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鲁敏的新作《奔月》通过讲述都市女青年小六在意外事故中失踪的故事,进而展开女性逃离叙事。小说用"失踪病"来解释小六对庸常生活的逃离,她渴望想象的自由和主体的解放。南京、乌鹊、网络,这三重空间的打开,建构起多重面孔的小六形象。从南京到乌鹊,从乌鹊重返南京,小六的两次逃离,没有带来真正的女性解放,反而让她成为他人眼中的"疯女人"。小说对女性逃离的反思、对精神生活的探讨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2.
受西方心理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中国当代作品也注重开发人物精神世界。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最具开创性的。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时曾说人物的心理积淀以及传统的心理层面代表了中国人当前的生活模式。因此 ,作家们在写作中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人物个体心理层面对其命运的影响。电视剧本《十品官吴山羊》之所以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好评不仅在于他反映了生活的本真和他的喜剧性风格 ,更在于他关注到个体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命运。《十品官吴山羊》剧中的一系列人物散见于农村生活的不同角落和不同层面。他们的生活阅历以及知识层面、心…  相似文献   

3.
任卫平 《日本研究》2011,(2):99-102
横光利一(1898-1947)是位毕生都致力于革新小说创作的文学作家。也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诗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天使》(1935)就是这样一部引人注目的反映时代的小说。细腻的心理表现是横光利一小说的独特之处,独特的创作形式及表现特色是横光利一小说中最特别的称之为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对其作品《天使》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作者指出,心理小说的创作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探索,拓展了心理小说的表现内容与技巧,描写人物无意识激情和隐蔽的性心理,构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小说的显著特征。本文认为,劳伦斯是一个赋于精神分析以血肉之躯的心理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对性欲与文明相冲突的困境深感兴趣,却并非弗洛依德主义的翻版。作为对弗氏学说的反拨,劳伦斯更关注欲望、激情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对无意识本能欲望的压抑。探寻通向“完整的人”的途径,是劳伦斯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5.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学术交流》2004,(5):150-152
张洁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开路先锋,她用自己独特细腻而又冷峻深刻的笔触揭示那些在事业、生活和爱情上经受考验的女性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示女性内心创痛与愁苦,从而鲜明地传达出张洁小说中寻找与逃离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6.
秦皓的小说在群星争辉的通俗小说星空中,也许不算很亮的一个,但在大西北这片广袤而又有些荒寂的土地上,它们闪现着自己的光芒,有着区别于同类小说的特声。 通俗文学所给予个人的东西,往往是社会要求文学去创造和表达的,通俗文学在满足个人意愿的同时,也要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样,通俗文学成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平衡的工具,这是指与大众化心理进程、精神进程和美学进程相一致的平衡,也就是及时表达和满足社会心理状况、道德状况和审美意愿。  相似文献   

7.
1 近年来,一些鲁迅研究者已经发现了鲁迅小说同外国现代派文学和弗洛伊 德学说之间的某些联系,把鲁迅小说某些篇章,视为“意识流小说”,或把鲁 迅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同外国心理小说的心理分析进行比较研究,其中不少见解颇有新意,这是鲁迅小说研究中的新进展。但这些研究,一是没有从总体上进行综合性分析概括,因而未能把这些小说做为一个文学整体来认识;二是没有从文学发展的历史高度,把鲁迅心理小说放到中国现代心理小说流派中去考察,因而未能在文学流派的发展演变中加以认识。因此,对鲁迅心理小说的整体把握有失准确与全面,没有恰当地认识鲁…  相似文献   

8.
刘保忠  李军锋 《社科纵横》2009,24(12):89-91
大学者纪晓岚既有小说实践更有小说理论。在小说实践中他"以学问为小说"完成《阅微草堂笔记》;在小说理论部分,他一直持有传统的小说观念,以史学作为小说的文体依据,坚持"子部小说"的文体观念,"信而有征"成为他取舍小说的准则。本文是对他的小说观念所作的简略疏理。  相似文献   

9.
懿州何在     
念泽 《今日辽宁》2014,(1):80-81
正如今我们追忆契丹这支古老的民族,必将其与处于内蒙高原与辽东平原过渡带的阜新相联系,这座被誉为"物阜民丰,焕然一新"的城市,是契丹族较早的活动区域,更是大辽国的腹地。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若你不经意深入了这块土地,恐怕会用"惊诧"来形容心情。  相似文献   

10.
论心理小说     
文学创作的“向内转”,是当今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向;注重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流程和微妙变化的心理小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小说作为现代小说的一个类别,有其发展演变的历程。在创作实践发展过程中,心理小说日渐显示出自身的特征,丰富着表现手法,开拓了题材的新领域。心理小说是合乎规律的产物。它的发生与发展、地位与价值,都可以追溯其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和美学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据法国《世界报》1982年4月29日报道:美国小说家W·R·伯内特于4月25日在美国逝世,终年82岁。W·R·伯内特1899年生。他写的两部小说《小独裁者》和《当城市沉睡的时候》使他一举成名。这两部小说都是由法国加利玛出版社出版的,发表在《祸不单行》丛书中。他是一名写侦探小说的“古典作家”,同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一样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写的其他小说还有:《铁人》、《伶俐棕色的狐狸》、《广阔世界》和《有来才有往》等等。伯内特在去世前完成的第35部小说《再见,芝加哥》,最近在美国出版,并迅即为《祸不单行》丛书所采用。  相似文献   

12.
茅盾从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两个角度,提出寓理于情、理重于情的艺术美感心理论,其中理重于情成为他最有特色的理论主张。茅盾阐明了小说家与诗人美感心理结构的差异及其与艺术体裁选择的内在关系,廓清了小说与诗歌创作心理规律的不同特点,论述了侧重再现客体的现实主义中长篇小说创作心理的特殊规律,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大情 《探求》2011,(3):47-53,62
小说与城市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城市的繁荣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反过来,小说又能够生动地再现城市生活。在近代小说中,作家对广州都市生活的各个侧面展开了生动的描绘,都市民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岭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广州民俗在传承民族文化共性的同时,又表现出很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色。在内容上,近代小说中有关广州城市民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岁时节日民俗、婚丧嫁娶民俗、生辰寿诞民俗以及宗教信仰民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是心理小说的一个类别。它继承与发展了现实主义小说传统,把客观的现实心灵化,主观的心灵对象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精细分析,反映社会精神演变的现实,显示了有别于现代派小说的艺术特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中出现了一个心理现实主义学派,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既推进了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变革,又拉开了现代主义的序幕。其中亨利·詹姆斯、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杰出的理论代表,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小说理论,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汪保忠 《社科纵横》2011,(9):103-104,121
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西方文学享有盛誉的法籍捷裔作家。其小说《生活在别处》以存在主义理念阐释了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境遇问题。在逼狭的生存空间里人们幻想逃离现实的、平庸的日常生活,向往远方异域的"别处",既是诗人雅罗米尔热心沸腾的体现,也是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1857-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8部中短篇小说集及大量散文随笔,其中以海洋异地为背景的小说是他全部创作的精粹,它们以诡谲粗犷的原始风情与深邃幽微的心灵探索为Conrad赢得了“海王”的声誉。 康拉德是个优郁的海洋作家,他的小说是依海上生活的回忆写成。康拉德作品深刻而完整的价值构成在于他始终以生命主体为关注对象,在真实自我与生存意义的价值评价中把人的原始情感模式、非理性心理与虚无幻灭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创作视点及构架——原始主义与现…  相似文献   

17.
NO.1丽江对逃离都市的人而言,这里是田园;对迷恋夜生活的人而言,这里也是都市;丽江与工作无关,与心情有关。步行速度:用走字都夸张了,应该叫遛达。上班时间逛街人气:一半人专门负责上班,另一半人专门负责逛街。跳槽频率:零。本地人全是不跳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工作。手机通话状态:总是在大谈特谈理想、心情、抉择和享受。婚恋状况:艳遇多过失恋。即使你什么人都没爱上,这里的时光也是柔软的。快餐店:无。  相似文献   

18.
构建合理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土地,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土地上设定的用益物权主要有地上权、地役权、人役权、典权等。我们国家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具体国情构建我国的城市土地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19.
春行兰考     
<正>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踏上兰考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栽泡桐、治盐碱、战风沙……焦裕禄在兰考470多个日夜里,写下他一生中最精彩的篇章。4月8日,笔者与《人民公仆》杂志社记者一行四人踏上了兰考大地。在焦裕禄逝世50周年后的现在,我们怀着一种膜拜的心情走在这片朴实的土地上,竭力通过映入视野的点滴影像和埋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某些感动,理清这片曾经孕育  相似文献   

20.
薛峰 《东西南北》2010,(5):36-36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以小说名世,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但他被更多的人熟知,是因为他的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的身份。多年以来,冯骥才潜心研究民间艺术、地方风俗,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