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文明的产生和演变已历数千年,业已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态,彼此之间处于一种辩证联系的关系。方汉文教授的《比较文明学》将“新辩证论”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以开阔的理论视域和翔实的史料评述了不同形态的世界文明及其特质,探析了比较文明学的基本观念与理论体系,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建立起同一和差异的互动观念,促进世界文明的对话与融新。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强调,希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1中国传统文明与世界文明通过"融新"之道,将创造人类社会多元文明的新秩序。2014年是中国比较文明学研究结出硕果之年,《比较文明学》(五卷本)出版,这是一部150万字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王宏斌博士的新作《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以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为研究视角,运用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将作者的思考深入到理论层面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深入论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发展规律,全面分析了生态文明在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其面临的问题,同时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及其历史局限性与超越性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汤因比早年与晚年的中国文明观大相径庭。早年他在《历史研究》中得出了中国文明已经僵化走向死亡的论断,而在晚年变为对中华文明极度赞誉。汤因比晚年改变对中国文明的认识,源于他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主要表现在为对以西方文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给人类带来全球性困境问题的真切痛思。汤因比晚年中国文明观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他认为中国文明有利于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对"世界国家"的建立,儒家思想对新政治哲学观的确立,佛道思想对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学学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模式.对学科定义、基本范畴、学科基本构成与比较文明史作出了新的界定;划分了不同于西方学者传统观念的八大文明体系:对比较明史的历史形态方面,提出了以"陶泥时代"为第三种文明形态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缺乏衔接与过渡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四大文化复兴"观念,更是一种学科理论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在全球化的今天,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她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的命运已与世界紧密相联,中国已不再是"中国之中国",也不再是"亚洲之中国",而是"世界之中国"。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世界他国和谐共处,中国文明必须与其他文明进行对话。承载着国家与民族软实力的文明,深刻  相似文献   

7.
两宋时期的理学与《四书》学之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在联系。在中唐儒学复兴、北宋理学奠基,南宋理集大成的过程中,《四书》的地位一步步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有机联系的新经学体系。理学与《四书》学的结合不仅构建了一种合价值信仰、知识体系、行为准则为一体的思想体系,同时理学家们通过影响朝廷的上层路线和民间传播的下层路线,使这种新兴的思想体系发展为一种影响中国历史七八百年之久的儒家文明。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心性 (精神 )文明观产生的前提是近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国。它表现为中外文明合璧 ,体现在奔腾于世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股进步潮流与中国固有的优秀心性文明的结合 ,出现了中国心性文明观的新铸造、新充实、新昂扬。本文还从孙中山心性文明观和相关外国心性文明观比较中 ,来审辨其所居世界多元化心性文明的历史发展中的座标和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因比早年与晚年的中国文明观大相径庭。早年他在《历史研究》中得出了中国文明已经僵化走向死亡的论断t而在晚年变为对中华文明极度赞誉。汤因比晚年改变对中国文明的认识,源于他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主要表现在为对以西方文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给人类带来全球性困境问题的真切痛思。汤因比晚年中国文明观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他认为中国文明有利于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对“世界国家”的建立,儒家思想对新政治哲学观的确立,佛道思想对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不同的文明观塑造着不同的世界秩序。近代以来的世界秩序深受西方文明观尤其是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影响。立足于新时代,跳出西方文明观"一元、等级、冲突"的文野拘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与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交融互补的制高点上,提出了新时代文明观:揭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等本质特征,指出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共处之道,提出"文明超越"主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有力驳斥西方的"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集中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刻思考。新时代文明观,不仅在思想上引领了世界秩序的变革,而且在实践上为重塑世界秩序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学学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了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模式,对学科定义、基本范畴、学科基本构成与比较文明史作出了新的界定;划分了不同于西方学者传统观念的八大文明体系;对比较明史的历史形态方面,提出了以陶泥时代为第三种文明形态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缺乏衔接与过渡的局面;特别是中国学者所提出的四大文化复兴观念,更是一种学科理论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在文明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达了文明融新与和谐发展的中国国家文明战略。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往中,通过丝绸之路等交流通道,具有象征性的动植物交流历来是促进友谊的重要手段。大熊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熊猫交流成为不同文明间交往的纽带,有利于中国复兴过程中的对外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历史语境推动了四次大的文明复兴运动,其中中国文明的复兴是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中国文明是人文文明,其基本特征是以辩证理性为指导,与多元文明相融合的创新精神。中国文明的复兴将对世界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之间密切相关,新时代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特别的着力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预示了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今天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证明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形成。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中还是在人类社会整体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面临新的境遇,既面临定位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脉络中所处阶段的新问题,又面临应对不同文明在同一历史平台竞技的新局面。社会历史境况的转变要求唯物史观自觉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的提出是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后又一重要论断,以唯物史观的共时性展开回应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境况,同时,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以独特内蕴。故而,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出"文明对话"的论题。从对现代化、西化、全球化概念的历史反思,提出"现代性中的传统问题"以及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儒学是否有第三期发展前景"问题的认识;从"文明对话"、"文化中国",论证儒学创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在当代世界比较文明文化研究中有较突出贡献,文章依据日本该学科的中心观念与历史阶段划分.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的起源、周边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和文艺复兴论等中心观念进行阐释,同时对日本比较文明文化学会的组织活动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凤才教授的新著《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以下简称《批判与重建》),于2004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系统阐发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的学术著作。众所周知,人类文明发展进入近现代以后,遇到了许多矛盾和困难,西方许多学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文明本身进行了反思。自18世纪以来,文明论就已成为文化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到了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先后爆发,科技理性的急剧膨胀,工业文明的弊端迅速暴露出来,人们对工业文明乃至文明本身进行反思的愿望更加强烈。于是,西方…  相似文献   

19.
王以欣教授的著作《寻找迷宫:神话、考古与米诺文明》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神话传说中可能含有真实的历史文化信息。根据神话提供的线索进行考古,发现了史前米诺文明,找到了欧洲文化的渊源。根据神话的考古同时也对神话的历史化进行了校正,重建了失落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前十年,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文化研究高潮迭起,扛鼎之作接连不断。上世纪末期才起步但成果丰硕的中国学者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为研究中心,陆续推出了《比较文化学》、《东方文化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