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经济法功能的研究明显少于对其他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探讨,对经济法功能研究的推进有助于深化对经济法本质的认识。通过对经济法功能已有研究的梳理,参照经济法功能认识的方法和路径,现有的对经济法功能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澄清和展开。经济法功能的框架搭建首先应考虑其层次性,即总功能和次级功能及再次级功能的划分;同时,对经济法功能的具体描述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域归属问题存在颇多争议,主要是经济法的公法属性和社会法属性之争。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类别,对经济法的研究方向应作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对经济法进行从单一视角转向跨法域的研究,探讨经济法同时涉足公法与社会法的问题,将能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及调整方法进行更为合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法可诉性的薄弱已经阻碍了经济法的发展,加强对经济法可诉性实现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法更好的发展和得到执行。学界现有的几种模式设想都有其自身的缺陷,要从更新经济法诉讼的理念的高度对其加以综合并创新,以利用现有诉讼机制和创设经济法特别诉讼机制相结合的模式来加强经济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4.
部分学者力求分隔真正的经济法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界限,这种努力不仅未达目的,还导致种种矛盾。以学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三地面个基本共识为标准,可以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真正的经济法,可由于情感、认识和技术原因的存在,学者长期努力分隔经济法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真正的经济法”的结论有助于形成理性的经济法历史观、渐进的经济法发展观、多元经济法观和善恶经济法观,对经济法研究以及经济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是什么的问题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研究经济法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文章试图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国家干预经济中分析经济法的形成机制,通过对经济法形成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法在我国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如何建构我国经济法的理论体系,完善经济法制度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法的视角对行业协会的主体地位进行探讨,认为行业协会的兴起符合经济法的宗旨和目的,具备经济法主体资格,但不同于一般经济法主体,行业协会有其独特之处,并独立于政府、成员和其他社会组织,是自成一类的重要经济法主体。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功能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对经济法功能的论述还比较少。对经济法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完善,而且也是对经济法独立性的有力证明。因此本文尝试从法理学中法的功能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产业法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法体系中,产业法应居于主导地位。通过经济法的历史逻辑可以演绎出产业法的初始推动力;从规范特性中又可以解析出产业法对经济法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面向WTO的中国经济法体系完善应当明确产业法的主导地位,以利于厘清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界限,促进经济法规范体系的互动和谐,从而实现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确立标准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维护公平竞争、宏观调控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并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目前学界一般意义上对法律责任的界定不能满足经济法责任界定的需要.我们从法律责任这一基本概念入手,结合经济法理论以及现实对经济法责任界定的需要,对经济法责任从其内容、特征、构成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力图把握经济法责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法主体制度入手,以公法与私法区别的角度批驳了国家必然作为经济法主体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不应单纯地属于公法,而是由传统公法与传统私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公法与新型私法的融合体。经济法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法与微观经济法,在前者中,国家当然地作为经济法主体;而在后者中,国家不必然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一方主体。  相似文献   

12.
"奥肯定律"是研究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之一。本文通过验证"奥肯定律"在东北地区的适用性,得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弱的负相关关系的分析结论。东北三省应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目标,在经济增长中充分考虑就业效应,以实现经济振兴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法律和政策依据;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法治理或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应该正确认识什么是法;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法,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概念和特征;实行依法治国应该正确认识经济法的概念、地位和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法的重大作用;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制定《经济法纲要》。  相似文献   

14.
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物 (劳动力 )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客体。如果民法所保护的存在于人体之外的物 (有体物与自然力 )的权利可以称为民法之外物权 ,那末 ,人对其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物 (劳动力 )的权利 ,就可称为经济法之内物权。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 ,是法律对人权的深入关怀 ,符合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经济法之内物权是经济法所需确认和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 ,它既可应用于微观经济法 ,也可应用于宏观经济法 ,这有利于开发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 ,有利于全面保护人们劳动创造财富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促进中国变穷为富。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是公权力进入传统意思自治领域的结果,与公权力有着天然的联系,公权力的存在是经济法的一个特质,经济法在历史舞台上的兴起可以归结为两个可以相互独立的原因:一是市场失灵;二是为了应对社会化所致的社会问题而借助公权力对包括市场在内的全部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合理性.经济法在用公权力去矫正权利失衡的同时,自身也要受到来自形式理性的制衡和它的对立物--权利的制衡.经济法在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应当着力规范公权力运行,实现经济法治.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思想史对中国经济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学者的分析多集中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而较少论及甚至忽略了其思想基础。法律精神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在经济法的产生中,经济法思想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根据对经济法产生所起作用的不同,经济法思想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经济法思想史对中国当前进行经济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法的主体——对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的经济法主体研究,对经济法主体在概念上表述不一,但深究起来,这种表述上的差异不能说明问题,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者们对经济法主体的特质即经济法主体的特征的认识有异.经济法主体应该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现存的社会主体.因而对于经济法主体特征的认识应该放在经济法律关系中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法主体加以类型化.  相似文献   

18.
健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存在不全面、不及时、不可靠以及不统一等问题所致的负外部性。经济法可以运用它的信息传递功能,构建有效标准体系、健全时限规则和完善监管制度来解决信息披露的负外部性,对于信息披露中外部性的救济,可以通过经济法中特有的公益经济诉讼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独立与融合是经济法30年发展历程中的两个主要特征.寻求独立的经济法地位是经济法学者一直努力的目标,但直到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融合是现代经济法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和基本途径.经济法及其学科的发展需要处理好独立与融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