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对港澳回归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为港澳回归决断最后时间表、以“一国两制”构想为港澳回归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预见到过渡期中必将出现的摩擦与斗争、以“十六字”方针为港澳回归后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等四个方面。深刻认识邓小平对港澳回归的杰出贡献 ,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下的台湾与港澳问题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 ,在理论上表现为政策构想和理论侧重点的不同 ;就实现统一的途径来说 ,其具体的方式、手段及所面临的问题也将不同 ;在具体实践中 ,未来“一国两制”下的台湾与港澳在政治、经济、外事和防务方面也将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3.
如何实现中国统一,是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我们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在今年内澳门也将回归祖国。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现在仅剩台湾问题还没有得到最后解决。自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盘距台湾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就形成了长期对立的局面,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中国共产党内也曾有和平或武力解放台湾的两种主张,邓小平同志以现实主义态度告诉人们,“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吞不掉谁”。如何实现统一?邓小平同志以超人的智慧向…  相似文献   

4.
香港回归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回归与两岸关系赵兴春“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直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基础,从而有利于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能否真正顺利地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一要看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  相似文献   

5.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而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是党中央根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确保澳门顺利回归而制定的重要方针。世纪之交的澳门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又一件盛事,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新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采驭的和平移交、平稳过渡的形式,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回归十多年来,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港澳通过渐进政治发展取得了民主政治的巨大进步.港澳回归后50年里,大陆生活方式会接近港澳,政治体制也会有所改变,但政治制度不会有大变化,即继续保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以,从三地的相互关系角度看,回归后的50年里,一要继续推行"一国两制",让港澳有不同于大陆的特殊的政治安排;二要保持港澳与大陆政治发展的渐进性和制度的相互兼容性,努力避免制度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它对于大中华地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长远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和政治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国两制”在港澳特区的成功实践,两地呈现出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两地人权保障充分、人权状况优良.回归以来,港澳特区在“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治理模式下,确立了“特区宪政”的政治架构,并形成了建基于此之上的人权保障机制.港澳特区为保障人权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形成了符合各自区情、各具特色的人权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与香港九七回归郑汕黄成志赵康香港九七回归,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征途上的第一站。对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今天,这种相互依赖的经济需求已成为双方政治考量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两岸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在基于双边共同利益的考量下,超越各自单边利益的追求,逐渐“建构”对一个“完整中国”概念的认同。而以“完整中国”为中心的“一国两制”不但有助于解决两岸政治上的主权之争,亦能实现以“一国两制”解决两岸问题的最后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双向交流·多元发展———“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及发展研讨会”综述陶原珂“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和《基本法》的制定和逐步法律化,使港澳回归祖国,平稳过渡有了基本的保证。加上学术界和有关的研究部门对过渡期以及今后港澳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以及与内地...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①以“一国两制”构想和平解决祖国的统一问题,是邓小乎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祖国大陆混乱分裂的局面,我国从此进入了统一安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台湾、香港、澳…  相似文献   

12.
1949年,随着国民党退守台湾、中共在大陆的解放,国共两党长期处于对峙局面。半个世纪以来,国共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经历了军事对抗──缓和松动──再掀波涛的大起大落阶段。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时,我党重申“一国两制”基本政策不变,志在促进祖国真正统一,了解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国共关系变化的规律特点,发展趋向,对于促进祖国统一,认清其统一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有着致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1949.10-1950.6国共战争的继续新中国成立──朝鲜战争爆发,是半个世纪中国共关系的特殊时期,蒋介石虽败守台湾,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闽港澳经贸合作走过了30年。闽港澳经贸合作推动了福建对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一国两制进程,更好吸引台资,发挥海西在连接两岸四地中的作用。闽港澳经贸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效应,具有鲜明的特点,突显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了阐述,为“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路向和实践指南。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港澳回归祖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国两制”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基本制度、制度设计和制度内容三个层次明确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坚持落实“爱国者治理”、坚持保持港澳的独特地位和优势等总体原则;从顶层设计与治理过程中建构推进“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促进“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全过程。迈入“一国两制”事业新阶段,应着重从重塑区议会“非政权性区域组织”制度功能、完善和优化官僚系统与国家的情感链接、强化管治队伍治理能力和加快管治效能建设方面提升特别行政区政府治理能力,使“一国两制”制度优...  相似文献   

15.
港澳问题在形成年代、持续时间、形成方式、法理地位、涉及内容和造成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之间又密切相连,相互盘绕,尤其在本质上都是帝国主义依据不平等条约而造成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顺利解决了港澳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两部基本法,既贯彻了基本一致的原则,又体现了各自的特色。港澳回归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大体相同,但又不完全等同。比较港澳问题的产生、解决及其影响,对于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彻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对立中寻求统一的光辉范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根据生产力水平提出的战略决策。“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这一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正确方针,对世界各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具有借鉴意义。我们要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争取台湾问题早日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随着香港的回归,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举彪炳于史。“一国两制”在香港问题上的顺利实现,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一、“一国两制”历史基础的客观内涵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基础和客观内涵是什么?它不是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也不是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而是香港、台湾和大陆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此文由于篇幅所限,仅以香港作为一种制度的代表,台湾且不论)。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以及和平统一祖国而开始形成,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香港是第一个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回归后香港的政治发展是一个与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同的特例。探讨“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其在香港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孟庆顺教授的新著《“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发展》(香港社会科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版),就是对这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国两制”的提出对…  相似文献   

19.
随着香港和澳门成功地回归、祖国统一大业进程逐步加快,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统一已成大势所趋。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逐步频繁,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契合尤为重要。台湾法律是在清末立法的基础上原国民政府法律的延用。当时的立法借鉴了近现代世界先进的立法经验,并结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行为习惯,至今虽经多次修改,但根本未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立法数量的增加以及法学发展的相对滞后,提高我国立法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鉴成功的立法经验,少走弯路。台湾地区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无疑对我国立…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推进了我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有效地维护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指导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其理论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即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早在1983年6月,邓小平就明确地、坚决地拒绝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说“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①1990年9月,邓小平指出,台湾某些人想搞“一国两府”,这实际上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