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本文对蒙古尔部族的组成、形成和发展作了介绍,其中对族长、土司的特点和承继作了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蒙古尔部族的组成、形成和发展作了介绍,其中对族长、土司的特点和承继作了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蒙古尔部族的组成、形成和发展,并对其族长、土司的特点和承继作了详尽的描述。本文介绍了蒙古尔部族的组成、形成和发展,并对其族长、土司的特点和承继作了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第一手的实地调查,对撒拉族地区人口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对人口的职业结构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此中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藏、汉文史料,对明代西藏萨迦派的历史,作了系统的梳理和整体的考察。尤其根据时代背景和相关史事,对其四个喇让和显密支系,作了尽可能明晰和周全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古代藏族出于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珍爱和顺从 ,产生了崇拜自然的宗教观念。对自然的崇拜包括了对天地环境、动物及植物。崇拜自然是为了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保护自然 ,顺从自然规律。文章对此作了简述 ,并对自然崇拜观念和行为的功能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不仅对中国自杀问题作了研究,更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价值观作了更深刻、细致的理解.该书通过对自杀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呈现出了乡土中国人"过日子"的一个基本准则--"礼",活着的价值--"义".  相似文献   

8.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藏族美术是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圣殿中的瑰宝。本文对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宏扬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对传统美术的保护与发掘、整理和研究、普及与推广及嬗变与通融等相关学术理论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 ,对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继承宏扬实践中的举措、实绩作了肯定 ,对继承中的创新、发展也提出了见地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结合闽南科技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学者咨询法、问卷调查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对新形势下民办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之中出现的众多难题、问题和矛盾,应用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应策略,且对民办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作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前苏联的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主要对独联体国家朝鲜族的语言丢失过程作了一些简要的描述和分析,并对中亚和萨哈林朝鲜族的语言状况作了一定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宗族救助是我国传统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时期,宗族是以九族为限,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所有的社会成员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宗族网络之中。宗族成员之间要互帮互助,扶危济困。救助的主要内容有救助贫困的族人、孤子及丧葬救助等。先秦时期的宗族救助对于加强宗族团结,维护宗族的生存与繁衍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汪受宽 《民族研究》2006,282(3):72-77
巩昌汪氏是蒙元时期的世代军功巨族,其与徽州汉族大姓汪氏通谱,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件实例。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家谱及碑刻资料,考证了巩昌汪氏的族属系汪古,言其为汉人,系对文献误读、误释和改窜所致。巩昌汪氏与徽州汪氏的通谱是在元代后期至明永乐间,但所述系谱颇多纰漏,殊不可信。  相似文献   

13.
原始群时代 ,人们对于财产只有利用而无占有 ,实际意义上的占有开始于氏族社会。起初 ,占有只发生于相邻的氏族之间 ,以后氏族社会内部又分化出大家庭 ,遂取代氏族而成为原始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占有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迄唐、宋为止,东胡系与突厥系居地接壤,交错分布,因此杂居、融合是常见的历史现象,尤其是东胡系民族走出兴安岭向西迁徙,成为我国北方民族历史上具有规律性重复性的一个历史景观。但是,关于通古斯系民族,按传统看法,由于有一个南北绵延数千里的天然屏障兴安岭的横亘,它除了与南面的中原王朝和东邻的高丽王朝交往甚多以外,与其西部的大漠南北草原部族,则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相。事实上,通古斯系民族向西迁徙也是很常见的历史事实。本文认为辽金时期迄13世纪初,在蒙古草原活跃的著名的篾儿乞部人在族源上应包含有众多的西迁人之后裔。  相似文献   

15.
彩陶纹饰不单是一种装饰艺术 ,而且也是族的共同体在物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是作为氏族图腾崇拜或其它崇拜的标志而存在的 ,体现了新石器时代一个氏族的族徽  相似文献   

16.
胡青  马良灿 《回族研究》2007,(2):126-129
本文以云南昭通回族为例,从族源、族规、人伦三个维度出发,对回族家谱进行解读。文章认为,族源、族规、人伦是回族家谱的核心要素,是确定家族边界的基本尺度,更是回族家族共同体认同的标志。从族谱中,我们领悟到家族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三者之间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土族宗法文化的表现形式 ,认为土族的宗法文化是一种整合重构型的宗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