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尤其集中于桂西、桂南和桂西北,以及红水河流域地带。其余分布在滇、湘、粤、黔的部分地区,人口约1300万。 壮族是个勤劳、能歌善唱的民族。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就在集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对歌”的传统,壮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以壮族神话故事中的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劳动人民,是壮族民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经过历代的不断传唱和发展,如今,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壮族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壮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还有一部份分布在云南、广东等地。壮族有一千多万人口,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育自己的民族语言——壮语,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对这一系支的语言,也有叫汉藏语系汉台语群侗傣语族”①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壮侗语族诸语言和汉语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曾经有人认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结果.由于居住在广西境内的人口多属壮族和汉族,因此广西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壮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上.从历史上看,壮族和汉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两民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壮  相似文献   

4.
《百色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正靖西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处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全县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为广西边境人口大县,居住着壮、汉、苗、瑶、回、满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9.4%,为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靖西优美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5.
古代壮族法律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民族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壮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壮民族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民族法律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壮族历史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壮族传统法律文化,寻求在壮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文化,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的途径,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1 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13,383,086人(1985年)。它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其次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  相似文献   

7.
先秦以前,广西境内为壮族先民所居住。秦汉以后,汉族才逐渐迁入,并于明清以后在人口规模上超过壮族,形成了广西汉壮民族融合的独特形态。历史上汉壮人口比例(相对规模)的变化是影响广西汉壮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那坡黑衣壮     
《今日南国》2010,(5):44-45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徒等原因,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韦玖灵副教授的专著《壮汉民族融合论——历史上壮汉民族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已由气象出版社于 2 0 0 0年 8月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上壮汉民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的最终成果。研究历史上壮汉民族的融合与同化现象 ,目的在于让世人了解自古以来壮族和汉族这两个中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伟大民族的频繁交往与密切关系 ,相互融合与普遍同化。主要内容有 :古老的稻作民族与“那文化”;壮族先民与南来的中原民族的关系 ;从壮族称谓的演变到壮族的形成 ;儒学在壮族地区的传播与壮汉民族的相互…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壮族分布的重要地区。在全省 2 5个少数民族中 ,人口位居第四。就壮族居民分布而言 ,仅次于广西。杨宗亮所著《壮族文化史》,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之一 ,从宏观考察壮族历史文化出发 ,把论述重点集中于云南壮族 ,在西南众多民族之间纷繁复杂的文化关系中 ,理出云南壮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全面系统阐述了云南壮族文化的来源、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在壮学研究中是一部难得的新作。综观杨宗亮《壮族文化史》,在壮学研究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对云南壮族分布格局之由来 ,作了系统的历史分析。云南壮族主要聚居于毗邻广西的文…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壮族共有13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区)内。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约有1230万人,占全国壮族总人数的92%强,他们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等四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形成了许多本民族共有的文化特点,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的壮族在文化特点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仅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壮族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栽体,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民族伦理文化特点.壮族民间故事《妈勒访天边》充分体现了壮族勇于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团结互助、乐于奉献、诚实守信、恪守诺言等民族伦理文化特征.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批判地...  相似文献   

13.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影响着壮族的一代代人,而当代壮族大学生大部分生于壮族地区、长于壮族地区,对本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耳濡目染,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无不深深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笔者在展开相关调查的基础上,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述了壮族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代壮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广西的壮族和汉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自古以来,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历史上广西汉壮民族关系,加强汉壮团结,对广西的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傣族支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傣族是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5个,即彝族405万,白族133万,哈尼族124万,傣族101万,壮族100万(1990年人口普查数),傣族居第4位;全省8个民族自治州,傣族占两个,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6.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壮语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历史,壮语在社会交际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很多典籍、古书中有记录壮音的文字符号,著名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中有壮语的词条;《佩文韵府》中的“怀特”词条,训“牛犊也”,“怀特”是用汉文记录壮音的文字符号,壮族人把牛犊称为“怀特”,壮文写作“vaizdaeg”。壮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歌代白,即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思想感情,壮民族的成员都能出口成“歌”,顺口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广西建设先进文化,首府建设先进文化,当以壮族文化遗产为民族根基。壮族先民是南方稻作民族,探索壮族文化遗产,当以壮族是稻作民族为出发点。壮族五大文化遗产之首,当推南方稻作民族人文始祖洛甲。而后为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左江花山崖壁画,歌圩的女儿、歌仙刘三姐,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抒情长诗《嘹歌》及壮族原生态民歌。五大文化遗产各有其抢救措施。文化遗产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抢救文化遗产与建设先进文化密切相关,与建设广西先进文化、首府先进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从民族法文化的角度审视壮族的民族精神,壮族的法律精神作为其民族精神的次生系统,可以概括为:集中体现于壮族《麽经·布洛陀》中的和谐精神,反映在壮族伦理道德《传扬歌》中的正义精神,壮族民间故事中蕴含的善良精神。三种精神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壮族社会的法律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回回民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为7219352人(台湾、港澳地区和侨胞中的回族人口数字待报),仅次于壮族人口数目,在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是散布全国各省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的民族。有省级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区,地专级的自治州二州,即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还有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和贵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云南壮汉民族文化的交流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进入壮族地区的汉族移民包括官员、农民、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流官是汉文化的倡导者、引导者。一般汉族移民融入到壮族民间,构成了壮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主体。改土归流后,壮族土官不时到京朝贡,形成了壮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方式。通过这些途径与方式,壮族接受了一些汉民族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习俗,迁徙到壮族地区的汉族移民也受到壮族文化的熏染,逐渐融入壮族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