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经济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也是现代城市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都明确地把会展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的成都,明确定位要成为“会展之都”、挑战“中国会展第四城”,于是,成都的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就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居正》是一部政治小说,作者对现实变革的热情,就在一位“楚狂”式“乡贤”的政治改革悲剧中找到言说切入点,最大众化的叙事结构和最通俗的话语方式,包容着最精英化的深度思考,这就是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去透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值得趋避的经验与教训,是城市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作为一个聚焦点,可以涉猎城市规模、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以及地理、历史、人才、经济、技术,城市管理机制、生态机制、监督机制和应变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也都是当今世界性"城市化"浪潮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战争和人>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西方话语强权回应的个例.但本土文学自我确认的焦灼,使小说在民族化文学营造成功的同时,也出现偏离现代中国文化言说体系而皈依传统文言的失误;个人亲历的体味与作者政治意识,是构成作品"史诗性"表现瑕瑜互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作品得失的分析,对当今中国文学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及历史文化积淀与四川少数民族特定生存环境之关系 ,结合社会政治及时潮荡激等外部因素 ,运用散文文体学理论和文化学观点 ,剖析四川新时期少数民族散文的特质及其形成原因。着重指出 :运用“异质”的表现符号体系 ,选取具有本民族文化形态特征的童年生活作题材 ,着重从本民族文化意识和价值判断的角度去审视 ,是民族杂合共处的四川新时期少数民族散文的基本特色 ,研究之 ,对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建构新型中国文学的事业 ,有实在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消费理论入手,着眼于中国当代消费现象,论述了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时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历程中,四川作家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且以风格独异而深受世人推崇。其中原因,值得探寻。长期以来,人们较多的着眼于“五四”时潮的影响作用,研究视角多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但就现代作家产生成长的地域效应、群体文化特征,及其和历史传统乃至与之相应的文学美学意识规范的沿承关系等,则注意不够。本文拟从现代四川作家的地域群体效应着手,探讨特色鲜明、格调独异且品位上乘的现代四川作家群体的产生原因和一些创作现象,以及其中所表现的文化品格。一、巴蜀文化品格的形成及特色按照文学发生学的观点,一切个体的审美心理都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心理及其对生活传统、远古文化传统的回应和再现,作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必然地要重复其所处的地域和种族审美模式的某些特征,这是因为,生存于某特定区域的原始先民,在其生存实践中观照周围的世界,其思想意识自然地带有所处环境的鲜明印记。而其意识一旦形成并且物化,它又不断积聚、沉淀,繁衍成为后人生存的文化环境。于是,这个区域独异的客观自然,和其中产生的“第二自然”(人的精神性格及其物化)如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就不  相似文献   
8.
审父与恋母——论巴金文学创作的无意识邓经武巴金文学创作的最大特征是情感化,他写青春,讴歌青春,诅咒批判一切残害青春生命的罪恶与黑暗,写自己经历过且感受最深的生活,使他的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情感和爱憎。他多次申说自己不是作家,创作的动因是因为有感情要倾诉。...  相似文献   
9.
注重各地域文化的发掘 ,寻找各种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以此展现中国文学独有的审美观照方式 ,亦是张扬民族本土化文学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 ,中国文学既要思索全球化文学可能的共有审美价值尺度———如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用高行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来说 ,就是“文学就其根本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 ,“文学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普遍关照” ,继续从事未完成的“全球性”文化启蒙和在这种语境中对中国独有传统的创造性认同 ,这要求既师法西方经验更要在西方面前重塑“中国” ,以便在“全球性”文化语境中确立中国文化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巴蜀大盆地有着久远的生命历史 ,巴蜀先民创造了人类童年时代充满瑰丽奇幻想像的神话和传说故事 ,治水、大石崇拜、羽化成仙等与“蛇”形图腾崇拜 ,构成该地域文化肇始阶段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内容 ,并且对中国文化和文学发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