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桂林旅游资源为例,从学术角度探讨了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并尝试对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做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的依据;围绕已完成普查的桂林旅游资源,对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概括出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桂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前皖北地区重点发展的是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在战略层面被忽略。文章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对皖北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与分类统计,结合皖北旅游发展的现状,对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旅游规划一体化、景区景点旅游无障碍、产品联合营销、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保护等实现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中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与管理等五个方面.在总结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27亚类,98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多达295个。通过对主要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而且优良级旅游资源众多、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是开展高端生态旅游和特种旅游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以人类对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反思为基础的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拥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结合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徐州旅游经济圈的建构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界定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徐州周边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的综合分析,构建了徐州旅游经济圈。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定位,进而提出了徐州旅游经济圈发展的相关战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便得到我国旅游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后学者对其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时至今日,生态旅游依然是国内旅游研究者重点探讨和研究的旅游命题之一.文章综合有关文献和资料,对我国20多年来生态旅游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学者在审视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视野和研究方法的选用.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特性和分类体系,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模型.设计并实施游客对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调查数据,计算并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的权重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权重值大小的顺序依次为,自然景观、现代人造设施、人文景观.其成果对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了解、整合、利用和规划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阵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客体,是森林生态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笔者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并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评价、分类、开发和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桂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一大趋势,已经成为社会所倡导的最有市场潜力的旅游方式。桂林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运用层次分析法这种比较成熟的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选取最能代表桂林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九个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了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在桂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环境条件已经成为最能吸引游客的因素之一,发展生态旅游要在要注重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提高生态旅游的生态休闲性。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地开发滨海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地理、海岸带资源开发与滨海湿地保护等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在保护滨海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打造、营销模式及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等角度,提出了适合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实现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生态旅游发展的趋势及存在问题 ,结合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建立生态省的目标 ,集中探讨了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旅游生态足迹方法测算了天堂寨的生态承载潜力,结果表明,林地生态承载潜力大,而耕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的生态承载潜力小,游客最佳容量较小。因此,天堂寨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文章将天堂寨旅游资源划分为泛生态旅游区、准生态旅游区和纯生态旅游区,以充分发挥林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以满足游客需求的多层次性,提出了建立相应的生态经济体系和开发模式,实现生态保护空间与旅游发展空间的统筹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 ,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地方性旅游资源区划方法进行探讨 ,同时以南阳市为例 ,选择旅游资源实体 ,建立指标体系 ,提出南阳旅游资源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一种新产品集赏心与健体为一体,已成为引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时尚。合理开发河南省体育旅游的资源,对实施河南省从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成为一个旅游资源强省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理论上关于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起步太晚,与日益高涨的实践氛围很不协调.为此,本文力图从财政金融政策角度,就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旅游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全球化趋势。但是,我国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管理模式、旅游教育、旅游人才、旅游法规、信息化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来规划和实施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加快旅游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要素与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以及与其它旅游要素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地理学与旅游学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旅游作为一种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体验活动,是国内外旅游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244篇(1991~2009)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20年来国内的宗教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内涵、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宗教生态旅游等5方面。这些成果从总体上反映出我国宗教旅游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成果水平不高、适用性不强的特征。今后应加强宗教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宗教旅游理论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联合,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镇江的旅游发展环境,认为在资源和地理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指出,镇江旅游业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在此基础上,就提升镇江旅游竞争力,镇江旅游业应充分开拓市场,以金山为龙头,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旅游业顺利发展;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规范整顿旅游市场;加强旅游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