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论巴金的编辑意识蒋成德巴金在《十月》杂志创刊三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致〈十月〉》的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编辑的一些事情”,其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巴金的编辑意识。他说:“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从编辑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巴金与人道主义、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金与爱国主义等方面来阐明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确认:憎恨腐恶,同情弱者的革命人道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是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的主导面。巴金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忧郁美是巴金小说的主要审美格调。这种具有巴金特色的忧郁美,是他从社会人生中所体验到的忧郁性情感的对象化。巴金通过创造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悲剧典型来体现忧郁美。忧郁美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既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基础,又与巴金的青春热血型情感个性相对应,因此具有撼人心弦的审美力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看了巴金的一些散文,其中尤以《怀念集》①叫我越读越爱不释手,文章中抒写的感情使人萦怀,催人泪下。它使我从中触到一颗滚烫的心,正如作者多次提到的,勇士丹柯为照亮他人前进的道路而高擎着的一颗“燃烧的心”②。我情不自禁地喊道:“丹柯,这就是我们的巴金!就是我们敬爱的巴金!”巴金从1927年写作《海行杂记》以来,至今已写作散文百余万言,收成集子的将近二十本。因此,巴金不仅是现代优秀的小说家,而且是现、当代优秀的散文家。他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从文化学的方位对巴金进行考察的论文时有所见,但大都集中在对巴金作品的文化价值的探讨上。而近一个世纪的坎坷人生、不懈追求,不但造就了巴金卓越的艺术成就,也形成了他复杂、丰富和色彩斑斓的思想性格(思想性格:指在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中所包涵的观念和态度)。探析巴金思想性格的文化内涵及其特征是我现在一系列研究的主旨。由于巴金的人生历程较为漫长,为了叙述的明了和方便,笔者把它分为四个时期(青少年时期1904-1927;创作丰收时期1928-1949;建国后及“文革”时期1950-1976;新时期19…  相似文献   

6.
巴金小说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一些学者认为是悲剧美;本文在分析巳金创作小说的背景后认为,忧郁美是巴金小说的审美特征。它来源于巴金以真挚的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凡人悲剧典型和英雄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巴金艺术观的基础和生命,是他的小说美学观的核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巴金一再重伸艺术要“说真话”。所谓“说真话”,就是作家真情实感的艺术化,包含两层意思:从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层面上说,必须具备客观的实在性,真实性;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层面上说,必须是真挚的,从艺术家的心灵中倾吐出来的真情实感,而绝不能是虚情假意。也就是说,在巴金看来所谓艺术真实,应该是艺术内容的客观实在性和艺术情感的主观真挚性的有机结合。下面我们结合巴金一生创作和言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课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情感争夺背后的乱伦禁忌──巴金《寒夜》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争夺背后的乱伦禁忌──巴金《寒夜》新解刘艳对巴金的小说《寒夜》,评论界一直有个公认的说法,认为它真实而又深刻地展示了抗战后期国统区人民深重的灾难,主人公汪文宣的不幸命运实际上是对民不聊生的黑暗制度的控诉。巴金自己在《谈<寒夜>》中也说,他写《寒夜...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巴金的整个创作历程,从众多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特征和情感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巴金代表作《家》在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家》是巴金文学创作的总纲,其他作品是在不同层次和方面扩展和深化着《家》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唐宋元 《社区》2008,(23):4-5
一个人一生读什么书,往往是他生命轨迹和思想轨迹的反映。作家巴金的读书生活更是如此。巴金一生著书,一生读书,著与读,几乎融为一体。而读先于著,大致可以从他读书的过程看出他思想演变的过程,著作则是其丰硕的结果。对于巴金来说,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的过程,思索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过程。读与思,让巴金的思想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读书成就了巴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新文学的百花苑里,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是一朵耀眼的奇葩。它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从“五四”到抗战胜利二十多年间的社会生活,揭示出时代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而且也显示出巴金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卓越才能。巴金不止一次地说过,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和《寒夜》。而这几部作品又都是家庭题材小说,代表了巴金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因此,探讨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的独创特色和艺术成就,对研究和评价巴金的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真的层面上对巴金小说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两个一致”是巴金艺术真实观的总纲和人物典型化的原则,“比较象活人”是衡量所塑造的艺术典型真实与否的美学尺度,悲剧的价值观必须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最后指出了巴金艺术真实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巴金小说审美特征对话录熊雪林A:李先生,近年来您在巴金小说美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可否请您谈一下巴金小说美学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B:成绩卓著不敢当,只是有所探索罢了。在我看来,巴金小说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忧郁美。这种具有巴金特色的忧郁美,是巴金忧郁性情感...  相似文献   

14.
研究巴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日本]桑野淑子我很荣幸有机会到中国攻读硕士学位。在导师的引导下,我开始认识巴金,对巴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生三年中,我阅读了巴金的所有创作,也收集并阅读了历来研究巴金的论文和许多有关资料,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其中最...  相似文献   

15.
《寒夜》是巴金先生很有影响的一部小说。本文斌从这部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刻画的人物形象,运用的写作手法等方面,论过巴金先生现实主义表现艺术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巴金卷帙浩繁的创作中,《灭亡》是一部颇为重要的作品。这不仅因为它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众多读者和评论者的关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还是巴金步入文坛的成名之作。人们在研究、讨论巴金早期的政治观和艺术观时,都不得不涉及这部作品。本文拟就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谈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3,(6)
上海西区,幽静的武康路旁有一座美丽的花园洋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文坛泰斗巴金居住在这座楼房里已经40余年了。在这里,他迎接过许许多多的不速之客——荣誉、灾难、劫后重生……他送走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夫人,他写出了真正的灵魂的呼号《随想  相似文献   

18.
巴金《随想录》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随想录》评价甚至巴金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随想录》是巴金思想走出文革阴影后,对建国后党所犯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个人反思,它与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存在某种方向上的一致性,但更多却表现为思想表达的个人异质性。作为个体思考的文学表述,其中有些篇章在美学特征上确有瑕疵,但并非是十七年及文革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延续,其中的精粹之作达到了可以流传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9.
巴金《激流三部曲》与《红楼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考察巴金从童年到《激流三部曲》完成这一时期的经历,可以看出,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可分为感受期、欣赏期和再创作期。在再创作期,巴金对《红楼梦》的家族小说模式进行了符合时代的创新。研究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是丰富和深化巴金及其作品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巴金:凡人悲剧三重奏吕汉东具有强烈现代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巴金,把他从黑暗社会和痛苦人生中所感受到的忧郁性情感对象化,为我们贡献了一系列悲剧作品。在他的凡人悲剧系列作品中,从反封建的总主题出发,塑造了周如水、高觉新、汪文宣等好到无用者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