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这将可能导致英国国际科研经费、国际合作水平、非英籍教职工占比、国际留学生规模与质量等下降,并可能引发伊拉斯谟项目在英国推行受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将可能面临下行压力."脱欧"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突围的重要方向是建立起与中国的紧密联系,中英双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和较好的互补能力.中国应迅速调整面向英国乃至欧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应主动在留学生招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等领域寻求与英国的深度合作,应充分用好"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英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在留学生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然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招生院校过于集中、学生来源不够广泛、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存在不足等。有鉴于此,要加快湖北省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一是扩大有专业特色的省属高校的留学生招生规模,实现留学生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使高校真正"走出去";三是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学、管理和校园建设工作;四是增强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性;五是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相似文献   

3.
发展留学生教育 ,有利于国家发展建设 ,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对外汉语教学是整个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体 ,其规模和水平制约着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留学生教育 ,必须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大发展的形势下 ,要确保健康有序地发展 ,确保教学和科研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惟精惟一 志在高远-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献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留学生教育,有利于国家发展建设,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对外汉语教学是整个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体,其规模和水平制约着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留学生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大发展的形势下,要确保健康有序地发展,确保教学和科研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中国研究型大学联合会对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研究型大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和英国研究型大学联合会的历史与实践都证明了其对本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研究型大学联合会的发起高校规模应在15~20所。联合会主要承担高等教育研究、政策咨询和行业自律等职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肇始与工科留学生密切相关,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水利专家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相继留学归来,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水利科学与水利技术,而且为水利高等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师资。这一留学生群体在近代水利高等学校的建立、水利人才的培养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大大推动了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3,(9)
中国留学生成为英国重要“投资者”权威统计显示,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美国,签证人数达2.8万人,签证率逾7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约有6万人,英国已成为中国留学生前往人数最多的国家。英国高等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学有4所在英国。英国共有800多所寄宿学校、600多所继续教育学院、90多所大学和50多所高等教育学院,设置有14000多个专业和37000多种学位。近年来,英国将教育作为赚取外汇的重要途径。2001年英国有57所大学出现财政赤字,不少大学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教育支出日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留学生的数量也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高校国际化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拉动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因素,深入思考高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留学生教育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师至洁 《21世纪》2008,(3):16-17
留学回国之后的人生与职业发展,是很多海外留学生及家长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背景应该如何找工作?雇主对招聘本土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是怎样看待的?留学生是否更有优势?留学英国到底可以带来哪些职场中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1月19日,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北京亮马饭店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留英校友职业发展研讨会暨雇主见面会,记者在会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给各个高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此背景下的产物,将其核心目标定位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论证了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1.
浅谈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高等教育一贯奉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能力培养,并把人才培养和国家的竞争力联系起来。近代,英国涌现出牛津、剑桥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英国的教育模式也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在最近的一百年中,剑桥大学就出现了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英国高等院校良好的教育质量也吸引了不少海外学生,据统计,赴英国际学生数量已经从1978年的96400人增加到2001年的225000人。优秀学生的云集对英国进一步提高国家竞争力又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及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三个方面探索英国高等教育的运行特点,以期能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英国对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重视。研究英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其培养学生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来华留学高等教育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来华留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及其所塑造的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引致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来华留学教育制度存在发展战略认识的模糊性与制度非均衡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的发展,并对相关领域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来华留学高等教育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加强理想教育 ,首先要明确理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理想教育的重要作用 ,然后是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理想教育的五种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美国的高等教育源于欧洲,其国际本土化的特点包括漫长的输入输出转换过程、英语成为国际本土化的重要工具和美国高校占据知识资本生产的上游、政府主导和商业化程度高、师资国际化等。美国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经验启示我国,应加强高等教育国际本土化的战略规划;提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学生教育,面向发达国家发展语言和文化交流,面向非发达国家发展学历教育;努力发展全外语教学专业,增加国际化高水平师资比例,提升来华学历教育生回国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教育服务贸易视野下韩国来华留学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留学生教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教育成为了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最重要生源国的韩国,经过几年来华留学热潮以后,来华留学趋势出现了新的要求和特征。我国高校作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稳固韩国来华生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这给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是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教育战线上的外交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是发展和完善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重点高校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但是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与西欧北美一些留学生接收大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文章通过对在沪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大量访谈,将留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和整理,继而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留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留学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立足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和管理体制三个角度,针对中英高等教育质量小管理和高等教育质量大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对改善当前国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