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政新知     
《社区》2013,(31):6-7
中国5年内建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网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今后将通过3~5年的时间,建立覆盖全国的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网络,掌握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及人群健康影响变化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13年开展空气污染(雾霾)特征污染物及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掌握不同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状况。具体监测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南通市三类人群按不同分类方式分析健康素养水平.方法:以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作答或面对面访谈形式完成调查问卷,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90人,工人1 660人,农民1 060人.三类人群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各方面和各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最高,工人最低;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高于基本技能素养,并高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八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水平中,安全与急救和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相对较高,保健与康复素养水平最低,慢性病预防素养高于传染病预防;男女性素养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中青年的素养水平高于老年人;BMI <18.5的农民素养水平(31.0%)高于其他BMI组农民.结论:针对健康素养水平低的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促进和干预,才能提高全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江苏省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情况。经标化后,2015年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6.3%,与2012年相比提升3.2%。有多数知识点居民知晓率高于70%,6个知识点知晓率不足60%。7个知识点知晓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1个知识点知晓率有所下降。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缓慢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升降起伏不均,提示需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生活方式认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低年级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校197名大学生健康素养进行调查?结果:该校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6.24%,在健康知识与观念?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技能三个维度具备的比例分别为45.17%?5.58%?55.84%;男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生;大一年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大二年级;城市生源地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生源地;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影响调查对象健康技能素养;每月生活费较低的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结论:该校调查对象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素养亟需提高,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多途径完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方面,对辽宁省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别从不同性别、家庭住地、是否独生子女等视角对其总体和不同人群健康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若干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我国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南宁、宁夏多地社区抽取年龄≥65岁的3454名受访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特点,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454名老年人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53.10%、55.6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5.63,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P0.001)。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增大、高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与老年人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中国老年人血压监测及健康管理,积极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岭南师范学院2014年—2016年3年间的4个年级分别共17 402、18 309、20 974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研究,对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数据进行分年度、分年级、分性别、分项目的各类比较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岭南师范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整体状况不佳,但从分年度变化上看,整体处于上升的良性发展趋势;从学生分年级测试数据变化上看,表现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随年级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规律;从学生分性别测试数据变化上看,女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高于男生,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特征;从3年间学生分项目测试数据变化上看,呈身高降低,肥胖率上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表现为2014年最佳,2015年下降后2016年逐步上升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兰州市地级干部脂肪肝患病趋势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在我院体检的3000余名省直地级干部,历年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分层,根据国际老年人定义为依据分为3组,年龄在40岁-91岁,调查本研究群体5年脂肪肝患病变化趋势,分析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男性40岁-64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0.9%,41.7%,42.14%,36.21%,46.78%,8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体重指数、尿酸、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血压、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 5年来兰州市地级干部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体重指数、尿酸、谷丙转氩酶、甘油三酯、血压、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尤其以男性40岁-64岁年龄组患病最为显著,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老年人慢性病现况研究,了解我国慢性病的现状;了解代际支持现状,在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医疗保险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对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健康的影响。经济支持在不同个体特征、社会状况人群中的差异显著,而联系、看望频次主要在不同年龄段和医保人群中差异显著;代际支持对健康自评、生活满意度和自理能力有影响;慢性病人群抑郁占比高,应加强对慢性病人群代际支持的重视,关注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了解江苏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中关于江苏省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在流入江苏省且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7 161名被调查者中,2周患病率为2.47%,健康档案建档率为20.42%,至少接受过一次健康教育的比例为72.18%。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家庭月均收入、居留意愿、医保参保类型、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就业身份、医保参保类型、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江苏省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衡,需重点关注受教育水平低、年龄大、未参保或在其他地区参加医保、无业或散工的流动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以问卷形式随机抽查1000名大一新生参加调查.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一新生健康危险行为有上升趋势,网络成瘾行为尤为显著,高于以往的调查结果.提出新生健康危险行为与性别、家庭有一定关系,学校应针对不同情况,适时采取干预对策,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癌行为、不健康心理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健康自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公民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同时展现不同阶层和群体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健康水平:而弱势社会阶层女性与优势社会阶层女性健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还发现。在职业、收入、教育程度以及城乡区隔等因素对男女公民健康产生影响的同时,性别因素交织其中而使健康水平性别差距方面发生一些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健康传播的角度,结合健康传播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发展现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健康传播所暴露的短板,包括信息传播者舆论引导力度不够;受传者健康素养不足;健康素养监测指标、评估手段单一;有公信力的健康载体“失声”,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健康传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传播策略储备不足等。针对疫情期的“补短板”思考,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与优化措施,包括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广泛且有侧重地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播,获取社会支持;扩充健康素养监测指标、优化评估手段;培养居民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制定覆盖全人群,干预重点人群的健康传播内容与方法;营造全社会健康支持的健康传播环境,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尤其是应急素养、应急技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婚育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2014年女性流动人口的初育年龄分布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流动人口的初育年龄与曾生子女数呈负相关;流动导致初育年龄推迟,近年来婚育年龄差距呈扩大趋势。2014年女性流动人口的平均初育年龄为26.9岁,且平均初育年龄流动人口不同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及生育地和再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背景,针对研究结果,政府应当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管理,社会应当宣传倡导新型生育文化,而流动人口本身也应当合理安排生育时间和计划,共同提高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从而促进家庭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1997-2006年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统计数据(CHNS)统计研究农民工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比主客观健康水平指标,综合分析各项健康影响因素以及农民工与农村务农者在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得出农民工总体健康水平在1997年至2006年10年间呈下降趋势的结论.其中,个人健康行为、工作强度和教育程度三个...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探究小姐群体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最新发展趋势,为地方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目前小姐群体呈现一些年龄、族群、类型、婚恋生活等显著特征和趋势,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新挑战。首先,文化程度、族群成分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内在关联研究证明,一些特定人群没有或基本上缺失艾滋病防治知识。其次,就从业根源、从业时间、金钱渴求、职业化程度、退出机制以及上升期待而言,一些小姐难有实质性的高危行为改变。再次,小姐的休闲方式和职业特征限制着行为干预的频率和效果。不过,通过考察婚姻状态、居住方式、返乡时间、休闲方式、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仿婚实践,能够确定优先和重点干预的目标人群,建议推广定点定时干预模式与采用文化敏感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当代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对850名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去本族固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结果发现:(1)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2)性别在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3)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表现为高一显著高于初二.  相似文献   

18.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问卷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对生活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征地安置政策满意的人群幸福感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水平的人群;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及经济状况等因素都会对失地农民的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两所医院200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①研究对象健康素养总均分(139.32±36.21)分,处于临界水平。②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处于临界水平,且受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因素的影响,提升健康素养有利于提高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防治水平,从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3435名新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为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分析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特征、性别特征、民族特征和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