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成品油价格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扰动项为正态分布的GARCH模型研究了Brent、Dubai和Minas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以Kupiec的失败频率检验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刻画考察期的原油收益率波动特征,也能较好地度量上述3个原油市场的价格风险。由于中国成品油定价过程中参照Brent、Dubai和Minas原油市场,文章对3个原油市场的历史数据拟合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组合波动最小原理得出3地市场的权重比为0.238 9∶0.575 9∶0.185 2时,中国成品油用油成本的波动率达到最小值。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验证了这一结果,实证表明在75美元/桶的国际油价水平下,置信水平取95%,使用最优权重能够减少用油成本波动0.16~0.17美元/桶。  相似文献   

2.
针对WTI原油价格波动具有聚集性的特点,首先利用GARCH模型实证分析,得出WTI原油价格波动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并且持续时间长;其次根据GARCH-M模型检验得出,WTI价格波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市场特征;最后借助EGARCH模型检验得出,WTI原油价格波动具有杠杆效应,即价格波动主要受负面消息影响,表现出价格变化以上涨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进口石油依存度的不断升高,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冲击,是值得认真关注并尽快澄清的科学问题。已有研究一方面通过MULTMOD、CNAGE等较复杂模型进行测算分析,另一方面基于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国际原油与国内原油价格的差异。因此,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推导给出了价格影响模型,区分了国际原油与国内原油的价格差异,并在修正的中国200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测算了国际原油价格在2002年平均价格基础上分别提高10%、5美元/桶和10美元/桶后,对其它各部门的价格水平以及价格总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为测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市场细分与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住宅特征价格的视角,提出检验和分析住宅细分市场的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收集杭州市2 473套住宅样本数据和290个住宅小区的实地调查资料,按照建筑类型和产权性质对住宅市场进行细分,选择18个住宅特征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建立杭州市整体市场和细分市场的特征价格模型.Chow检验表明细分市场模型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两种市场细分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同时发现,不同细分市场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住宅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8个住宅特征对整体市场和细分市场均有显著影响,建筑面积和西湖距离对住宅价格有最重要的影响,CBD距离比西湖距离的影响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推导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模型,采用我国49个农产品市场连续91天的大白菜、猪肉和鸡蛋价格日度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并利用系统GMM估计法拟合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政策效应.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效应因种类、区域不同而有差异;在农产品种类层面,疫情导致猪肉、大白菜等生产集中的农产品价格显著上升,而导致鸡蛋等生产分散的农产品价格下降;在区域层面,疫情对中心疫区农产品价格影响最大,重点疫区次之,轻疫区最小;从政策效果来看,以行政处罚为主的价格调控政策措施有效抑制了猪肉、大白菜价格上涨,但放大了鸡蛋价格下行效应.因此,疫情存续期间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政策应该因不同疫情区域、不同生产特点农产品而异.  相似文献   

6.
以猪肉价格波动的特征为切入点,运用蛛网模型分析供求曲线的弹性关系,发现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具有发散性特征,不能自发达到均衡。为进一步解释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成本、替代品等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玉米价格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影响在6个月左右达到峰值,而其他因素对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可以在参考玉米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建立有效的育种体系和联动的价格预警机制来抑制猪肉价格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7.
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交叉和衔接之处。由于交通枢纽的外部性作用,使其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验证交通枢纽与住宅价格的关系,搜集北京市东直门交通枢纽周边的存量住宅交易价格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测算了东直门交通枢纽对周边存量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和程度。结论为:一是相比轨道交通的单一站点和轨道线路,交通枢纽对存量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广而复杂;二是交通枢纽也会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价格形成的三种基本机制入手,对美国不同的医保项目的支付方式进行分类研究,特别是对其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两点结论:美国以支付方式为纽带,通过服务购买谈判方式进行医疗服务定价;医院则依据购买者议价能力,采用不同定价策略,从而形成了支付价格。因而得出:协商谈判在未来是中国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同时,应改进支付标准的形成机制和建立适合价格谈判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
猪肉价格的超常波动给人民生活与相关产业发展均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有效识别猪肉价格影响因素并对猪肉价格进行科学的预测,从猪肉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入手,提出一套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理论的猪肉价格影响因素与预测分析框架。 检测猪肉供给、猪肉需求、我国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等四个方面11个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并识别猪肉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进而构建猪肉价格预测模型,并通过预测误差指标和Diebold Mariano检验比较其与基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我国猪肉价格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且因素间差异明显;自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的决定机制更为复杂,影响因素更为多元;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猪肉价格预测模型的预测表现明显优于基准模型。政府部门在制定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时,需充分考虑到供给、需求、我国经济环境、国际贸易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并且可以借助准确的猪肉价格预测信息以增强调控政策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小学质量特征以及其他房屋特征对学区内住宅价格的影响,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的16所小学,以及57个小区的1 158个住宅市场数据,利用价格特征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房屋特征、楼盘特征和区位特征等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稳健性回归分析,发现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比普通小学的非学区房的出售价格高出8.3%.  相似文献   

11.
金融因素对期铜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EC模型和EGARCH模型实证研究金融因素和沪铜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传导分析结果显示:汇率、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过不同的传导方式对期铜价格产生影响,在短期内各变量的变动均会使得期铜价格产生较明显的波动;而从长期来看,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冲击效果会逐渐消失,但货币供给量的冲击效果具有很长的持续性。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和信息冲击曲线得出,期铜价格波动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变动,并且金融因素对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7年月度贸易数据、结合中国羊毛关税政策等因素,通过需求系统模型分析了中国对进口羊毛不同来源国的需求。结果显示:中国从各进口来源国羊毛进口需求的支出弹性显著为正,其中对南非的支出弹性最大,表明中国羊毛进口总需求增长对中国从南非的羊毛进口需求增长影响较大;除英国地区外,其它羊毛来源国对其自身价格不具有显著的灵敏反应;澳大利亚与英国、澳大利亚与南非、新西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羊毛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配额剩余量对中国羊毛进口来源国中所占份额较小的南非和英国两国的羊毛进口需求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对所占份额较大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毛进口需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暴涨给山东人民的生活水平造成冲击,进而影响了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山东省农产品价格与物价水平关联性的理论分析,选取2006年一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的山东省农产品价格和CPI的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农产品价格对CPI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同方向变动;CPI对农产品价格影响不显著,即CPI变动不一定会引起农产品价格变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缓解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大连为代表城市,从影响商品房价格走势的税收因素、费用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角度出发,对商品房价格走热进行理性预测,总结商品房消费市场特点,并逐一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关于现阶段商品房消费市场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牛羊肉价格波动非线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的现状长期存在,且走势基本一致,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4年牛羊肉价格季度数据,利用LST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牛羊肉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传达,其具有非线性特征,牛羊肉价格波动幅度临界值分别为0.061 2和 0.032 5,当价格波幅超过临界值时,价格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在线性制度下,牛肉价格波动对羊肉价格的影响更大,而在非线性制度下则相反,这与VAR模型研究结果不同;牛羊肉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1996—2006年底主要表现为线性特征,2007年之后更多地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建议根据牛羊肉价格波动的不同临界值和制度区间,把握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出台覆盖两个品种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法,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周期性及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从河南中牟生猪收购到浙江余姚猪肉销售各环节价格变动及成本费用的构成数据,分析价格波动对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繁自养方式的收益高于专业育肥方式;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价格波动的振源,并以非对称方式传递到猪肉价格,生猪养殖环节收益波动最大,是产业链中最脆弱、风险最大的一环,生猪市场的供求矛盾取决于供给。因此,推进生猪产业链一体化、推动生猪保险产品多元化、提高养殖户专业知识水平等对于解决生猪价格大幅度周期性波动问题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中药价格频繁波动,研究中药价格的波动特征有助于稳定我国中药价格,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运用ARCH类模型对1990-2013年间的板蓝根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极蓝根价格波动存在异方差效应和集簇性,其受到的外部冲击将对价格波动产生持久影响;价格波动不存在显著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涨价信息引发的价格波动程度要大于降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规范市场秩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价格传导问题综述及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向我国市场价格传导②、我国上游产品价格变动向下游产品价格传导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描述了国际市场价格向我国市场价格传导,以及我国上游行业价格向下游行业价格传导的规律,并据此对“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阻滞”问题进行了解释③。通过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当前我国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已充分显现,并不存在阻滞问题,上下游产品市场竞争格局不同是导致其价格传导变动幅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剥离蔬菜价格季节性因素的基础上,首先论证蔬菜价格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之后进一步验证货币供应量是蔬菜价格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修正后的线性回归和变参数模型分别分析货币供应量对蔬菜价格变动的静态和动态作用。研究得出:蔬菜价格长期上涨和季节性变动特征明显;当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万亿时,样本期内对蔬菜总体价格水平的平均推动作用为41.69%,变参数模型显示样本期内各年份1万亿货币供应量增量对蔬菜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并不恒定,在20%~45%之间波动。根据货币供应量所对应回归系数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以预测若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继续增加,蔬菜总体价格水平将会不断被推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相当丰富。国内研究主要是从价格波动的原因出发进行分析,进而着重讨论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未来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国外研究侧重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借助新的模型工具,得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结论。拟在通过重点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