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Cu_3Ti_4O_(12)样品,对其介电常数、电容、电阻及击穿电压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950℃和1 050℃烧结样品具有较高的转变温度(110~150K)和较高的介电常数(104);样品保温时间为6 h时,电容值达到最大为59.2 nF,电阻值最小为0.065 MΩ;在5~20 MPa压力范围,样品的电容值与压力关系呈线性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aCu_3Ti_4O_(12),其直流电压与电流关系大致相同且击穿电压非常高.在同一电压下,电流与试样的厚度成反比.由此推断,CaCu_3Ti_4O_(12)的直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能与材料的本身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Cu3Ti4O12样品,对其介电常数、电容、电阻及击穿电压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950℃和1050℃烧结样品具有较高的转变温度(110~150K)和较高的介电常数(104);样品保温时间为6h时,电容值达到最大为59.2nF,电阻值最小为0.065 MQ;在5~20 MPa压力范围,样品的电容值与压力关系呈线性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aCu3Ti4O12,其直流电压与电流关系大致相同且击穿电压非常高,在同一电压下,电流与试样的厚度成反比,由此推断,CaCu3Ti4O12的直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能与材料的本身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一般正态分布N(μ ,σ2 ) ,在参数 μ已知及未知条件下 ,σ2 的容许估计进行了讨论 ,并得到一个在 μ未知时 ,σ2 的一个容许估计。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沉与高温助熔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 W 型六角晶系铁氧体—Ba(Zn_(1-x)CO_x)_2Fe_(16)O_(27)。对不同烧结温度,其物相组成的变化,比饱和磁化强度σ、磁晶各向异性场 H_A~θ随 Co~(2+)取代值 x 的变化以及晶粒形貌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250℃,保温0.5h 的条件下,测得纯相 W 型材料;当 x=0.45左右时,Ba(Zn_(1-x)Co_x)_2Fe_(16)O_(27)的磁矩从优方向由单轴过渡到平面。  相似文献   

5.
由于塑料接线盒结构比较复杂,面上和侧边有多个小孔,对于注塑成型时熔体流动的阻碍改向较多,易产生较大的型腔内 残余应力,影响塑件强度。笔者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列表,并对每个方案组合进行了Moldflow分析,研究了模具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熔体温 度和保压压力6个参数对型腔残余应力的影响,找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合理进行了工艺参数组合的优化,找到了残余应力最小时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可以针对试验指标结果进行某一注塑参数的精准优化,避免大量无序摸索,节省了注塑企业的时间和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在内径94mm,高2.1m的填料塔内进行了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热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合适的(液/汽)质量比为7.7~13.3。当系统内液汽比在该范围附近时,床层内气相温度分布比较稳定。同时,对填料塔内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计算出在本实验系统的操作条件下,全塔平均传质和传热系数分别为:kg=0.060kg/(m2·s·MPa)和αg=2.01W/(m2·K)。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应用到工业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连续半鞅局部时的方法,对It方程dx(t)=b(t,x(t))dt+σ(t,x(t))dB(t),在方程系数b、σ为非Lipschitz连续的条件下,不引入李雅普诺夫(Liapunov)函数,得到其零解随机稳定,全局随机渐近稳定,均值稳定,均值指数稳定,随机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停点σ-域与停点的关系,在冒(F4)条件下,得到重复停止σ-域的可换性。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n-FP-内射模的定义,讨论了该模类的左维数、(预)覆盖等问题,并主要证明了该模类在左凝聚环的条件下的一些等价关系,如l.FPn-dim(R)≤n等价于对每个0-FP-内射左R-模有id(M)≥n,等价于对每个n-FP-内射左R-模有fpd(M)≤n等;最后给出了n-FP-内射模的维数的定义和性质,并讨论了该模类在左凝聚环的条件下的一些等价关系,如FPn-inj.dim(M)≤n时等价于在有限表示模N∈FPn下,有Extn+1(N,M)=0等。  相似文献   

10.
列车交会对车身产生冲击,影响车窗玻璃强度和空调进风性能等。为评估新研发的鼓形动力集中动车组不同情况下交会的车身压力变化,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基于三维可压非定常雷诺时均方法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了隧道内不同线间距和不同车速,以及侧风环境下不同风速和不同车速的列车交会压力。结果发现,隧道内列车等速交会、相同线间距下,P_(max)、P_(min)和ΔP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同一速度下,P_(max)、P_(min)和ΔP随线间距增加而减小。风环境下列车交会,迎风侧列车的交会侧压力变化幅值最大。隧道内列车最大压力变化幅值远大于侧风下的压力幅值,隧道为侧风下的2.4~3.2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冷流比对于涡流管内部流动的影响,课题组建立了涡流管的三维模型,在进气压力为0.38 MPa工况下,采用了Standard κ ε 模型对涡流管内的气体流动进行稳态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冷流比条件下的速度、压力以及温度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热端管内的能量分离主要集中在其前部靠近涡流室的位置,且在同一管径截面上,径向外层旋流具有更高的静压和温度;相对于低冷流比时,高冷流比的静压值和温度值更高;此外,在高冷流比时回流边界层范围进一步扩张,滞止点位置更接近于热端出口,增大了内外旋流的能量交换面积,有利于热流温度的提升,但会减弱涡流管整体的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成型复杂结构多孔陶瓷,且模具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课题组研究了基于3D打印模具和凝胶注模成型的多孔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在使用光固化成型技术制作高精度规则树脂模具的基础上,优化凝胶注模工艺所需的低黏度、高固含量氧化铝陶瓷浆料,借助真空加压工艺成型氧化铝陶瓷坯件,以此实现复杂结构多孔陶瓷零件的净成形;针对工艺中陶瓷浆料在复杂结构中的充型问题,研究了浆料pH值、分散剂用量、真空加压工艺对陶瓷成型的影响,测试了坯体气孔率、抗压强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在pH值为9、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4%、真空加压90 min条件下,能够制备出体积分数为52%的氧化铝陶瓷,气孔率为51.5%,抗压强度为40.1 MPa。使用该工艺制备的陶瓷材料结构完整、表面光洁,可以作为制备复杂结构多孔陶瓷部件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塑件的成型质量,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注射时间、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以及冷却时间等5个工 艺参数作为控制因素。对各因素分别赋以4个水平,以塑件的翘曲量作为质量指标,建立正交试验表L16(45)。运用模 拟流动分析软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塑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各翘曲值。对塑件翘曲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分 析表明: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为影响塑件翘曲量最大的2个因素,通过改变这2个因素值可有效改善塑件的翘曲状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增敏邻二氮啡测Fe(Ⅱ)的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铁的新方法。在pH3.0~4.0的条件下,CTMAB的存在增加了邻二氮菲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10~5L·mol~(-1)·cm~(-1),铁含量在0.2~10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可用于水样中铁的测定,回收率在95.4%~97.7%之间。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讨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现象的影响,研究中引入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组)变量,并且在传统的标准偏好反转实验材料之外加入了极小概率博弈(L博弈),来探讨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现象的影响.本次实验针对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任务中,当 H-S配对时被试在有时间压力下作出的选择比在无时间压力下的选择更加倾向于回避风险,而在 H-L和S-L配对中差异却不明显.在定价任务中,无论有无时间压力,H-S、H-L、S-L配对中被试的定价没有显著差异,都倾向于对风险博弈定高价.即是说,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现象中选择任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定价任务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国标《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和电力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T 5368-2007)中,建议对于能制成圆柱形试件的各类岩石,圆柱直径宜为48mm~54mm,高径比宜为2.0~2.5,而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推荐的高径比为2.5~3.0,但目前我国工程界与学术界普遍采用高径比为2的圆柱形试件,也就是高径比取了国标建议值的下限.针对这一问题,基于莫尔-库仑准则,根据常见岩石的强度参数,反算了轴向压缩时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最危险破裂角,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岩石,3倍高径比基本可以消除端部约束对真实强度的影响,说明ISRM的推荐值具有科学性.结合国标GB/T 50266-2013对高径比的建议值,推荐采用2.5倍高径比,既可消除端部约束对真实强度的影响,也在国标建议值范围内,同时也与ISRM推荐值接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推导微型轴流风扇叶片出口轴向速度沿叶高的分布方程,提出了一种考虑轴向速度非均匀性的扭叶片设计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利用该方法所设计的各种形式扭叶片的气动性能及其变工况时的气动特点进行了数值研究,并比较了工作于自模区与非自模区风扇的气动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自模区的风扇相比,非自模区的风扇压力曲线没有最高压力点,随流量减少压力几乎呈线性增加,且无失速点;效率曲线则显得更为平坦;按刚性涡设计的扭叶片虽效率低,但风压高;提高叶轮的轮毂比有助于提升风扇压力与效率.  相似文献   

18.
环氧酚醛树脂(F44)经多胺交联固化得到了胺固化酚醛型螯合树脂,测定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浓度、pH值等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Cu2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为0 0293s-1,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对微量Cu2 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均匀设计U_(to)(10~7)研究影响绿色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五大因素(培养温度、加水倍数、底物粗纤维水平、初始pH值、培养时间),试图找出培养条件最佳组合,取得高酶产量和酶活力。结果表明:当底物粗纤维水平为50%,初始pH值为8.0。加水3.5倍,在27℃条件下培养55h,可取得最大酶产量28.09mg/g和CMC酶活力27.16mg/g.h,棉花酶活力33.26mg/g.24h。  相似文献   

20.
“模因”(mem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生物学,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s Dawkins(理查德·道金斯)首先提出.“模因是一种新的复制工具,是文化传播单位,是模仿的单位”.翻译模因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语言发展与演变的规律,对翻译规范和策略进行了描述性研究,为高校汉英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在模因论为指导下的汉英翻译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增进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削弱母语产生的负迁移,更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