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2.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缔约国用于履行减排义务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这种以经济"诱因"为驱动力的协调机制可以很好地协调主权国家的减排利益,达到双赢.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排,而海西传统的减排政策是存在缺陷的,可以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为海西节能减排并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福建省是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较早的省份之一,有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需要的政策优势、资金与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等.所以,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做好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政府准备、企业准备、市场准备等,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日渐变暖 ,减排温室气体成为人类改善全球环境的必由之路。然而 ,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的安排 ,涉及到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目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持截然不同的态度 ,使减排温室气体的全球环境保护前景变得悲观起来。面向未来和共同的命运 ,人类应该反思“国家利益”的传统观念 ,走出自我利益的藩篱 ,在承认主权国家拥有追求和维护本国利益权利的基础上 ,采取适当措施 ,使得各主权国家愿意采取合作的策略 ,以保护全球环境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作为21世纪出现的新名词,涉及到了经济、政治、科技、环保等诸多领域。各国围绕低碳经济在相关领域的博弈错综复杂,利益集团的形成在所难免。然而,利益诉求的重叠也使得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存在,如何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框架实现双赢关系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谋求公平的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问题,值得分析和探讨。围绕"低碳经济"所牵涉到的各种因素,将其中一些关键影响因素抽取出来,建立静态博弈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达国家群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利益趋同与分歧,可找到博弈收敛的稳定均衡点,得出发达国家群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最优的博弈结果这一结论。同时,博弈结果表明,切实有效的法律框架以避免"免费乘车者"是促成合作有效的基础,这些将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低碳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国要改变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采用物联网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突破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基础。倡导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公平原则下积极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义务分担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以体现公平性。按人均累积排放趋同原则分配和使用全球碳排放空间是公平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发达国家的高人均排放过多占用了全球的排放空间,严重背离了公平原则,剥夺了发展中国家公平发展的机会。由于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发达国家过高的人均排放仍将进一步挤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因此,2012年后发达国家必须进一步深度减排,以为发展中国家留出必要的发展空间。同时,发达国家也必须依照《公约》的规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我国当前面临对外争取排放空间、对内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双重任务,在对外维护我国公平发展权益的同时,对内也必须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作为国际间温室气体减排的一种有效市场途径和合作方式,它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为国际合作双方带来的核心效益表现为经济和技术效应两个方面.然而本文通过对国际CDM市场规模变化,投资收益,一级、二级市场价格以及技术引进效果方面的分析,得出CDM机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效益的非对等性的结论.在目前中国严峻的减排形势下,CDM的这种成本收益的非对等性不但损害了即期的经济利益,也威胁到了中国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经济主导权.因此,中国要在价格、技术规制、行业引导、市场平台的建立健全以及国际协同合作等多方面实行相应的支持政策,修正CDM的非对等性,保证中国在未来的低碳经济时代占据主动优势.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应推进节能减排任务最重的民族地区低碳经济适度超前发展.民族地区拥有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相对优势和巨大潜力,但其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过程将是长期而艰难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技术创新,形成法律规范与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国家主导与自身特点相结合的模式,是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改变了环境管理理念和角色,促使企业从被动守法转向主动参与环境治理,节能减排自愿协议为此搭建良好平台。节能减排自愿协议从实践到规范、从政策到法律的升华必须明确其法律规制必要性、主体、内容、适用范围、法律定性等制度内核。广州开展节能减排自愿协议行动已初见成效,结合对节能减排自愿协议制度进行思考,有助于"低碳广州"目标的实现和相关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运作。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其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京都议定书》和碳排放权分配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从稳定大气 CO2 浓度 ,碳排放权分配和减排行动的承诺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明发展中国家应坚持人均碳排放权分配的原则。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和《马拉喀什协议》的承诺 ,远不能满足根据人均碳排放权分配原则所应承担的义务。只有在发达国家承诺按人均原则加大削减的力度 ,发展中国家才可以按照有区别的责任采取适当的行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CO2 排放量必将成倍增长 ,这是理所当然的。发展中国家逐步降低 GDP的碳排放系数 ,可以实现按人均碳排放分配原则所应承担义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逐渐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接受,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分析四川省碳排放的总体情况以及在降低碳排量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在减排约束下四川省应该积极发展水电工业,合理发展天然气产业,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新能源,并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推进碳减排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相结合,制定有利于低碳能源发展的电力价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即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不仅体现在居民欠缺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而且体现在对低碳经济的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将低碳经济与高投入、贫困、贸易壁垒、完全抛弃传统经济等联系起来,并将低碳经济完全归结为政府的责任。由此,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中必须在多方面做出理性选择:产业生态化、开发节能建筑、公交工具优先、合理使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电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产业集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引入TAPIO脱钩指标、弹性脱钩分析框架模型,把内蒙古10种经济支柱产业作为筛选对象,通过脱钩选择和节能减排弹性计算,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C—I)、电力生产与供应业(E—I)、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M—I)等三大产业进行了低碳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节能和减排是高排放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手段和策略基础,同时进一步验证了脱钩理论在低碳产业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苏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能耗总量大、民用汽车数量高、公路运输占比高、公共交通占比偏低等诸多问题。新常态下,为促进江苏低碳交通发展,应结合江苏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制定明确的低碳节能目标,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江苏发展低碳交通应协调交通与土地开发的关系,构建优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城市配送体系,以及制定合理的城市汽车保有量。同时,合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类主体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组织与营利性企业、社会公众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6.
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及密集型农业模式使得金砖国家对于全球变暖表现得更为脆弱。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金砖国家的行动会对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中国承受着国内能源短缺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双重压力。中国已经制定了若干关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并正在制定中国能源法。这些法律法规在节能降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地解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将金砖国家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汇总进行研究将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代开展国际合作、重建能源法律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引。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将其能源部门的相关政策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立场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主题,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担当和责任,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布了碳中和的雄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对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中国实际国情和碳减排目标出发,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得出中国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能源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能源需求总量和CO2排放量将继续增加、能源结构转型更加困难等挑战;但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会倒逼能源高质量发展,抢占技术制高点,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碳中和的定义和目标出发,发现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要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化石能源占比和单位化石能源碳排放量,增加森林碳汇和发展CCS(含CCUS)。在此基础上,提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三大显性途径,即节能提效、优化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以及一大隐性途径,即思想观念创新。对于全球来讲,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去应对,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面向2030年和2060年两大节点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国家行动方案》;围绕技术链和产业链,识别出关键核心技术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并加强示范工程建设与推广应用;针对同种类别废物治理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未来碳减排与“三废”协同治理将是大势所趋,建议深入探索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低碳经济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暖的核心在于碳排放,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高碳经济。而低碳经济则是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经济低碳化和低碳经济化。碳排放和碳减排是国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并存的环境问题,由此出现'吉登斯悖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碳减排,促进碳减排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基于庇古税理论的财税手段和基于科斯定理的碳交易手段。而碳税的'双重红利'假说有待进一步检验,全球和中国的碳交易机制设计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碳减排的政策手段选择、碳减排的成本收益比较、区域碳减排的政策设计、碳减排与能源定价机制的关联等均可能是低碳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低碳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对企业营销的新要求是:符合环保和减排、节能和节约资源、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政策支持和法律约束:制定激励的财政政策、开发低碳技术供企业使用、建立碳交易市场、制定低碳经济法律法规。实行低碳经济促进企业开展低碳营销应树立开展低碳营销的新理念;坚持优先满足低碳经济,然后再考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要淘汰落后技术,优先使用和开发低碳技术;实施低碳4P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发展碳金融的政府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作为其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政府为发展本国的碳金融,竞相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中国作为碳排放总量和碳减排总量大国,碳金融建设尤为重要,而现阶段我国支持碳金融发展的政策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发达国家制定的碳金融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