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彼得·德鲁克 (PeterF.Drucker,也译作彼得·杜拉克 )近半个世纪以来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TheFa therofManagement)、“大师中的大师”(Guru'sGuru)。2002年初 ,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2001年管理大师风云榜” ,在评出的总共“十大管理名师”中位于榜首的 ,仍然是彼得·德鲁克。在同一排行榜中 ,赫赫有名的通用电气公司 (GE)的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位于第六;全球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列名第九。类似地 ,美国《商务2.0》近期公布的百年来管理大师排行榜前1…  相似文献   

2.
<正>彼得·德鲁克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学宗师,所著《管理的实践》、《公司的概念》、《管理:使命、责任、务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著作成为众多管理者的案头必备丛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于1966年英文首版,一出版即获得了一致好评,成为领导学领域的奠基之著。这本书,仿如良师益友,虽然面对的是相同的事实,却能从  相似文献   

3.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表示,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的主管,要能有效管理,第一步需知道自己如何运用时间,记笔记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而《哈佛学不到》一书的作者梅高表认为,记笔记需要一些要诀: 不管手边有没有纸,一定要写下来才算,即使是写在手上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管理与财富》2001,(6):76-77
1982年,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的书 《追求卓越》出版了。这本书可说是商业类书籍出版的分水岭。 " 汤姆·彼得斯(出生1942年)在巴尔的摩附近出生并长大。他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学习工程学,并在越南服过役。他还在华盛顿的戒毒所工作过。彼得斯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麦肯锡顾问公司。在《追求卓越》出版之前,他离开公司开始独立工作。他不断地到世界各地去做演讲。" 在这些年中,书中的文字已经过了人们根本而彻底地检查。汤姆·彼得斯的思想已经被提纯、推…  相似文献   

5.
《管理与财富》2001,(7):73-74
如果说彼得·杜拉克是管理学思想的智慧型天才,而汤姆·彼德斯是最具魅力的平民党党员的话,那迈克尔·波特可能就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波特魅力的惊人之处在于他的专业领域是商业战略。 波特于1947年出生在密执安州的Ann Arbor,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井获得航天和机械工程学位。1971,波特拿到了哈佛的MBA学位,1973年又拿到了商业经济的博士学位。在完成他的博士学业期间,波特开始受到后来成为他的良师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凯夫斯的影响。他在26岁时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享有终身职位的教授之一。“如果…  相似文献   

6.
德鲁克论21世纪管理的挑战——变革领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无法驾驭变革,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彼得·德鲁克提出在21世纪管理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使组织成为变革的领导者。在这里,他作了五个方面的论述:(1)变革的政策;(2)创造变革;(3)引航;(4)变革与连续性的平衡;(5)赢得未来。《21世纪管理挑战》一书中对变革领导者的这些要求,实质上是他对创新管理的全面论述,这无疑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对我国的创新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拉克是一般人耳熟的管理大师,也是大师中的大师;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他撰写的《有效的管理者》等众多著作值得一读再读。从本文中,你可以更深入认识这位大师的生平和重要主张。 P·杜拉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一次大战后移民英国。他的第一个工  相似文献   

8.
彼得·杜拉克曾说过,你不必去喜欢和尊敬你的上司,你也不必去恨他,然而你确实必须去管理他,这样,他才会成为你达到目标、成就和个人成功的资源。 无论是在企业、政府,还是在其他别的机构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个领导者这样说:“我管理我的下属没有多大困难,但我怎么能管理  相似文献   

9.
彼得·杜拉克在其名著《有效的管理者》中指出,所谓管理的“有效性”,就是正确和及时。管理有“有效性”,思维有没有“有效性”呢?首先想到一点:约束。有效的思维需要约束,尤其是创新思维。思维的能量需要激发,但焦点则必须集中。激光之所以能量巨大,就来源于其高度的聚焦。它决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思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经理人》2006,(7)
《巨变时代的管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大作。过去50年来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管理假设、规律和惯例已经发生改变,管理者必须思考和利用已经发生的变革! 作者:彼得·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38元  相似文献   

11.
<正> 管理的价值在哪里?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整体”,使这个”整体”的价值大于其构成部分之“总和”,使这个“整体“成为一个生产性的整体,其产出远比其投入的资源更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组织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优秀的管理思想,他们的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的肯定和推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希望所在。 学习型组织是九十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被认为是新世纪管理新模式的理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因提出“学习型组织”而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其实,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相通之处,正如彼得·…  相似文献   

13.
王宪平 《经理人》2005,(2):44-44
管理的精妙在于“方圆合一,方为其中”在《行成于思》一书中,笔者曾形象地写道:“管理是什么?像一个方块,似一个圆弧,合在一起就像清朝时代作为货币流通的铜钱:内方外圆。”现再来细细揣摩品味,觉得该给管理起个名字,叫做:“方圆合一,方为其中。”彼得·杜拉克说:“管理就是原则。”也就说,管理的本质是方的,其中最为本源的东西,就是:标准化、流程化、栅格化。  相似文献   

14.
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团队已是企业组织最基层的细胞。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团队有三种形式,在结构、对成员的要求、本身的优缺点、局限性都不相同,领导者应该选择能发挥本身最大优势的团队形式来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被人称为管理大师的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1909-)是当代美国在企业管理方面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如今已届90高龄,仍活跃在管理咨询、讲学与写作等领域,保持其媒体宠儿的地位。50多年以来,他的29本著作和一系列可供援引的文章与讲话给了大批读者以社...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名的管理顾问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从事诊断顾问工作时,情形是这样的:双方坐定之后,雇主总会提出一大堆的难题向杜拉克请教。杜拉克推开了这些问题,然后问客户说:“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你为什么要去做呢?”“你现在正要做什么事呢?”“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杜拉克不替客户“解决问题”,而是替客户“界定问题”。他改变客户所问的问题,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反问客户,其目的是要帮助客户认清问题,找出问题,然后让客户自己动手去解决那个最需要处理的问题。我们往往为了追求结果,而没有耐心花时间去界定问题。我们经常只花几分钟就提出问…  相似文献   

17.
陈新 《领导广角》2003,(7):45-46
彼得&#183;F&#183;德鲁克是当代世界最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由于他在管理学上的伟大成就,被尊称为“管理学之父”。他创立了管理学理论与实用的基础,被推举为“当代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其代表作之一《创新与创业精神》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许多企业家与管理者必读的教科书。本文撷取其《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关于创新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你不能什么部做,那你将做什么?什么最有利于你的团队,什么最有利于公司? 选择哪些项目须进行下去,哪些项目可暂且搁置,是任何主管面临的最艰难,又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明天总是有许多有价值的工作可做,但却没有时间做;总是有机会可利用,但却缺乏能干的人去利用。”彼得·杜拉克在其经典著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病夫治国》眼法演皮埃尔·阿考斯眼瑞演皮埃尔·朗契尼克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法国记者阿考斯与瑞士医学博士朗契尼克合著了《病夫治国》后,又推出了这本续集。进入本书的同样是各国首脑,他们或多或少受到疾病的折磨。疾病干扰他们的身心,并进一步因其权力影响了国家的前途,甚至人类的命运。《大元帅斯大林》眼俄演弗拉基米尔·卡尔波夫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在斯大林生前,他的功绩被过分渲染和夸大;而斯大林去世后,和他相关的一切开始“威信扫地”。究竟真相如何呢?由俄罗斯作家卡尔波夫写的这本书,客观地描摹…  相似文献   

20.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并建构了目标管理理论体系,对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对目标管理理论的优越性进行了简析,并通过对目标管理理论在美国、日本等知名企业的成功实践的阐述,提出我国企业管理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和发展目标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