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权伟 《唐都学刊》2006,22(5):143-144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水量丰富,并在下游形成广大的关中平原。由于周秦汉唐的都城设在关中,故古代渭河平原的水利建设兴旺发达,有大中小型引河灌溉工程与井灌,尤其是几乎持续二千年以上的引泾灌溉工程在北方首屈一指,而且漕运与都市用水事业也独具特色。近代关中八惠的建设,也走在了中国现代水利的前列。因此,关中水利开发历史的研究很受学术界的重视,相关论文发表近百篇,确实不少,只是缺乏综合性的研究专著的出版。现在,陕西师范大学李令福研究员撰写的专著《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已由人民出版社在2004年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将古代关中各…  相似文献   

2.
古代都城是全国政治重心,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尽管都城多是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还是需要漕运补给。一旦用兵,为了保卫政权,也需要从都城转运物资到军事要地。古都与漕运的关系是密切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秦朝开始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都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数量众多的皇亲国戚、封建贵族、官僚政客以及大批的军队聚集于都城。加以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物质需求,吸引着许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其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使都城的规模远远超过一般城市,而其所需的粮食也往往不是任何地区均可以提供的。因此,粮食的供应能力,便成为我国古代都城设置的基本条件。西汉都城建于关中,由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都城的粮食需求基本上可由附近地区满足,成为我国古代都城粮食供需关系中较好的一类。  相似文献   

4.
隋、唐之前,中国经济中心位于北方的关中与关东平原,都城也多置于关中。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建都关中的最后时期。这时关中经济趋于衰落,江淮经济正在崛起。本文试对隋、唐时期都城的粮食供应状况作一些初步分析,以窥视经济中心向江淮迁移对关中都城的部分影响。一、隋代都城紧张的粮食供应隋代建都关中时期,其粮食供应始终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隋大业年间,全国有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余,口四千六百万,平均每户约有五点一六人。关中京兆、扶风、冯翊三郡共有户四十九万,按全国平均数计,三郡人口总数应有二百五十三万余,超过隋前诸朝的最高人口记录。这个数字虽不一定十分准确,但  相似文献   

5.
京杭运河沿线的河道、沟渠、水闸、水坝与城邑、村镇的命名和更迭,记录了运河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这些地名逐渐积淀为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型,至今已被视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或产生于运河开凿的过程中,以运河具有的某种自然或人文的地理特征作为命名依据;或在运河开凿之前就已形成,其命名背景本与运河无涉,但在嗣后随着所指地域上升为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地名本身转而成为运河文化的语言文字标志。河渠命名或派生于起讫点的城邑或河流名称,或以“通”“济”等字为标志反映开凿者的愿望与运河的功能;闸坝的命名语词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从写实走向寄意的趋向,某些城邑的名称隐含着不易追寻的非汉语成分。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11):138-142
词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歌唱,因而词有都市风情。北宋润州交通便捷、漕运繁盛,是连通长江与运河的新兴商业都会。润州的市井繁华是词生成的绝佳环境,北宋润州词的都市风情主要表现为:一是润州作为交通要津,词常有异乡行人思乡情绪的阐发;二是润州作为市井繁华的商业都会,词常有歌妓才色的描写,并抒发她们聚散离别的忧愁;三是润州作为历史蕴涵丰富的地点,词常有古迹背景下现实生活的描绘,并赋予了这座都市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李喜霞 《唐都学刊》2011,27(6):114-118
民国十八年,关中遭遇重大灾荒,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当时中央及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灾荒,其中以工代赈加大交通修建的政策,为民国时期关中交通的发展带来契机。当时全国各地的赈济款项与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关中。大批因灾而流亡的灾民也为交通修建提供廉价劳动力,交通的发展必然为关中经济的后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西汉帝陵方位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帝陵方位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王子今长安是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地区的交通布局在“周定四极”、“经纬天下”①的交通系统中具有典范性的意义。考察西汉长安的交通形势,不能不注意到帝陵的方位及其在这一地区交通结构中的特殊作用。一酉汉11座帝陵,有9座分...  相似文献   

9.
陈隆文 《唐都学刊》2010,26(3):7-17
回顾史念海研究关中地区水环境的缘起,总结史念海研究关中水环境的主要成就,阐释史先生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的价值。史先生经世致用的学术指导思想形成于抗战初年,贯穿于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和关中地区水环境研究之中。史先生全面地复原和分析了关中地区的水环境,尤其对西汉时期起所谓"八水绕长安"的水环境,进行认真仔细的考察。而且对关中有关人工渠道进行了复原,从而使我们对西安附近的河流和重要的渠道,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史先生认为西安地区诸河流量的变迁与该地区植被的存废密切相关,而地震、旱?对河流流量的变迁影响不大。通过对泾渭清浊历史变迁的考察,史先生认为泾渭清浊变迁与当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史先生提出了改善西安水环境的具体措施,就是要多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10.
渠作为人工开凿的水道,一直是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近千年来,在"水到渠成"的理解与释义上一直存在误读或歧解,相应地也波及了对于"渠"义的正确理解。"水到渠成"的正确诠释应为"在人工开凿渠槽的基础上,成功地引入外部水源,形成水流场面。比喻条件具备之后,事情顺利成功。""水到渠成"所涉各类中外文辞书在释义上亟待明确或纠正。  相似文献   

11.
"汉承秦制"反映出汉王朝对秦的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反映在秦汉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都城建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汉长安城本来就是在秦都咸阳渭河以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毫无疑义地要受到秦都咸阳的影响。但汉长安城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继承,在继承中求改革,求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均强 《唐都学刊》2012,28(2):43-49
雷依群《东汉关中学派述展情况,认为其说论》一文认为,东汉时期关中地区曾经出现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关中学派。对此提法,笔者看法不同。故从东汉儒学形态等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东汉关中儒学的发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关中地区是我国文明发祥最早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关中地区密布城邑及较大聚落,城是民众的普遍居住形态。到东汉末,由于屯田、豪族势力扩张、战乱、胡人内徙等原因,城郭急剧减少,人口或向较大城市集中,或在郊野过起了村落生活。从聚落空间分布看,汉代关中的中心聚落与其周围聚落群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了较密切的主从关系,并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动态的网状系统,构成汉王朝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这种聚落形态直观地反映了两汉社会的政治景观和经济景观的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14.
高一农 《唐都学刊》2006,22(6):44-47
西汉的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直到汉武帝时长安城才基本建成,且以皇家宫殿和园林为主,因而西汉的赋家还没有建立起以都邑为审美对象的观念。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东汉初期发生的建都长安、洛阳之争,使得都邑进入了文学家的创作视野,因而产生了一批重大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对西汉大赋有所继承和发扬,而且在内容和风格上也有空前的突破,把汉大赋的创作推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5.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2,28(2):15-18
汉唐时期对灾异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两汉时期,人们认为水、旱、震、日月食等属于灾异范畴,基本上是用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等来解释灾异的产生,表达其对灾异的认识。唐代,仍然注重与农业相关的灾异,与汉代相比,基本忽视了地震、日食、火灾等灾异。在两汉灾异认识论的基础上,唐代仍然认为灾异为天谴,但是也有人淡化了董仲舒"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的思想,认为"灾变"非"灾异",灾变有常,是客观存在或者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唐代出现的灾变自然成因说和社会成因说。相较两汉而言,唐代对于灾异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6.
王元林 《唐都学刊》2010,26(5):7-15
历史时期关中东部泾洛下游沮洳和盐碱地面积较大,人们采取挖渠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引洪淤灌,放淤压碱。同时,采取种植水稻,让土壤脱盐,使关中东部盐碱地面积大为缩小。现今关中东部盐土的形成,与历史时期黄渭洛及支流河道变迁有关,与历史时期引洛洗盐时有间断有关,也与泾水下游引泾灌溉、种稻洗盐,放淤压盐等没有间断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彪 《唐都学刊》2014,(2):110-113
先秦时期,曾存在两个燕国,其中文献记载中春秋初期出现于河南卫辉、延津地区的南燕国是在灭掉该地区原来的西周诸侯国——胙国之后才定居于此,其原生活在今山西西南部涑水流域的闻喜、夏县之间,后沿汉代称为的“轵道”出中条山,沿黄河北岸东进之卫辉延津地区的.它的迁徙很可能是因为春秋初期晋国扩张而被迫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魏俊杰 《唐都学刊》2013,29(5):105-109
十六国时期,河东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长安、邺城分别是当时东西政权的首选都城,居于长安的政权唯有保有河东,才能稳居关中,维持其统治,否则会有亡国之患;长安政权若击破居于邺城的政权,必须取道河东。在十六国时期河东争夺战中,河东地区的大族的向背对河东的归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班军本为戍守京师而设,然承平日久,班军却从操练之师渐渐演变为职业工匠。这一转化的过程,既是卫所制度和班军制度嬗变和没落的过程,同时也是明代北京城军事防御战略转变的结果,即从原来战备型的操练防御转变为承平之时以长城为防御屏障的日常防御;从以北京城为中心转变为以京畿地区为中心的战略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元代前中期,大都城市粮食供应稳定,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但14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大都的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危机。对此,元朝政府采取了"兴京畿水利、行畿内屯田","籴粟催漕、济屯粮不足","资遣流民、汰减冗官"三方面的措施,以缓解城市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些措施取得了有限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元朝末年的统治危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