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人宣 《金陵瞭望》2010,(19):82-82
坐落于古都南京清凉山麓、乌龙潭畔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砥砺七十多个春秋.潜沉蓄势.厚积薄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深植江苏,秀出杏林,造福万千患者.闻名于中国医疗界。  相似文献   

2.
人宣 《金陵瞭望》2010,(18):82-82
坐落于古都南京清凉山麓、乌龙潭畔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砥砺七十多个春秋,潜沉蓄势,厚积薄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深植江苏,秀出杏林,造福万千患者,闻名于中国医疗界。  相似文献   

3.
薛冰 《金陵瞭望》2007,(23):62-62
清凉山文化最辉煌的一页,同样也是近代南京文化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清京山麓的龙蟠里揭开的。 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创地位的先行者魏源,当时就定居在龙蟠里小卷阿中。  相似文献   

4.
沈科 《金陵瞭望》2009,(24):79-81
在南京六朝烟水之地.乌龙潭以其特有的文化积淀独树一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军事史上的扛鼎大作《红楼梦》、《懦林外史》、《海国图志》、《武备志》等.  相似文献   

5.
就《红楼梦》程高本刊行的意义展开讨论在曹家花园旧址南京乌龙潭公园建曹雪芹纪念馆并塑像首次披露俞平伯先生对“靖本”《红楼梦》的评价介绍南京发现曹雪芹家庙的经过对曹雪芹字梦阮、号芹溪等说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姚北桦同志的杂文集《暮鼓晨钟》作为“江苏杂文十家丛书”之一,最近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姚北禅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老编辑,50年代是南京《新华日报》秘书长,7O年代是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和《南京师范学院学报》主编。SO年代是《江海学刊》主编。离休后,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他在工作之余,勤于笔耕,精心于杂)飞IJ作。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大都是精品,发表以后,颇受好评。他的《试笔三愿)}1980年1月8日在《新华日报》发表后,被收入叩i国部(艺大系·杂、C卷》。他的《“九斤老…  相似文献   

7.
魏源易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源的易著、易论以及《周易》经传对魏源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魏源的《易象微》一书虽已佚,但可考知其主旨是批评东汉古文易蔽于象数,肯定西汉今交易的通经致用,其写作时间当在道光十年以后,其《庸易通义》一文当作于道光元年左右。魏源对《周易》的作者、性质、哲理、易学的源流诸问题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其中以论《易》与《老》、兵家、黄老之学的关系最为精辟。他的改革思想、实学思想、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易》的交易观、实用操作性和阴阳说。研究魏源思想,应该重视魏源的易学。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7,(22):66-66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江西临川人。他自取的号很多,从这些名号中.似乎能看出李瑞清人生不同时期思想轨迹:在南京时称梅庵.又号梅痴等:辛亥革命后.离开南京避居上海.自号清道人.又因斋名玉梅花庵,故再号玉梅花庵主.或玉梅花庵道人、黄龙视斋等。早年李瑞清人塾习读秦汉古文.又随伯祖父学书法,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尤好大篆,为他辛亥革命后专攻书画奠定了扎实基础。光绪十七年(1891),以武陵籍入试,中副榜第一名。  相似文献   

9.
适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推出了曾经昂首高歌在云南省澜沧江畔的著名爱国诗人彭桂萼的抗战诗歌集《沧江号角》。本书辑入彭先生遗著《震声》(1938年出版,郭沫若题签,马子华序)、《边塞的军笳》(1941年出版,老舍题签,雷石榆序)、《澜沧江畔的歌声》(1943年出版,穆木天题签并序诗)、《怒山的风啸》(1945年出版,闻一多题签)、《后方的岗卫》(1945年出版,臧克家题签并序)。这是诗人给祖国和后人遗留的宝贵的文学财富。  相似文献   

10.
赵锐 《金陵瞭望》2008,(10):65-66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先生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边缘人”。其实。他可是国内颇有名气的人文学者及时评作家,在“一南一北”的《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亮相频频,口碑颇著。今年以来,邵氏新著《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二十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甫一问世.就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28日是谭嗣同烈士殉难100周年。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激进派,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198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以他比肩于林则徐。孙中山、鲁迅等人,视为我国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之一。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1865年3月10日生于北京城南。少年时代,他在测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的指导下读王船山著作,同时向当时北方有名的“义侠”王五(正谊)求教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青年时代,他博览群书,特别是刑墨子》、《船山遗书》及龚自珍、魏源  相似文献   

12.
魏源,原名远达,字墨深,又字墨生、汉士,晚年皈依佛门,自号“菩萨戒弟子魏承贯”①,湖南邵阳人,生于1794年,病卒于1857年。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涌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被誉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代表人物。魏源的主要著作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特别是《海国图志》一书,标志着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最高阶段。魏源目睹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危机的日益加深,主张变革政治军事,富国强兵,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便有效地抵抗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影响因子为0.912,他引率为99%,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居前列。坚持“环境与发展”办刊特色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初期的既定方针,经过11年的发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指标逐年提升,表明这个定位准确,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石介无神论思想简论王秉伦石介,生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卒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字守道,号徂徕,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历任郓州、南京(商邱)推官。因了忧归耕祖徕山下,在家教授《周易》,学者称徂...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是清代著名思想家,他学问渊博,同时也是位很谦和的人。有一年,武将王锡朋受布政使贺长龄之令,来接魏源到江苏主编《皇朝经世文编》。当他傲气冲冲的来到魏源的家门口,给仆人报上姓名后,竟见魏源亲自走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杂剧而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曲,今存小令50多首,完整的套曲12篇。由于他的伟大成就。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同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极高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7.
魏源与东台     
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魏源,在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魏源的仕途是不平坦的,他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十一岁时才得到一个相当于进士的任职资格,被分发到江苏任职。黄丽镛《魏源年谱》引《续扬州府志》云:“东台知县,魏源,邵阳人,进士,二十五年任”。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曰: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10,(25):7-38
2009年2月1日,南京成为目前中国唯一拥有国际最高等级国际象棋大满贯赛事的城市。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成为全球国际象棋大满贯赛事的起点站。2009年9月27日到10月9日,2009中国(南京)国际象棋超级大赛暨世界国际象棋女子大奖赛于浦口珍珠泉畔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19.
“造”在东北方言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可以充当多种动作动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更加富有情趣。例如:(1)窄脸说,到了哈尔滨,住我们肉类招待所,饭便宜,全是宽粉条子红炯肉,造吧。(吃)——阿城《运气》,《北方文学》1989年第7期(2)妻子被他的话造愣了,两眼径直地望着他,半响,才悟出味来。(说、弄)——秦孟君《难字之门》,《企业文化》1989年1月(3)我是什么来着?咳!都把我造借了,你表姐夫才是真表姐夫。(弄、搞)——北星、蓝天《喜事》,《东北相声集》(4)就我这鞋他三个月就…  相似文献   

20.
赵锐 《金陵瞭望》2007,(15):15-16
徐德兵.1963年生.南京江宁人。1981年参军,1983年考入西安空军电讯工程学院。1987年本科毕业后.在南京空军某部通讯训练团任教官。2000年.37岁的中校副团军官徐德兵转业.他谢绝了有关部门的安排,白手起家二次创业。经过7年的打拼.徐德兵与妻子钟凯利一起,将南京钟凯丽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我市装饰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员工3000余名,连锁分公司遍布全国十几座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