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军队远侵西藏、占领拉萨,终结了青海和硕特汗庭对西藏的统治。青海和硕特、准噶尔、清朝在西南展开了激烈的权力角逐,为实现"驱准保藏",清朝两度派军远征在藏准噶尔军队,其中青海和硕特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西南边疆局势及清朝与青海和硕特关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青海和硕特的内争及其影响,可以厘清清朝如何争取、拉拢青海和硕特联军进藏,实现西藏纳入清朝版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西域处在准噶尔的统治之下,是当时清朝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边疆问题。清朝前期一直致力于对西域即准噶尔的经营,雍正朝是清朝统一西域进程中的重要阶段。雍正朝对准噶尔的经营政策的变化经历了采取守势以维护边疆稳定和平、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及和谈划界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乾隆年间,西北唯一能与清朝抗衡的准噶尔蒙古内战纷起,清朝政府实行武力征服政策,果断出兵,为最终统一西北边疆地区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武力征服政策对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清朝统一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准噶尔蒙古所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朝联合青海和硕特部进军西藏,成功驱逐在藏准噶尔军队,西藏纳入清朝版图。事后清朝谨慎探索治藏政策,西藏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清朝深知西藏达赖喇嘛对蒙古部落的重大影响,因西藏长期置于青海和硕特部控制而无法直接管制,驱准保藏的成功则给予清朝难得的机会。为使西藏免于准噶尔的再次侵扰,清朝先是巧妙安排废除汗王制,打破达赖喇嘛与青海和硕特部汗王协同管理西藏的结构,代之以噶伦管理藏务直接对清负责,之后扶持康济鼐代清主政西藏。  相似文献   

5.
一 1717年,准噶尔军攻入西藏,废黜西藏王拉藏汗和因拉藏汗擅立而没有得到青海和硕特部支持的入世达赖喇嘛.夺取了西藏地方的政教之权。当时与准噶尔部处于敌对关系之中的清朝为了将准噶尔部的势力从西藏驱除出去,于1718年派遣色楞、额伦图率所部军队入藏,但不久便在准噶尔军的攻击下败北。消息传来,康熙帝惊愕不止。同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皇帝与游牧民的战争拥戴成吉思汗一族子孙为领主的蒙古诸部于 1 6 91年全部归于清朝统治之下。然而此时 ,漠北蒙古高原依然在准噶尔噶尔丹占领之下。这使康熙帝得到为已经成为清朝臣民的喀尔喀人众从噶尔丹手中夺回他们游牧地的大义名分 ,而入侵清朝辖境 ,给予清军巨大损失的噶尔丹现已成为清朝本身的敌人。如前所述 ,康熙帝是由蒙古人皇太后抚育成人 ,蒙古语极好 ,对信赖自己的高僧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很是喜欢。至此 ,清康熙帝与准噶尔噶尔丹完全成为仇敌。尽管清康熙帝决心为了讨伐噶尔丹而亲征蒙古高原 ,但是对包括汉人在内的清朝军…  相似文献   

7.
青海位于准噶尔与西藏往来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雍正帝征讨准噶尔期间,在青海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调兵驻守青海要地噶斯并特派大臣驻西宁管理军务,在西宁多备兵力,采买和转运军需,青海蒙古亦参与其中担任向导、驻防台站。清朝在青海的军事计划为清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力援助和军需补给,防守青海要地阻止了准噶尔觊觎西藏、青海,保证了清军侧翼的安全,有利于清朝西北边疆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格登碑杂考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西南,紧邻中苏边界的苏木拜河东岸,有一座格登山。山上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格登山之战而建立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俗称为格登碑。格登山之战发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一七五五年),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中是一个重要战役。在这个战役中,清将阿玉锡等三人率锐卒二十二,夜袭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的大营。准部惊溃,降者六千余人。达瓦齐率残部少数人马逃往南疆,为乌什城  相似文献   

9.
1716年10月,以策妄阿拉布坦为首的准噶尔贵族调兵遣将远征西藏,西藏的统治者拉藏汗多次错过良机,最终准噶尔攻占拉萨,拉藏汗被杀,准噶尔贵族开始了在西藏长达三年之久的统治。准噶尔统治西藏时期,建立起了以达孜巴.拉杰热丹(stag stse lha rgyal rab brtan)为首的傀儡政权,尊崇格鲁派佛教,迫害其他派别佛教。准噶尔在西藏的统治较为残暴,最终在清军的打击下被赶出西藏。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方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了西藏地方同清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康熙三十五年(1696),曾为准噶尔汗国所属的哈密首领额贝都拉向清朝投诚。哈密被清朝植入蒙古扎萨克旗式的统治制度,额贝都拉本人也被授为一等扎萨克。关于此后额贝都拉与哈密扎萨克旗的动态,学界以往囿于史料所限,鲜有研究涉及。本文根据《清内阁蒙古堂档》中额贝都拉奏报给康熙帝、理藩院以及驻扎在肃州、西宁的官员等数件蒙古文档案,探析康熙三十六年至四十年(1697—1701)间哈密扎萨克旗的基本状况,并展现额贝都拉在协助清朝监控再度崛起的准噶尔汗国时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乾隆帝关于布鲁特的诗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55—1759年.清朝在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期间,乾隆帝在就东西布鲁特先后自愿归附,赋诗纪实。这些诗篇,既有对布鲁特归附清朝的喜悦,也有反映布鲁特使臣在木兰围场、避暑山庄和北京城受到乾隆帝隆重招待的史实。乾隆帝关于布鲁特的诗篇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厚的历史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形成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从17世纪60-70年代的俄文档案看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噶尔丹与清朝康熙帝争夺对蒙古的霸权,失败身死。关于他晚年的情况,清朝方面有许多值得信赖的史料,由此可以大体明了其中的经过。但是,关于他在尚未公然与清朝为敌之前,特别是在实现准噶尔汗国统一之前的情形,尽管有许多学者致力探讨,仍然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1996年莫斯科出版的《俄蒙关系文件汇集(1654—1685)》1654—1685.1996.以下简称《文件汇集》,收录了有助于解开上述谜团的重要俄文档案。兹拉特金在他的名著《准噶尔汗国史》1983)一书中已经利用了这些俄文档案。以下,就根据《文件汇集》来对噶尔丹初期的情况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外蒙古喀尔喀和1634年被满族征服的内蒙古各部相比,直到1688年因受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入侵而归降清朝的五十多年间,在漠北地区还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独立性。进入十七世纪以后,俄国频繁地出入于西伯利亚,刚过了五十年,就同清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文》,见于《清高宗实录》卷四九九和《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二二。是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平定准噶尔的格登山战役而撰写的四言碑文诗。一九七八年九月初,笔者亲赴格登山实地考察。将《清高宗实录》和《西域图志》中的原诗与格登碑上鐫刻的碑文进行了逐字对照。兹将碑文(汉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1.清朝统一新疆之前的新疆的状况 清代对新疆是极为重要的时期。由于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遏制了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阴谋,重新统一了新疆,故其意义十分重大。 十六世纪后期,在厄鲁特蒙古中逐渐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和土尔扈特的四个大部分,共同组成“丘尔干”(盟会),以和硕特部为首领。 十七世纪初,准部逐渐强大,四十年代准部取代和硕特为厄鲁特首领,准部贵族统治厄鲁特各族后,对清政府仍然保持着地方与中央的隶属关系。在噶尔丹(1670年掌权)统治初期,隶属关系进一步发展,准部贡使连绵不绝。1688年(清康熙27年)噶尔丹在沙俄煽动和支  相似文献   

16.
清朝在统治喀尔喀蒙古之际,在乌里雅苏台设置定边友副将军①,在大库伦(YekeKdriye今乌兰巴托)设置了办事大臣。定边左副将军是为了准噶尔战争的顺利进行而设置的,因此18世纪中叶准噶尔被打败后,逐渐失去了其作为军官的意义,与此同时,大库伦以集尊重于一一身的喀尔喀最高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驻锡地,还以在喀尔略的汉族商人的活动据点,在清末作为外蒙古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超过了乌里雅苏台,而驻在本地的办事大臣随着本地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其政治作用也增强了②。这样,大库伦办事大臣在清朝对喀尔喀统治中占有极其…  相似文献   

17.
哈密、吐鲁番和库车的达尔汉伯克王希隆清朝统一新疆之前,准噶尔统治下的哈密、吐鲁番和库车各有达尔汉伯克一名。按伯克为维吾尔人官名,清朝统一新疆之前,维吾尔人中可考之伯克有阿奇木伯克、伊沙噶伯克、噶杂纳奇伯克、商伯克、哈孜伯克、密喇布伯克等30余种。伯克...  相似文献   

18.
清朝出于稳定青藏社会、防御准噶尔部入侵,加强对青海地区统治的需要,在青海地区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军队。文章对这一时期驻军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80年代,面对俄国侵略势力东进和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的崛起,漠北的喀尔喀部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强敌环伺的危险局面。仍旧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争斗上。1688年最终为外敌所乘,被噶尔丹击败。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率领部众在紧要关头毅然向清朝中央政府输诚,请求内附,为康熙帝所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朝觐制度是清朝治理边疆地区的重要手段之一,清朝通过这一制度笼络边疆少数民族上层,达到不设边防的目的。喀尔喀地处清朝北疆,西与准噶尔接界,南至漠南,北至俄罗斯,因此在清朝边疆的统治和治理中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清政府关于喀尔喀蒙古王公的朝觐制度,本着“恩威并施”和“厚往薄来”的方针,对怀柔喀尔喀蒙古王公、巩固北部边疆、稳定清政府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喀尔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