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传统行政区行政模式因其具有封闭性、内向性和僵化性的特点无法促进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对诸多跨界公共问题更是束手无策,这些都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相悖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一体化区域政府间的合作,以区域合作行政代替传统的行政区行政模式。区域合作行政以其合作性、开放性、跨界性等特质担纲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任。推动经济一体化区域的政府合作,必须建立健全区域合作行政的规则体系、搭建具有约束力的区域合作组织体系,并丰富区域合作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则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当前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难发现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由于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等原因严重地受制于众多因素的困扰。为了切实解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法治建设入手,通过国家干预手段来建立跨行政区的有效合作机制,以确保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的区域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强烈要求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区域政治与行政的一体化局面。而行政区经济分割了市场,加剧了产业同构,从而严重障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区域政府建设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由中央政府出面组建区域协调与合作形式的区域政府,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圈的形成,强化区域政府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的过程.川渝合作建设经济一体化区域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三个层面,研究了制度建设在川渝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的过程。川渝合作建设经济一体化区域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三个层面,研究了制度建设在川渝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政府间合作先后经历了省级政府间经济协作、城市政府间多边式合作论坛、省域政府间多方位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渤海区域政府间合作再整合等阶段,推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合不断加深,并进一步深化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经互动,提高了环渤海地区在国家区域政策布局中的地位,强化了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选择性分权"格局中的联合优势。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政府间合作也面临着"发展型地方主义"因素驱动下的行政区本位问题的挑战。因此,要适应环渤海地区未来的区域化进程,应推动政府间合作朝着区域合作治理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产物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动力量不足、"行政区经济"现象严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内在归因在于参与主体单一、地区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构建多元参与体系、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跨区域治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地方政府间府际合作水平,使地方政府间关系从"零和博弈"趋于"合作博弈"。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治理变革的趋势。从多维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间府际合作的"囚徒困境",在多视角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困境的消解方案。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要求经济领域各种要素实现一体化,同时也要求实现区域法治一体化.建立区域法治协调合作联动机制,消除行政藩篱,联手统筹解决各行政区在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政策措施、制度构架、政务环境、司法审判、法律监督、守法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冲突、对立和不合理的差异是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法治协调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和完善东北地区法治协调合作机制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行政区经济、大都市圈经济的发展阶段 ,目前呈现出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是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并将改变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 ,同时使现有的行政区管理方式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和区域内经济合作交流的迅速发展,加强中日韩三国物流领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中日韩区域内的物流协作相当不足,域内物流体系的发展比较迟缓,这与相互间贸易的高速发展状况极不相符。文章探讨了中日韩三国之间区域物流协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构建港口组群、托盘标准化、区域物流网络建设、物流人才的培养、政府协作五方面提出建议,以达到促进区域物流协作,促进区域贸易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急剧发展要求世界各国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需要有能对合作者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制度与管理机构。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在大发展,亟需建立能保证合作有序进行的制度和全球性的机构。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资源获得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实现局部最优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关天区域内行政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竞争与合作并存,利益和矛盾并存,经济一体化面临着众多现实困境。因此,应借鉴国际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功经验,建立区域协作组织机构,搭建市场一体化平台,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城镇并举的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产业格局,促进地域文化融合,提升区域的整体认知度,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关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省际交界地带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阻碍我国实现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省际交界地带的区域特征使边界协作变得难以实现;行政区划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省际交界地带区域合作;省际行政区边缘经济协作及政府协调难以真正实现;文化维系力衰减,区域治理出现“碎片化”,成为我国省际交界地带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由.树立地缘观念,遵循省际边界地带地缘属性;发挥纵向国家协调力和发展横向主体间合作关系,实现省际边界跨政区区域协作和政府协调;进行集中扶贫新模式探索,以集中扶贫整合治理“碎片化”,应成为我国省际交界地带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政府合作开始成为经济区发展中重要问题。区域政府合作在完善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机制,应对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区域政府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合作方式渐趋多样,合作成效逐渐显现。但是存在着行政区域分割、利益协调困难;合作时间晚;合作领域相对单一;合作体系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稳定性较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域政府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创新区域合作方式以实现区域合作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6.
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计划经济形成的中国行政区划框定了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边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模式。当市场力量推动城市与区域的要素流动跨越行政区边界,行政区划就要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以支持市场经济集聚和规模发展。纵观杭州与萧山之间突破行政区划制约的几次区划调整,发现每一次改革都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最终拓展了杭州大都市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空间。当然,行政区划调整不可能根本解决中国固有的“行政区经济”顽症;要打破“行政区经济”的恶性循环,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无疑,杭州、萧山的实践为中国其他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路径启示,也为中国区域与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尚缺乏一个约束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日韩三国出现广阔的经济合作前景:东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经济体之间互利互补,各具不同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东北亚地区初步具备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条件和可能。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加强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区域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应以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点,利用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契机,打开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思维惯性,在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在实践中难以有效推进,为此应对与行政区划经济相应十种观念和策略进行反思和变革,建设真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地区是21世纪全球战略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东北地区无疑又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东北地区应该抓住机遇,率先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建立开放型的东北经济体系,并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提升东北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振兴东北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