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介绍了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晚年一篇佚文《马氏文通要例启蒙·序》,对佚文的草书手迹进行了释文,并对其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这篇佚文的发现对研究严复晚年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即:一、有利于研究严复关于语法研究的思想;二、有利于研究严复关于在学习本国语的同时兼通数种外国语言的思想;三、有利于说明晚年严复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四、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研究严复晚年对待白话文的看法。因此,值得引起学术界重视。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发表了陈元晖同志的《严复和近代实证主义哲学》一文,读后使我想起了日本明治初年的西周其人。因为西周和严复有许多共同之处。陈文指出严复是“中国第一代实证主义者”,是“最早介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到中国来的一位学者”,而西周呢,他也是日本最初的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把西方哲学思想介绍到日本来的第一个人,他们二人都对东方封建思想进行了摧毁性的挑战,起了进步作用。但同时他们却也都散布了“不可知论”、“信仰主义”,为宗教开了方便之门。谈到他们的政治立场也是一致的。严复大肆鼓吹斯宾塞的“平稳进化论”与“平衡论”,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此,严复本着"富强"中国的目的将亚当·斯密的赋税思想引入中国。在赋税理论上,严复对英国议会掌握税收大权的税制理论赞成有加,但同时严复又用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思想分析中国皇帝征税、臣民纳税的合理性,这显示了严复思想的不足之处;在赋税原则上,严复对斯密的"平等"、"确实"、"便利"、"节省"税制四原则大加赞赏,主张中国税制采用"平"、"信"、"便"、"核"四原则;在赋税来源及用途上,严复与亚当·斯密都主张赋税在为国家提供财政收入的同时要惠及于民,但在赋税的来源上,尤其是在对工资征税的问题上,严复与斯密的观念又不完全一致。通过对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严复对挽救晚清危局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地向中国人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启蒙思想家,自由主义思想就是他从西方引进的重要启蒙思想之一。本文通过严复所翻译的穆勒的论自由《On Liberty》中,?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阐述严复关于自由的思想,将从自由的权与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点启示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深刻地制约着翻译,并合法地改变原语的思想性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汉语化的言说中建构起来的。某种意义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歧变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严复在翻译和介绍穆勒的自由主义思想时,颠倒了其思想的主次,明显压抑了个人优先原则这一前提,而张扬了个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这一附则。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被纳入了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始终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严复所理解的“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民”,这样,他就把“人”最终纳入了中国古代的言说轨道,纳入了国家和民族的范畴,其结果是必然从根本上削弱甚至否定个人。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鲁迅前期思想的形成时,学术界一般比较重视外国思想家、文学家对鲁迅的影响,而对中国近代思想家对鲁迅的影响则研究得不够,尤其是对严复、梁启超这些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对鲁迅的影响研究得更少。本文拟谈谈鲁迅与严复的关系,着重论述在世界观和社会政治思想上鲁迅受到严复的哪些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以及在这些问题上鲁迅与严复的区别何在。在政治立场上,即是否要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上,鲁迅与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严复是截然对立的。但是,世界观、社会思想与政治立场是既有联系而又有根本区别的不同概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最后一批士大夫的代表,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而严复是第一代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被视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他们均是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精神的继承者与弘扬者,均不满于汉学宋学无用、无实,传承了文化传统中的经邦济世情怀与实事求是精神;均文宗桐城派,由曾国藩推动而实现中兴的桐城古文,经严复以先秦文体表达现代思想这一中介,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前驱。从曾国藩到严复,既有继承,也有扬弃。在某些方面,严复的思想是在曾国藩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从曾国藩等人的变易论通向严复介绍的进化论;均为军事近代化尤其是建设近代海军的重要推动者;从曾国藩将传统学术门类中增加"经济之学",到严复从西方引进现代经济学;从曾国藩倡导"格致",到严复全面介绍西方科学;均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尤其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先驱者、先行者。严复对曾国藩思想也有突破性发展: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否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采取激烈抨击、全面颠覆的态度,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天壤之别;曾国藩终其一生没有从旧学中突破、突围,而严复对旧学进行揭露与批评和学术形态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立开启了闸门。  相似文献   

8.
试论严复的译名创新陆道夫严复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启蒙思想家,是一位划时代的、独具特色的翻译家。他试图通过翻译“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把当时先进的欧洲思想文化系统地输入给中国,成为我国‘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自1897年首...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1980年以来学术界对严复思想尤其是晚年1思想作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其中关于严复晚年思想转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变化论","连续性、一致说"和"新理解、新认识"三类,通过对每一类的具体介绍和评价,可知严复晚年思想转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严复思想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产生了比较多的成果,主要涉及到严复哲学思想、自由主义思想、近代化思想以及严复晚年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严复是被公认为对鲁迅早期思想发展最有影响的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本文着重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严复对鲁迅早期思想发展的具体影响特征,以及在这种影响当中,鲁迅与严复所存在的内在差异,同时也包括后来超越严复思想影响的内在根源。通过比较,本文认为,严复对鲁迅早期思想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对近代中国社会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上的相同,而且还在于给鲁迅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使鲁迅在与传统文化的反叛中,逐步完成了文化观念的性质转变,使他能够以现代的观念和现代的价值标准来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新文化、新文明的思想文化启蒙工作。这种思想影响的特征,是鲁迅与严复分野,并不断地超越严复,而达到时代思想高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和严复可称晚清民初思想界双峰并峙的两位巨人,他们的学术和思想有许多相同点,但亦有明显差异。1908年,两人对改革家王安石的集中评论为我们认识其异同提供了极佳的视点。两人当时各自的处境不同,严复地位极高,而正值壮年的梁启超游亡海外,希望得到清廷重用,因此,他们对王的评议也就有所差异。在政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新政以肯定为主,辅之以批评;严复对王安石的评议前后一贯,有肯定也有批评。在心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称颂不已;严复对王安石有褒有贬,认为其理想本身就有问题。在学术方面,梁启超关注王安石的经学思想,强调“求大义以经世”;严复则侧重于文学和哲学两方面,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王安石的思想,故批评多于赞许。上述歧异不仅彰显了梁启超、严复思想的各自情状和不同内涵,也体现了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与方法,折射出晚清思想界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是第一个系统地把西方进化思想引入中国的人,他的进化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翻译的《天演论》的一书中,通过此书他向国人热情宣扬和介绍了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拟就严复的进化论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积极意义和消积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和评述。一严复进化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严复引进和大力宣扬进化学说的目的就是要应用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敲响国家危亡的警钟,唤醒虚骄自大、保守麻木的国人,变法图强。但在当时无论是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还是赫胥黎的生物进化学说都不足以承担此任。…  相似文献   

14.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近代的产物。鸦片战争以来,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看到闭关自守的危机,在比较中思考,主张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严复便是其中的一个。严复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严复对对外开放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论述了其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研究他的这部分思想遗产,对近代中国人在有关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上留下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吸取,对于弄清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严复的妇女观是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反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呼吁妇女解放。普及女子教育和推进女子婚姻自主,是严复妇女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严复作为清末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解决中国摆脱贫困问题应当优先发展路矿的思想,并对在中国兴办路矿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整体构想。国内学界研究严复思想的较多,但专门研究严复路矿思想的较少。本文从分析严复路矿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了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严复的路矿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启蒙思想家严复对"私"的看法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袭传统与汲取西方文化的结果,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变化。严复肯定"私",认为"私"是人的自然本性,是西方富强的原因之一;主张"公""私"协调,反对"因公害私"和"以私害公";提出通过人人"私其国"来"爱其国",从而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就如何达到人人私国的目的,严复提出了通过实行西方民主制度,达到人人私国的政治主张。严复的"私"观所蕴含的精神和原则在现代社会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与19世纪理性主义的特殊关系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普遍公认的。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而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他,才大大缩短了中国思想与世界近代思想之间的距离。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也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中国共产党人称颂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深入细致地对严复的思想进行研究分析,探寻其思想渊源,剖析其基本层次和结构,分清表里关系,考察其得失长短,对于揭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救国是严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是这一思想的纲领。严复的思想,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对社会发展的启蒙性。他认为,注重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政治、社会改革的基础;为了推进国民性教育,批判封建主义,就得致力于译事,大量、系统地引进西学。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翻译的不朽名著《天演论》,极大地振奋了民心,给许多杰出历史人物以思想武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严复贯穿自由主义的法制改革思想、进而揭示严复法制思想与近代法制现代化思潮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