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18 74年日本以两起船难事件为借口 ,公然侵略我台湾 ,受到清政府及人民的英勇抗击。狡猾的日本处心积虑地使用偷换事件内涵的做法 ,瞒过了缺少外交经验的清政府 ,签订了使中国丧失琉球主权的《北京专条》条约 ,后来在日本侵占琉球过程中 ,琉球曾向清政府恳求援助 ,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拒绝对琉球的援助 ,最终丧失了琉球的主权。  相似文献   

2.
义和团运动是晚清史上的一大重要历史事件,《申报》作为近代中国一份历史悠久的报纸,对此有着不同于朝廷旨意的独到见解。《申报》对义和团运动的整体舆论导向是否定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初,《申报》就主张组织团练进行镇压,严惩闹教起事者。当清政府的态度开始转为招抚后,《申报》又希望清政府能够停止招抚,并坚决反对对外宣战。后来《申报》接连刊发文章,积极在中外之间斡旋,力劝朝廷停战议和。到议和阶段,《申报》则对和约内容给予正面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强国设想。通过对《申报》舆论的整理和研究,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义和团运动期间上海市民阶层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邓孔昭先生《沈光文史事诗事考析》一文所涉及的沈光文来台时间问题、遗民气节问题以及文化史地位问题,堪称沈光文研究中至为关键且长期以来一直聚讼纷纭的三大公案。以季麒光《蓉洲诗文稿》为依据,分析这三大问题,认为沈光文来台时间为1657年,收录于范志中的《平台湾序》与《东吟社序》均曾被后人改窜,沈光文之遗民气节不容置疑。无论是从作家与台湾的渊源、作品对台湾的书写,还是从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深远影响来考量,沈光文都是当之无愧的海东文献初祖、台湾文学始祖。  相似文献   

4.
《皇朝经世文编》中的文章主要从弃留、地理海防、治理等各个方面对台湾问题进行讨论。这些学者、官员基本能根据台湾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合理建议,并且影响了清政府的决策。这对保持台湾的社会稳定,开发、发展台湾,加强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台湾)《人事月刊》第14卷第3期发表文章,介绍了台湾、美国、南朝鲜、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公职人员财产申请情况。文章对申报对象、申报客体、受理申报机关、资料运用、罚则、实施评估等内容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文章还综述了台湾各界人士对宜否实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具体意见。作者侧重于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草案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上海<申报>通过各种中外新闻渠道,以大量篇幅及时地、反复地加以报道;<申报>通过舆论促使国人警醒,敦促清政府采取外交及军事行动.通览这一时期<申报>对日本侵台事件的报道、评论,并对照其他历史文献,可以说<申报>所持立场基本上是公正的,报道基本上是客观的,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正义呼声.  相似文献   

7.
《苏报》因宣传革命而触怒清政府,遭至封杀,撰稿人被捕,是为"《苏报》案"。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的《申报》对此案进行了全程报道,但它在字里行间与行文的语气上有隔岸观火与落井下石之嫌,表现出了与它作为报界领袖极不相称的立场,在报界同仁遭遇不幸的时候不仅没有表示同情、施以援手,反倒充当了满清政府的应声虫。作为一个幸灾乐祸的看客,它在貌似公正的报道下,让读者看到了清政府勾结洋人戕害革命者的丑恶行径,也真切地感受到外国侵略者对我国司法的粗暴干涉,从而激起了更多的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这种结局是《申报》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台湾当局允许民众来大陆探亲,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民间交流逐渐恢复,探亲、观光日趋频繁,贸易不断增长。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截止1991年3月,已有300万人次的台胞来大陆。与此同时,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奔丧、参观访问者也日渐增多。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发展,衍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民事法律问题。其中,大陆同胞要求继承在台死亡亲人的遗产,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针对这一问题,台湾“法务部”1988年9月函复台湾“内政部”的信件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大陆人民依法可继承在台湾死亡亲人的遗产。”①台湾“财政部”又于1991年1月3日作出正式决定:“凡经台湾地区法院判决确定,大陆地区人民只要检具亲属关系证明文件办理遗产税申报,可以继承在台亲人的遗产。台湾稽征机构均可受理、并准予扣除各项亲属扣除款。”②关于继承的具体问题,在1990年9月18日台湾“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完成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草案》)中作了详细规定。因而,就目前而言,大陆地区人民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取得在台亲人的遗产,但由于台湾当局人为地设置障碍,阻挠大陆继承人依法行使其继承权,在办理涉台继承中,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本文拟就这些实际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台湾书院的儒学精神承继自鳌峰书院,也与来台担任地方官的朱子学者密切相关,通过对台湾书院学规文献及各府县通志、人物传记的综合归纳探讨,可追溯儒学从闽地到台湾的重要轨迹。来台地方官宣扬朱子《白鹿洞学规》笃行精神,诠释读书人之应守与应为,期待学子提高道德标准,注重实践,期以改变此移民岛屿民风;而台湾书院士人在获取功名后,身体力行地将朱子学精神发挥于内忧外患的社会,在经世致用中表达了对《白鹿洞学规》精神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初年,台湾为郑氏所据有。为了收复台湾,清政府先后同郑氏集团进行了11次谈判。由于清政府缺乏坚强的军事实力,郑氏没有诚意,结果失败。在此期间,清政府曾经采用经济封锁手段,促其归附,也未能如愿。随着三藩之乱的平定,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改变策略,以战逼和,命施琅统兵进攻澎湖,一举攻占了澎湖列岛,歼灭了郑氏集团的军事力量,进而展开政治攻势,促使郑氏集团接受招抚条件,最终实现了台湾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1895年台湾军民反割台军事斗争中,刘永福作为台湾防务帮办,主持台南军民反割台军事斗争。其间,刘永福结合反割台斗争实际,提出了:“台北重点设防”的防务思想;“筹军饷,为第一着紧要之事”的军事后勤思想;“相互援助”、“兵民一气”的作战思想;“招抚土匪”,化消极力量为积极因素的斗争思想。与此同时,刘永福竭力将这些思想付诸反割台斗争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报刊媒介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大规模公众舆论的形成,对清政府应对边疆危机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边疆危机事件的舆论影响,清政府逐步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涉及内政、外交和军事的相关内容进行管控。但在这一过程中,清政府的信息治理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以1910年英兵侵占片马为例,消息传出后,《申报》《大公报》等报刊分别从时空维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应对、民众的参与等方面,对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追踪报道,构成了"片马事件"的叙事要素,扩大了片马事件的社会影响。为消解舆论压力,清政府采取了诸如严控信息源、禁止报刊登载片马交涉信息以及取缔民众抵制英货活动等防堵措施。然而,注重"防堵"忽略"疏导",使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3.
康雍乾时期,面对着大规模人口流动,清廷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移民政策,通过对台湾、四川、东北、海南及东南亚等主要移民地区的家眷移入政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清政府对台治理并不存在特殊化现象。同时,清廷对台湾极其重视,不曾消极对待,但是由于朝廷高层对台情并不了解,导致政策与实际相脱节,从而产生了消极治理错觉。  相似文献   

14.
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对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系统地表达了赫德对中国事务的看法。清政府对此的反应不仅是迟钝的,而且是片面的。《局外旁观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但其实质是扶持行将朽木的清政府,使它能承受英帝国及其他列强的侵略和索要。  相似文献   

15.
1895年3月,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进入第八个月份。在日本侵略军相继攻陷辽东及威海卫以后,腐败的清政府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虚弱,决定按日方的暗示,派李鸿章赴日乞和。3月19日,李鸿章到达马关。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马关议和是中国朝野都极其关心的大事。《申报》,这家当时中国最大的一份报纸,对马关议和的动态当然是十分关注的。在短短的一个月中,《申报》天天有关于议和的消息,并几乎天天有关于战事及议和的言论,中日关系成为这一时期《申报》报道的主题。本文即对《申报》关于议和的关注程度及总体意向作以考察,以便于人们了解当时中国舆论界对议和事件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琉球群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海面,与日本九州相望,“自明朝洪武五年起,臣事中国,向我朝贡,列于落属,唯国中政令,听其自治”,自明至清,一直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岛国。但是,刚刚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却早已窥视琉球以至台湾诸岛了。1870年,日本公使柳原前光来华,要求清政府按“西人成例,一体定约”①,企图取得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样的在华特权,但清政府深感“日本近在肘液,永为中土之患”②而予以拒绝。后来反复磋商,两始于翌年,(1871年)9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及《中日通商章程》。对此,…  相似文献   

17.
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使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控制第一次有了条约的依据。其实,葡萄牙并无实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一个涉及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之所以在澳门问题上对葡方作出重大让步,主要是因为随着鸦片贸易的增长,鸦片进口税对清政府财政经济日趋重要。为实现鸦片税厘并征,进一步增加清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迫切需要葡澳当局的配合。为此,清政府不惜以牺牲主权为代价,接受了葡方对澳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美国武装干涉台湾,推行"台湾中立化"政策。英国试图缓和局势,坚持在《开罗宣言》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澳大利亚对台政策摇摆不定,尚不明朗。随着战事发展,澳大利亚对台政策逐渐清晰,并提出"一中一台"方案,公开分裂中国。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签署后,战争风险不断增加,澳大利亚开始同英国接近,共同约束美国的行动。由于二战后英国衰落,无法满足澳大利亚在马来联防问题上的诉求,澳大利亚最终疏远英国转而向美国寻求保护。  相似文献   

19.
多边开发银行在建立之初,都在《协定》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援助为银行重要"职能"之一,而《亚投行协定》将技术援助作为亚投行开展业务遵循的"原则"之一。将技术援助职能"原则化"这一实质性变化,意味着亚投行技术援助对传统多边开发银行援助理念和"条件性"援助的突破,也是对技术援助"有效性"的重大改善。为此,针对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存在的"援助困境"和技术援助缺乏有效性两大问题,基于对《亚投行协定》技术援助条款的解读,为构建和完善亚投行技术援助机制提出技术援助自主性、有效性、便利化三原则和具体建议,使其援助项目具有可持续性从而助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国内民众开始利用电报技术,直接向清政府拍发联名公电,表达他们对于内政外交的看法。预备立宪后,社会言论环境更为宽松,每有重要事情发生,清政府多会收到外界来电。随着民众来电增多,清政府采取一些限制措施,逐步切断民众直接拍电给政府的渠道。一些人转而致电报馆,借助报纸媒介传播自己的意见。上海的一些报纸还辟出专栏,用以登载社会各界来电。《申报》《新闻报》《时报》所载公电,发电者主要为各界民众,内容多样,诸如揭露社会不公、表达诉求、发布通告等。电报技术与报纸媒介的结合催生出晚清民意表达的新途径,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率匿名传播平台,拓展了晚清社会言论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