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来临,使科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与发展始终受政府和人民的关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赫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其中,首要解决的是人才吸引与培养、解决提高国际化程度、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社会调查全面展开1995年9月27日开始,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社会调查全面展开。回族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近3万,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以及临桂、灵川、永福、平乐、百色等县市,历史上与其他各民族一道,为广西的经济与文化发...  相似文献   

3.
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建筑的缘起潘世雄在建筑形式与建筑工艺上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颇为游人所青睐。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发展地方旅游业,近年来有关部门有意将鼓楼和风雨桥等民族建筑引进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使游人用不着长途跋...  相似文献   

4.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其中居住在广西的约有两万八千多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及其周围各县,部分居住在柳州、南宁等地。据历史资料记载,广西回族大部分是元明时期从我国内地一些省份如江苏、陕西、云南、四川、湖南、河北等省迁来的,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商人、学者(伊玛目)和官员。如桂林白姓回族是元明时期从江苏南京迁来。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目前,全区有清真寺20座,大部分在桂林市及其周围各县。  相似文献   

5.
何元凯  周超  郝国强 《民族学刊》2021,12(12):16-22, 125
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并构建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叙事。米粉是广西饮食民俗的重要代表,首府南宁汇集了广西各地的米粉名吃,形成了以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米粉文化叙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秦始皇征岭南、修灵渠而形成的“米粉秦朝论”塑造了南宁米粉文化溯源叙事链的时空基因;各民族交往融合构成南宁米粉典故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酸、辣、鲜、香为一体的“和合四味”反映南宁米粉制作技艺的“和合”思想,体现广西各民族的多重多向互动。研究广西米粉文化叙事,不仅可以丰富广西米粉文化内涵,同时也能推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里昕 《西藏研究》2013,(4):72-79
产业升级应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循势而进,西藏农牧业约束条件多、工业发展倚重资源导向、第三产业以旅游为龙头。西藏生态脆弱,大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以民生和生态为着眼点,不必与国家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采取相同的发展路径。政府在确立发展战略、产业引导和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监控等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柳州外来移民与土著民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对立与融合状态,揭示明清外来移民在柳州不断向附郭西南扩展其生活、生产空间的历史演化过程.柳州城郭的民族空间分布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明代民族的“城-郭”对立阶段和清乾嘉后“民-夷”融合的混居阶段.清中叶后的马平县基本消除民族矛盾,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融合的社会结构,其中广东客家移民因具有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适应了清初马平县的民族对立,推进了移民与土著的文化融合,其客家民居反映了清中叶以来客家人为主的外来移民与土著民族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8.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桂林生态旅游,生发健康运行、超循环发展的桂林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环  相似文献   

9.
广西南临北部湾,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西南部与越南接壤,有陆地边境线长约1020公里。全自治区总面积23.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5%。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1996年全区人口4589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51万,占38.6%。其中壮族人口1508万,占全区人口的33.2%。全区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9个地级市、6个地区、7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人"八五"时期,广西各族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广西需要充分利用居于自贸区地理中心的区位比较优势,从“21世纪全球制造带”与“中国—东盟生产制造中心”的高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加工贸易产业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东盟,增强广西资本在东盟的剩余索取权和要素资源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带动北部湾地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积极规划建设南宁北向至重庆、兰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的便捷通道,切实形成南下北上的核心通道和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型发展的战略支点,全力担当起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赋予广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感受龙胜     
李咏梅  黄伟林 《中国民族》2008,(12):107-108
龙胜,位于广西桂林西北,北接湖南,西靠柳州,生活有侗、瑶、苗、壮、汉等民族,1951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县,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5个自治县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6日,吉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乾州经济开发区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吉发(2001)2号],就乾州经济开发区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规定所指的高新技术产业指经国家科技部或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  《规定》简化了审批程序,严格了管理要求,加强了服务保障。规定“由市人民政府组建乾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同时,设立办证大厅,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凡是纳入乾州经济开发区的项目,一律按照一站式审批、一票制收费、一个班子服务的原则,从项目的审批立项、开工…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建设为黑龙江省十大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与条件,黑龙江省要重点解决民族地区政府行政管辖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及融资难的问题,充分借鉴其他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形成充分运用现代融资模式的政府干预下的区域协同发展和集群发展并重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资源转换与民族地区小康建设所谓资源转换,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国家发展重点向农业、能源、原材料等产业倾斜以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培植和强化优势资源产业,高起点利用新技术,提高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和换代,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从而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1、发展农业及其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区域政策由地区倾斜、重点扶持的政策,向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全国统一的普惠制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白寿彝对广西回族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到达广西,不顾困难,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桂林西外回民一条街形成的成因。后来又写出了《柳州伊斯兰与马雄》的著名文章,肯定了马雄对广西伊斯兰的贡献。该文写出了广西伊斯兰的一个兴旺时期,也写出了广西回族曾有过一个时期的悲惨史迹。白寿彝先生是广西回族史研究的开拓人,为广西回族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广西邕宁县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在全国开发区热普遍降温之际,悄然上马,"冷"中求"热",获得成功的奥秘。提出了开发区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制定严密、完善的配套政套和措施,在建设过程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下大力气抓好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等建议。邕宁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的两个市辖县之一,"邕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则是指县境内介于南(宁)北(海)二级公路5至65公里路段两旁的带状区域。该开发区筹办于1993年6月,正式实施于1994年8月。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内,开发区建设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7.
一、资源转换与民族地区小康建设 所谓资源转换,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国家发展重点向农业、能源、原材料等产业倾斜以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培植和强化优势资源产业,高起点利用新技术,提高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和换代,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从而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广西回族经济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之一。1996年,全区有回族人口约2.8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及其周围的临桂、灵川、永福、平乐、鹿寨等县,其余分布在柳州、南宁、百色。北流等市。广西回族主要是明、清以后由江苏、陕西、湖南、云南、河北、河南、江西等省迁入的。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建国前,全省有25座清真寺,其中桂林市即有8座之多,其余分布在临桂、永福、柳州等地。广西回族历史上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从事农业的人数较少,建国后,则有相当多的人转入工业和第三产业等部门。本文着重对广西回族的传统行业及近现代工商业作一概述。一、…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国家级高新区直接促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战略高度,着眼于高新区的长足发展,对南宁国家级高新区现行各项政策作了调研分析,并提出如何引导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谋求发展的策略方案,以求对政府制定促进南宁国家高新区长足发展的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所谓资源转换,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国家发展重点向农业、能源、原材料等产业倾斜以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培植和强化优势资源产业,高起点利用新技术,提高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和换代,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从而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