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春江水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地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水板”     
曾文鑫 《老友》2010,(9):32-32
小时候,我上学读书,书包内有块"水板",木质的,上面涂刷了光滑的白色油漆。"水板"一面画了大方格,一面画了小方格,大方格用来学写大字,小方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传统中有无类似圣经先知声音或者先知因素?德国学者韦伯认为没有;英国旧约专家罗理认为孔子、孟子、墨子类似先知声音;美国汉学家狄百瑞认为存在一个儒家改革主义的经学传统,这可以称作儒家先知声音.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先知话语或因素,应该包括经济分配结构上为最底层的民众呼吁维持最基本生存保障所需的财产权的话语.也就是说,古典诗歌中的文学批判传统也应该补充进儒家先知之言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产品与品牌     
正我时常疑惑我们的刊物究竟是属于哪种刊物,有人说是人物类,有人说是教育类,也有人说是管理类。众说纷纭,所以5年来我一直在寻求定位,错综复杂中我们选择了紧紧围绕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校长的治校能力为办刊的核心思路,一路误打误撞坚持了下来。前段时间圈内朋友调侃地认为这个"策划"至少值1000万,听后我才知道我的虚荣心是经不住夸奖的,当时  相似文献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纵然一夜风肷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相似文献   

6.
随想     
近与一友论画,甚是投机,由谈山水而及山、水,进而话题着落于画水之议,以及以水比附竹之德之叹,好不畅快。随记如下:专门画水之名家出现于唐宋间,见方干《玄英先生诗集》,有"卢卓山人画水"、"陆山人画水"诗,其后晚唐之孙位、孙知微更卓著,再后北宋之蒲永升得二孙笔法,为东坡作水图二十四帧。传至南宋,有马远得其意,  相似文献   

7.
江海 《新天地》2013,(1):30-31
不久前,年轻艺术家宋洋的个人漫画展终于开幕了。在人山人海的观众中,宋洋找到自己的妈妈表示感激之情,母亲李俊珍则说:"有人肯欣赏我儿子的画,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漫画"抢走"儿子的心1999年的一天,李俊珍正给儿子宋洋整理床铺,一掀开褥子,几本漫画书哗啦啦地掉在了地上,李俊珍一看就来气了,前几天她刚跟儿子下了不许再看漫画的禁令。  相似文献   

8.
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而人们却抑制不住春躁了!万物复苏,春江水暖,人们被压抑了一个冬季的激情.在这个时节被逐渐唤醒。受环境感染,有人躁动不安,蠢蠢欲动;有人春心荡漾,思绪连绵;有人突然发飙,情绪失控;有人表面平静,内心疯狂……  相似文献   

9.
五代后蜀的著名画家黄荃,画的花卉禽兽十分生动,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尽管如此,也有误笔之时。有一天,黄荃信手画了一只飞鸟,鸟首鸟爪都是伸直的。有人指出,鸟儿飞翔后首伸则爪缩,没有首爪同时伸直的;有人认为黄荃是飞鸟画大师,哪会画错?事实最有说服力,大家走到外面观看空中飞鸟,  相似文献   

10.
《中华魂》2007,(9)
我去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刚满一年。5月下旬,单位组织我们到西安、延安两地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西安——延安",肯定已有无数人走过这条旅游路线。有人可能认为,这条线路之"红",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11.
向婆婆道歉     
生女儿时,婆婆来侍候了两个月便回老家了。女儿六个月时,单位通知我必须去上班,否则我的岗位要安排别人。我让爱人打电话给婆婆,希望她进城给我照看一二年孩子,可婆婆却说:"家里有几十只鸡鸭要喂,来不了。"我气恼地接过电话对婆婆:"难道我们孩子还不如你养的几只鸡鸭重要吗?"婆婆说:"你们不会雇人看吗?"我说:"雇人看孩子我不放心。"但不管我们怎么说,婆婆就是不来。那几年是我人生中较为困难的时期,在这关键的  相似文献   

12.
推门的勇气     
瘦马 《可乐》2008,(12):47-47
被人敲打,正好抖落身上灰尘。我从小就痴迷绘画。有人介绍了一位书画界老前辈,于是我拿着自己精心绘制的画登门拜师学艺。老先生却说,自己轻易不收弟子,除非我的画能打动他的心。之后,我拿着自己的作品三次登门拜师。第一次,老先生说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生活像一幅画,五颜六色:有人说生活像一朵云,千变万化;而我说生活像一首歌,有时高吭,有时低沉,旋律多么优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集中对康德美学理论中的两个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关于鉴赏判断所包含的主体间的普遍有效性要求。康德认为,当我说一物美的时候,同时也要求别人同意我的鉴赏判断。不过,有人认为这种要求是一种"事实的预测",即人们实际上将会同意我的鉴赏判断;与此相对,有人则认为这种要求仅仅是一种规范性要求,即人们只是应当同意我的判断。二是关于鉴赏的证明和演绎。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对鉴赏所包含的普遍必然性要求进行过演绎,但有人认为鉴赏的基础最根本来源于认识论,另一部分人则宣称演绎只有来源于道德才能获得成功。本文在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提出鉴赏包含的只能是一种规范性要求,但这种规范性来源于康德的认识论学说,即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理论。  相似文献   

15.
我的画有一个主题,我称之为"虚境"。这一主题延续了很多年,贯穿了我的很多不同形式的绘画实践,可以说是在"用画说事"。对于我的画,我想从以下四点简单来谈一谈。一、关于"虚境""虚境"是本人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观。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环境条件的外在世界中,并与社会关系、环境条件构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8,(24)
人们常口口声声嚷着想要自由,我却渴望有人管。就冲着这渴望有人管的念头,我年过中年还外出打工,拼搏了五六年,终于得以在一个花园小区里买了一套住房,实现了"有人管"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18.
轮台和乌鲁木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它的含意是什么?一直是众说纷纭,令人不知所从.有人说,是维吾尔语"团结"的意思,有人说,是蒙古语"优美的牧场".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可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因为我请教过几十名精通维吾尔语的维族同志和娴熟蒙古语的蒙族同志,他们听了,有的,摇头不语;有的,茫然一笑.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3,(8):21
男的多由于各种原因,二十五六了,我还没嫁出去,爸爸说:"咱家姑娘嫁不去了!"妈妈说:"嫁不出去就出家吧,峨眉,还是少林寺好?"爸爸说:"少林寺吧,男的多!"大师一位艺术青年去拜访大师:"为什么我专心画一幅画,只消一周时间,可卖掉它却要整整一年?""请你倒过来试试。你花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的"两商之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假设复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选择复句",有人认为它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复句",一种是"假设复句",其实,两商之句与假设复句是大不相同的,与选择复句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