够自由生存、自由活动、自由发展的权利。"人权"入宪,有助于肃清封建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理想的需求,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的动力,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  相似文献   

19.
罪犯人权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佑武 《兰州学刊》2006,(2):181-183
罪犯人权的界定是罪犯人权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罪犯人权理论上的描述。罪犯人权的本原是指罪犯人权根源于罪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揭示了罪犯人权的正当性所在。罪犯人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研究罪犯人权应当从罪犯的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上作多形态研究。罪犯人权的特征是罪犯人权区别于其他主体人权的特质,由罪犯作为人权主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罪犯人权的实质在于罪犯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对抗。  相似文献   

20.
球权是以人权为基础、超越主权但不否定主权的一种全球性权利,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权、主权、球权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享有的三种最基本的权利,其中人权是核心,主权是关键,球权是保证,三权相辅相成,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了维护球权,就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从以神权为基础的王权到以人权为基础的主权,再从以人权为基础的主权到以人权为基础的球权,都是人类对自身权利认识的巨大飞跃。球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对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政治理论与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