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刊词     
在西藏各族人民欢欣鼓舞,隆重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记录西藏50年来发展变化轨迹、展示西藏各条战线精神风貌的《中华儿女·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专刊》付梓出版了。我对此表示热烈祝贺! 5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对於西藏来说,却是极不平凡的50年!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步跨越了几个世纪,开创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後走向进步的伟大历程的50年! 50年来,西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到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7.4亿圆,连续7年…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这40年,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取得重大胜利的40年,也是西藏人民翻身解放、走上发展繁荣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40年。4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辛勤努  相似文献   

3.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 一九五○年十月十九日,我军解放昌都,歼灭藏军有生力量五千余人,为和平解放西藏铺平了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原西藏地方政府不得不于一九五一年二月派遣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全权代表来北京,并于四月二十九日开始同中央人民政府举行关于  相似文献   

4.
王贵 《中华魂》2011,(6):25-26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西藏几十年的革命、建设中,涌现出许多藏族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布德同志。  相似文献   

5.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於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翻开了西藏历史崭新的篇章。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这是西藏人民从黑暗和痛苦走向光明和幸福的第一步,也是发展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石。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的签订,给西藏与祖国关系的历史,带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是西藏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半个世纪後的今天,在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我们纪念西藏和平解放这一光辉的日子,不仅具…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於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实施40周年纪念日。西藏的和平解放,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彻底地驱逐了出去,使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实现了西藏地方和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大团结,从此西藏人民回到了祖国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区域自治的权利,为发展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是西藏和平解放45周年,也是西藏完成民主改革35周年,这是一个很值得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庆贺和纪念的日子。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就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原本决定,由于西藏情况特殊,暂不进行民主改革,并由毛泽东主席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现在已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不进行改革。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内是否进行改革,要到那时看情况才能决定。” 但是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反动上层人士顽固地坚持维护封建农奴制度,进行“永远不改”的罪恶活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要开拓者,尤其是对西藏民族工作付出甚巨.毛泽东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主要历史贡献是及时确定进军和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精心指导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提出并切实执行慎重稳进的西藏工作方针,为争取西藏和平改革尽了最大努力,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1951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和平方式解决边疆与民族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历史性创举。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上高度重视解放西藏的战略重要性;舆论上坚决回击帝国主义的阴谋干涉;行动上积极果断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展示解决西藏问题的决心;方法上积极争取广大爱国藏胞的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放西藏。  相似文献   

10.
若愚 《老友》2011,(9):60-60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雪域高原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透过经济、政治文明、文化事业、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字对比,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晰可见。——经济发展实现飞跃。60年来,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援藏工作,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中央援藏政策的调整,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至文革结束之初的持续援藏、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的重点援藏和1990年至2002年的对口援藏三个阶段,并延续至今。无疑,中共中央的援藏工作,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中共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生活的关心与爱护,是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在西藏的一个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和平解放西藏与"一国两制"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指示 ,邓小平拟定了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解放西藏公约十章”。中央政府以此为蓝本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总的原则是 :西藏和平解放 ,中央统一管理国防与外交 ;西藏地方的政治制度不变。这一政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条件。但西藏上层分裂势力于 195 9年发动叛乱 ,“一国两制”政策被迫中止实施。  相似文献   

13.
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决策、推进、巩固三个历史关键节点上,毛泽东统筹国际、国内形势,运筹内政与外交,立足经济工作争取政治主动权,有力地推进了西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为西藏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高屋建瓴的构思与布局,对今天处理边疆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藏五十年建设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党的领导是西藏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都对西藏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曾多次到西藏视察指导工作,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50年来,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已达200多亿圆,召开了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实施援藏项目上百项,已有两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援藏干部在西藏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西藏,始终沐浴著党的光辉。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与西藏和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 ,邓小平受命主持西南局工作 ,解放西藏是西南局的重要任务之一 ,他亲自主持和参与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决策 ,为西藏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西藏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西藏经济基础设施十分落後,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交通、能源等,百业待举。50年後的今天,西藏具备了初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有力支撑著国民经济的发展。 西藏地处世界之巅,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经济建设环境艰苦。西藏和平解放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关心西藏的建设与发展,技术人员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涌向西藏,重点建设项目星罗棋布。这些项目中,有许多项目都是中国之最,随著一道道难题被攻破,一个个共和国之最也相继诞生,给高原带来新生机与希望。 我国最大…  相似文献   

17.
新年依始,四川美术馆举办了由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邱笑秋"香格里拉风情"彩墨画展>.四月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同一画展.此前,200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在拉萨举办了以<美丽的西藏>为题的邱笑秋个人画展.这是邱笑秋积20多年的探索和创造的丰硕成果,是中国画坛的一大奇葩.由此引发了我读笑秋的强烈冲动.  相似文献   

18.
刘国庆 《中华魂》2012,(14):35-36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双方的全权代表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创造了基本前提,西藏社会发展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签字时所用的特制毛笔、竹笔、笔架、镇尺、墨盒,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站在哪个立场,只要你谈论到西藏,只要你关注到西藏民众,你就无法避开这个协议。对于‘喇嘛王国’的旧西藏,‘十七条协议’是一个结束,对于现代西藏的诞生,它是一个崭新的起点。”[1]这是周爱明、袁莎两人合著《金钥匙·十七条协议》的题记。在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4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回顾及总结“十七条协议”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金钥匙·十七条协议》顺应时代呼唤,及时推出,重现历史,歌颂先贤,嘉惠读者。周爱明、袁莎两位作者为撰写《金钥匙·十七条协议》花费10年左右时间,可谓“十年磨一剑”,慢工出了…  相似文献   

20.
戴炳中 《南都学坛》2008,28(3):98-109
邓小平为西藏和平解放和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历史性贡献:积极主动接受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伟大战略任务;认真研究西藏情况,负责筹划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四条策略方针,继而主持起草了准备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和谈的"十条政策";以打促谈,解放昌都争取西藏地方政府派出和谈代表,并落实"十七条协议",指导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开展农业生产;毕生关注西藏大局稳定,心系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连同寓于这些巨大历史性贡献之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重要思想,都表现出了一位时代巨人的博大胸襟、远见卓识和崇高风范,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治藏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