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决策,即美国是怎样决定卷入战争的,怎样作出越过三八线的决定的,以及怎样决定进行和平谈判来停止战争的,迄无专门的研究.美国决策者自始至终是从美苏全球对抗的角度来看待朝鲜战争的.战争一爆发,杜鲁门政府就决定要在这里画线,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如拒绝拯救南朝鲜,势必引发世界大战.仁川登陆以后,美国认定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苏联不会参战;又把中国的警告当耳旁风,改变了美国参战的目的,作出了越过三八线的致命决定.中国的参战给战争带来了根本的变化.美国决策者很快意识到,美国先前确立的"统一半岛"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达到的,朝鲜不是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地方,美国遂决定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蒋介石与斯大林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朋友到失和的过程.1937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中苏国家利益的需要.蒋介石多次要求苏联出兵直接对日作战,但斯大林仅仅答应给中国援助,避免直接对日.蒋介石多次要求与苏联缔结"普遍性条约"或互助条约,也未能如愿以偿.相反,苏联为了保持其东部和西部边界的安全,先与德国后与日本缔结了十分不利于中国的条约.国民政府一度相当艰难.1945年8月14日苏联参战,固然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灭亡,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收回的主权是不完整的.蒋介石赢得的只是一场安慰赛.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日。1951年春夏之交和1952年秋冬之际,我有幸两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80多个战火纷飞的日夜里,我们在朝鲜亲眼目睹了敌军的残暴和朝鲜人民遭受的苦难,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以及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给我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深刻认识抗美援朝的重大历史意义。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内战。这本是朝鲜人民的内部事务。可是,第二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其驻远东的海、空军参战;第三天,  相似文献   

4.
一种意见认为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它援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以前以大量作战物资、军事顾问和航空队援助中国;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出兵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加速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抗日初期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就是同共产国际、斯大林的错误指示和支持分不开的,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带有损害中国主权的政治因素,签定雅尔塔秘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如何评述这一条约,它对战后中国政局和中苏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至今仍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一条约作一些评析,求教于学界同仁.一、中苏条约是雅尔塔协定的翻板,是一个不平等条约1945年2月上旬,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就最后打败德国、战后欧洲的重建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在雅尔塔会议上,远东问题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当时苏联是掌握很大的主动权,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斯内尔所说:“1945年春夏各种道路都向斯大林开放着:他可以与日本打交道,以在满洲和朝鲜的让步作报酬;他可以仍旧在远东中立,直到美国遭到重大牺牲,然后以最大的力量进入太平洋战争.”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当时就认为:“俄国在军事上能够击败日本和占领萨哈林、满洲、朝鲜和华北,在美国军队可能占领这些地区之前.”美国政府的决策者是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形势的,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取得苏联在政治上对  相似文献   

6.
1950年9月“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成功后,美国决定“联合国军”越过38°线,武力统一朝鲜,违背了联合国原来的决议,引起西方内部的分歧。自朝战之初,加拿大即主张恢复战前状态,反对西方以武力统一朝鲜,因为担心引起中国出兵,使战争扩大,威胁西方的总体战略利益。9月底联合国讨论朝鲜问题时,加拿大还曾采取种种措施力图防止战争扩大。可是,最后关头它却投了“八国提案”的赞成票,同意“联合国军”越过38°线,明显表现出决策与行动严重错位。在东西方严重对立的冷战年代,受美国霸权主义支配,为维护西方价值观和“自由制度”安全,尊重美国威望,加拿大这类第二世界国家,是不可能真正站到和平立场上的。  相似文献   

7.
50年前中国最热衷阅读和推崇苏联经济理论者当首推毛泽东.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毛泽东读过许多遍.批注过的本子就有四个;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不仅自己读.还组织一个读书小组(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等)共同读.刘少奇也组织了一个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读书小组,除研究经济的薛暮桥、王学文,还有陶铸、林李明和王光美.唯斯大林经济理论马首是瞻的社会主义各国都没能把经济搞好.随着苏联解体,其政治经济学已经破产.  相似文献   

8.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成为苏共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出发点。这次大会也推动了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深入思考,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由1956年前的全面肯定转向深入反思。苏共二十大后的一段时间是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揭示得最系统、最完备的时期,这与苏共二十大的背景有关,但毛泽东在反思中又维护了这一模式。由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与苏共有不同的看法,这次大会不仅成为中苏分歧的起点,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发了中苏之间的一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双方出兵朝鲜的速度对比十分鲜明:美方快而中方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美方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对世界霸权有着强烈的追求。同时,美国当时国内冷战思维盛行,政府面临着“遏制共产主义”的压力。而中国则由于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处于非领导地位,加之国内面临和平建设重任,所以在派兵问题上久经思考。  相似文献   

10.
明万历二十年,日本丰臣秀吉突发大军侵犯朝鲜.应濒临亡国的朝贡属国朝鲜的请求,明朝政府作出了出兵救援的决定.战争后来以明朝、朝鲜、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对峙与讲和为主要形式而持续七年之久,最后以丰臣秀吉痛死、日军撤退而告终.这场以朝鲜为战场,以明朝、朝鲜、日本三个主要东亚国家为参战对象的战争,给东亚世界各个相关国家之间的交流注入了新的内容.战争期间参战方之间的人员往来,比以往时段变得更为频繁,随之而来的则是迅速膨胀的信息流通.出于战争的需要,明朝政府通过派遣间谍等形式,积极地搜集和研究日本情报,藉以把握战争形势,谋求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些情报关乎战局的进退和战争的胜负,时这场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于1958年底至1960年初阅读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在有关批注和谈话中体现出他深刻的思想和辩证的方法,这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思想和方法,又取决于他对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革命意识形态决定了毛泽东基本的反帝美国观和对苏联的认同 ,但当认识到苏援无望而美国注定要在抗日战争和战后远东国际政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时 ,毛泽东便进行适应性调整 ,只是美国政府没有做出积极回应而使毛泽东更从帝国主义本质上来理解它 ;在美苏两极国际体系之下 ,中共主动倒向苏联一边。不过必须看到 :由于“一边倒”的意识形态本质和这一意识形态的非本土经验性 ,毛泽东没有充分考虑尽量争取广泛的国际承认给新中国带来实际利益的可能性 ,中共也不能不面临着苏联用意识形态辞藻包装起来的民族利己主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于1958年底至1960年初阅读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在有关批注和谈话中体现出他深刻的思想和辩证的方法,这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思想和方法,又取决于他对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已然走到了需要重新回顾与认识的时间节点。在抗美援朝文学中,朝鲜与韩国女性的存在对于新中国主体意识的建构与冷战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对志愿军与朝鲜女性"性别化"亲情关系以及志愿军与朝鲜女性恋爱叙事的想象,折射出了作家对新中国的主体性想象与认知。而对朝鲜与韩国女性二元对立的想象则与国内时事宣传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了民众对冷战的原初体验。  相似文献   

15.
李铁 《晋阳学刊》2009,(4):94-99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斯大林进行评价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追究个人的过错;他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评价,且态度慎重、方式多样。较苏共“20大”以前,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更为实事求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毛泽东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以,在评价斯大林时有强加干人和干涉别国内政之嫌,且带有某些情绪化的因素;毛泽东在为斯大林辩护时有些过度。这些情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毛泽东评价斯大林的着眼点是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毛泽东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为后来邓小平科学评价毛泽东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新中国经济禁运的确立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朝战前 ,美国已经确立了对华与苏联及东欧国家同等水平的严厉的贸易管制措施 ,但并未实行全面的禁运。朝战爆发后 ,尤其是中国的参战使美国迅速确立了对华全面禁运政策。美国的经济禁运政策对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中苏关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积极劝说中国参战,但日本却坚决抵制中国参战。到了大战后期,美日两国的态度发生相互逆转,日本极力怂恿中国参战,但美国却设法阻止中国参战。美日两国对华态度发生戏剧性的转变,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双方争夺对华外交主导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王喆 《理论界》2010,(4):114-115
抗美援朝时期,党中央、中央军委在指挥朝鲜战事的同时,准确判断战略态势,正确作出战略决策,并依靠和发动群众,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基地,同时建立了全方位防卫体系,实施积极的防卫战略,从而成功指导了东南沿海方向上同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军事斗争,保证了东南沿海的地区安全,有力的配合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没有号召全世界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巴黎公社的建立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由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组成的自卫军,没有农民参战的身影;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通过工人和士兵组成的革命军实现的,也没有农民参战的行踪。至此谁能把农民组织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呢?直到1937年8月,斯大林还认为依靠最贫穷、没有文化的农民的中国共产党是“人造奶油”,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在世界上,在中国大地上,是毛泽东1922年举起了镰刀斧头为标志的党旗,1927年秋收起义时又举起了镰刀斧头为标志的军旗!毛泽东是世界上第一个举起工农联盟革命大旗的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没有号召全世界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巴黎公社的建立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由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组成的自卫军,没有农民参战的身影;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通过工人和士兵组成的革命军实现的,也没有农民参战的行踪.至此谁能把农民组织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呢?直到1937年8月,斯大林还认为依靠最贫穷、没有文化的农民的中国共产党是"人造奶油",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在世界上,在中国大地上,是毛泽东1922年举起了镰刀斧头为标志的党旗,1927年秋收起义时又举起了镰刀斧头为标志的军旗!毛泽东是世界上第一个举起工农联盟革命大旗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