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医德情感在医学人文精神提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医德情感的日渐匮乏和缺失是“物—高新技术”的高频介入而导致,那么,重振和提升医学人文精神,则应高度重视医德情感的功能和作用。只有找回正常的医德情感,才能真正唤回对人的生命的人道的关爱、敬畏与尊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大片"的起点、拐点与落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卧虎藏龙>探寻出的一条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出路,激发了中国电影界中国式"大片"的创作热情.自张艺谋的<英雄>开始,这类影片不断涌现也争议不断.纵观其发展历程,中国式"大片"经历了初创时视觉追求的偏颇和发展中内容至上的转型,并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时代精神、秉承民族传统文化、追求人文精神价值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医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在医疗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史上一切优良医德的结果。社会主义医德与历史上一切医德传统不同,它不仅着眼于单个的病人,而且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利益,不仅重视医务工作者个体的道德,而且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高科技为美国电影向世界范围传播搭建了平台,体现了"科技至上"与"科技崇拜"的文化视角.若将科技的作用强调到极端,对高科技形成人类图腾的迷狂,一味推祟工具理性,奉行"科技至上"、"科技崇拜",否定人文精神,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因此,通识教育在医学生培养中的作用越采越重要.鉴于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文精神和医学专业的相互渗透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将自由至上主义与右翼的政党或思潮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分类。首先,自由至上主义对现存的制度往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因此不能等同于"保守派"意义上的"右翼"。其次,在很多政治社会议题上,自由至上主义实际上与通常被归为"左翼"的政党和运动有着更为类似的立场。最后,即使是在经济分配政策问题上,也存在着"左翼"的自由至上主义者,即支持国家干预和再分配行为的自由至上主义者。因此,把自由至上主义定性为右翼思想,是一种过分简单化所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在强调物质需要至上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物化就是人的物化.当代中国刑法人文精神存在严重的物化倾向,表现为重视财产保护而轻视人身保护、重视肉体保护而轻视精神保护.中国社会已经超越人依赖于物的阶段,刑法的人文精神也应随之而转换.与之相适应,刑法应当提升对人身权利的保护,降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入罪标准、提高侵犯财产罪的入罪标准,彻底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并创造出彻底废除死刑的社会环境;刑法还应当提升对精神权利的保护,提升非法拘禁罪、侮辱、诽谤罪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上,对法治原则的把握一定要清晰明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三个至上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虽然在解决具体矛盾和制度建设上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但这三个至上在法治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是两种不同的观念活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科技理性本质上属于一种工具理性,而人文精神本质上属于一种价值理想。对于现代化而言,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及其作用蕴含并应合着现代化的两重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源远流长,萌芽于古希腊时期,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神系统。西方人文精神在孕育过程中催生了西方的法治文明。西方人文主义奠定了法治的理性基础,树立了法律至上的信念,形成了自由、平等、人权的法治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它体现着医学发展运用中的价值诉求。因而,梳理建国以来医学人文精神发展的脉络,找寻政治对于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影响,探索新时期医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医学科学技术的人本属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塑造新时期的良医形象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医学人才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协调发展。中医人文教育既是医学模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增进医患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中医人文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等中医人才为核心,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文化传承与借鉴创新的高度统一,全面提升中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内涵界说为基点,从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方面系统分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规律和路径,通过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培育医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能力、营造校园文化生态和人文氛围等方式,加强和改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打造人文浙江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含义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贯彻人文理念,崇尚人文精神,提升浙江公民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当前,特别要围绕以人生理想、信念、信仰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的树立,以诚信、责任、感恩、敬畏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基本道德的培育和以民族历史文化和世界文明知识等为基础的文明涵养的提升,着力建设"责任政府"、"诚信企业"、"文明公民"和"人文社会".  相似文献   

15.
完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规范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医学科研攻关能力、敏锐的实验洞察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最佳结合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等.本文对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临床医学理论与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规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医学是科学,也是人学,医学的发展是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过程,医学教育要克服传统医学模式中重视科学轻视人文的现象,积极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途径,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七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的是要将其培养成医学精英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研精神的树立、科研思维的培养、标准化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开设科研基本方法相关课程以及科研实践活动几个方面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来自历史、社会、教育、专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普遍严重。为此,本文提出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重建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张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医学教育”应是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思想的综合体。医学教育若是缺乏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润色是不完整的,既无助于医学学科的完善,也无助于培养高等医学人才,更是阻滞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紧跟世界医学模式转变的步伐和满足国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推进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与整合:构建当代多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明千百年的发展与和谐是靠了各个民族的自我规范、自我制约和自律机制才形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56个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文明。不应囿限在“孔孟”或“儒家”的圈子里来谈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遗产,而应从更广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中国各民族的优秀道德文明,各民族都应该相互吸取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只有进行整体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整合,才会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