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德波 《殷都学刊》2001,(3):102-103
关于<论积贮疏>中"请卖爵子"一句的释义,目前大体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朝廷卖爵民卖子;一是认为民卖爵又卖子.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引证,阐述了后一种意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正> 商周时代的爵制,是宗法社会中贵族阶级权力分配的政治标志。父系家长制、嫡长继承制、爵位等级制三位一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了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血缘关系是不可逾越的客观存在,贵族阶级的政治、经济权益因此而相对固定化,严格的爵位等级称号也便因此而形成。商代统治体制中有所谓“内服”与“外服”,当时有些爵称可能尚未从官职称谓中分离出来(如内服中的尹、亚、卿等,似乎既是官职又是爵位),但无疑可视为爵号的如侯、伯、子、男等名称,卜辞中已甚普遍。商代的“外服”与“内服”,至周演变为两套  相似文献   

3.
在汉朝建国以后,到文景时代,因为秦末楚汉的连年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加以统治阶级的剥削,当时的农民生活非常贫困,如贾谊说:“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藏恶不人,请卖爵子,既闻耳矣。”(汉书食货志)  相似文献   

4.
(一)“士伍”之称,在秦汉史籍中屡有出现,由于文献记载的局限,对于“士伍”身份的断定,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早对“士伍”进行解释的是东汉的卫宏。他在《汉旧仪》中说,秦制“无爵为士伍”。而东汉末李奇则认为:“有爵者夺之使为‘士伍’”。李奇的说法不同于卫宏,按卫宏的说法,只要无爵位的都可称为“士伍”,李奇则认为“士伍”仪指那些被夺爵的人。三国曹魏时人如淳也认为“尝有爵,而以罪夺爵,谓之士伍。”这种看法近于李奇。唐人颜师古则进一步认为:“谓之士伍者,言从卒之伍也。”也就是说,“士伍”是对夺爵后为兵卒之人的称呼。此外,明代董说和清代沈家本都认为“士伍”不过是刑徒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汉初军功爵制对权利待遇与土地占有具有限制的功能,身份爵级不同,其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就不同,其占有土地的标准(限额)就不同。汉初家庭诸子爵位主要通过继承、傅籍和赏赐而得,同一家庭中诸子的爵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汉初家产继承受制于诸子的身份等级,当诸子的爵位不平等时,其继承的田宅往往也是不平等的,只有在诸子爵位平等或诸子均无爵的情况下,才有实行诸子均分的可能。因此,汉初的家产继承制是等级继承制。  相似文献   

6.
冷胜军 《理论界》2000,(5):62-62
路线一经确定以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何提高干部选拔、任用上的准确性 ,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 ,是干部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提出一种思路 ,或许对于选拔、任免干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种思路是 :官、爵分离 ,“爵以授功 ,官以任能”。官 ,即官职 ,着眼的是权力 ,是责任 ;爵 ,即爵位 ,着眼的是待遇 ,是利益。我们今天一般不大注意两者的区别 ,而是将它们融为一体 ,有官就有爵 ,有官才有爵 ,官高爵高 ,官低爵低。但是在古代 ,官与爵在概念上区分得很清楚。古人讲“加官、晋爵” ,“爵以授功 ,官以任能” ,把加官与晋爵当作本质不…  相似文献   

7.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开始爵位改革,并实行实封爵制.北魏孝文帝为实封爵规定了明确的品级序列.这一品级序列以王爵为最高爵位,并包括不同品级的开国爵.在后《职员令》制定前,实封爵与虚封爵有各自的品级序列,但与国家的职官体系没有联系.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后《职员令》制定后,将实封爵与虚封爵(散爵)的级别相互交错编制一起,构成新的特殊品级序列,并将这一爵位品级序列融入职官品级体系中,因而形成了官、爵一体化体制.但国家在爵位的封授上,只能依据实封爵本身的品级序列,因此,实封爵的等级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8.
北魏国家实行的开国爵是可以受封食邑的实封爵。北魏国家使受封开国爵者获得的食邑数量与爵位等级结合在一起。不过,由于开国爵的等级不同,结合的方式存在差异。开国乡男、开国县男等级可以确定固定数量的食邑;开国县子、县伯、县侯、县公等级只确定受封食邑的上、下限数量;开国郡公等级则只有受封食邑的最低数量的限制。北魏国家可以增加受封开国爵者的食邑数量,并使食邑数量的增加也与爵位等级联系起来,进而更明确体现食邑封授具有奖赏功劳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实行爵位改革。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确定新的诸王爵位封授制度。孝文帝规定道武帝直系子孙才可以拥有王爵,对宗室王、异姓王采取降爵措施,并且,实行虚封爵与开国爵等级一体化以及爵品与官品合一的措施,在制度上确立了王爵为最高等级的爵位。为确定封授诸王食邑的标准,制定了亲疏世减法。在诸王的封地设置内史和王官进行管理,因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由于诸王爵位封授制度的制定,使诸王成为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很高特权的阶层。  相似文献   

10.
略谈酒器爵     
爵是一种酒器,也是一种礼器,在中国的字、词、成语、诗句当中有很多都和"爵"字相关。爵在夏代开始出现,最初是陶制的爵,夏代晚期出现了铜爵,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仿铜陶爵和铅爵。西周中期以后,爵消失,演变为一种制度的象征,即爵制、爵位等含义。  相似文献   

11.
张家山汉简与汉代户赋制度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德贵 《学术论坛》2006,(6):151-153
根据新刊布的张家山汉简相关材料考证,汉代户赋的征收并非人头税按户征收,也不是始终按照“每户每年出户赋二百钱”征收。其实,在汉初户赋是按爵位分等级来征收,其后随着爵制的泛滥,逐渐为以訾征赋的标准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承袭与变异:秦汉封爵的原则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封爵是最富时代特色的制度 ,其封赐原则既承袭先秦旧爵 ,如因功封爵和因亲封爵等 ,同时又有明显变异 ,总体看更加复杂多样 ,等级更加繁细 ,也更加轻滥 ,特别是普遍赐爵和买卖占爵 ,可谓最具时代特色。对君主和国家而言 ,封爵的作用和影响与先秦旧爵也有明显差异 ,如果说周的封爵主要体现的是国家统治形式 ,那么战国后发展起来的秦汉新爵制 ,则主要体现为统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是在全社会广泛推行的利益交换手段和激励措施 ,特别是爵位通过买卖获得 ,更使得其利益交换性 ,甚至可以说是商品性暴露无遗。而封爵对于占有爵位的个人的好处 ,比旧爵更是复杂细微  相似文献   

13.
青铜爵的功用、造型及其与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爵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典型器物。迄今为止 ,它既是人们所习知的 ,又是人们所未知的。这种“习知”来源于爵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而“不知”则来源于人们对爵的基本特征及用途的模糊认识。就其历史功用而言 ,爵既非日常之“饮酒器”、“滤酒器”,亦非单纯之“鬯酒器”、“煮酒器”,而是“浇酒敬神”的专用祭祀礼器 (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兼有“温煮鬯酒”的功能 )。而从器形特征上看 ,在商代酒器的基本组合 (爵、觚、 )中 ,爵、二器均作明显的“象雀之形”,应为商代人图腾之象征。商人以带有图腾造型的青铜重器——爵、等来祭祖敬神 ,并使之成为祭祀礼器之经典组合 ;这一状况的产生 ,并非偶然所致 ,而是商人图腾观念之于物质文化上的绝好反映。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月刊》今年第4期有束世泟先生的“爵名释例”一文,副题是“西周封建制探索之一”。作者认为《春秋》一书中所记载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西周封建制的等级制度。我们不赞成这种说法。在束先生看来,“五等爵是西周封建等级制一套整个体系”。他的根据是春秋,他说:“各国间朝聘盟会必用原来封爵,史官的正式记载必用各国封爵,这是我们可以依据的资料,现存只有《春秋经》,其中所记各国爵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有说李白故事,多有记李白救郭子仪,及李白获罪,郭子仪报恩愿解官为赎罪,而引为美谈。此说最初见自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裴敬所撰李白墓碑,内称李白,“又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宋初乐史撰《李翰林列传》,亦同。此事不见于《旧唐书》李白本传,但欧阳修《新唐书·李白传》(卷137)或以此为据,为李白郭子仪相援救定位,“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赎,有诏长流夜郎。”清王琦撰《李太…  相似文献   

16.
荀子的学说,具有评判百家之言的综合倾向。这种倾向正反映当时为实现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造舆论的需要。荀子的伦理道德就是适应这种形势而产生。荀子对道德的作用、道德行为的评价以及道德修养等问题作了不少精辟的论述,也是一份宝贵的遗产。伦理道德的“源”与“功”关于道德来源问题,先秦诸子的看法是不同的。孔子认为.道德来源于天命,谓“天生德于予”。孟子继承这种观点,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出了天爵和人爵的说法:“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皆人爵也。”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晁福林先秦时期是爵位制度起源和发展的时期。对于先秦爵制的研究,前辈专家多注目于战国秦汉时期爵制具体内容的考析,而关于爵制的起源与发展的一些问题则还处于若明若暗之间。今试作一些研究,以求引玉之效。一就造字本义看,爵与酒器有关。甲...  相似文献   

18.
明代宗室人口的迅猛增长与节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宗藩制度与宗室人口增长 1.明代优待宗藩的制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泽惠他的子孙后代,采取封王建藩制度。先后制定《昭鉴录》、《永鉴录》、《皇明祖训》等家法规范,要求作皇帝的“知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做藩王的“知夹辅王室,尽君臣之义”。他还谆谆教诫皇帝与藩王,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义。”这种宗法封藩制度,目的为“宗社永有盘石之安,亲藩同享无疆之福。” 明朝宗室享有很高的爵位、官品和俸禄。明制宗室爵有八等,皇帝嫡长子为皇储外,其他诸子皆封为亲王;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袭郡王位,其他诸子封为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爵位。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看,五等爵是西周封建等级制一套整个体系。王公侯伯子男虽已见于甲骨文,但到了周朝已不是用做原来的义意,所以《荀子·正名篇》说:“爵名从周”。近人王国维首先作翻案文章,提出“古诸侯称王说”,认为古代诸侯在其境內可以称王。继以傅斯年作“论所谓五等爵”,主要根据金文所记各国爵名不一,完全否定五等爵是“班位”,说周代只有宗法制。这两个人表面上是提出学术论文,实际上都是别有用心的。王国维极端仇恨推翻清廷的民国,参加清遗老反动阴谋集团(起初以沈曾植为首,沈死后以罗振玉为首),上策复辟,下策割据,是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北魏国家封授开国爵,注意对受爵者的封地的封授。开国爵的封地,对北魏国家来说,实际是一种封国,所以,国家专门设相进行治理。由于北魏国家所设郡、县有上、中、下之分,所以北魏国家封授开国爵封地的大小,一般与爵位等级具有关系。北魏国家对有籍贯的汉族与鲜卑族官员的开国爵封地实行籍贯回避的做法。对外任州刺史与郡太守者,则实行任职回避的措施。北魏国家可以对开国爵的封地进行改封。改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封地的大小,适应开国爵等级变化的需要。北魏国家实行的一些政策也能够使开国爵的封地改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