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刘新民 《理论界》2014,(8):147-150
安理会是联合国实施集体安全保障的核心机构,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核心。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中日美三国对于安理会改革的诉求不同,诉求不同导致态度不同。三国在安理会改革过程中的不同态度构成一种博弈,通过对博弈的分析,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对安理会改革所持态度存在不足,并建议持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伊战争动摇了以安理会为核心的国际集体安全体制,将联合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时也对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体系及其维护的国际秩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联合国改革和国际法的发展走向是各方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从联合国改革与国际法发展的互动性角度,提出联合国改革须在当前国际法的基本框架内进行,其改革成果又对国际法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否决权的存在降低但没有封闭改革机制的开放性.代表性原则和效力原则是关于安理会改革的两个主要的指导原则.联合国创立时大国优先和大国一致原则受到日益强烈的质疑,然而,由于各国对安理会代表性原则存在多种理解,很难达成共识,而效力原则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对代表性原则展开的批判也削弱了代表性原则的合法性,导致了安理会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后 ,美国单边主义对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造成重大破坏 ,联合国前景不妙。但是美国今后毕竟无法绕开联合国。联合国也必须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 ,厉行节约、发挥自身“软制衡”作用 ,吸收更多非政府组织 ,形成“全球治理” ,以及推进安理会改革等措施努力减轻来自美国的束缚 ,进而对其产生强有力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美国安理会改革政策的理论依据、政策目标的考量以及美国将安理会改革作为对外政策的手段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政策.美国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政策以效力原则为理论依据,一方面限制安理会扩大的规模,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持日本等特定国家"入常".美国国内对于是维持安理会组成的现状,还是通过增加发达国家和"民主国家"在安理会的席位扩大"民主阵营"存在激烈的争论.在推动改革的多种力量并存的情况下,美国已经加强了候选国的"民主"标准.同时,美国又利用对候选国的区别支持政策,服务于双边关系和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随着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手段的日益丰富,国际社会也表达了对安理会权力滥用倾向的担忧。通过分析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的实践不难发现,对于安理会权力最大的限制来自安理会各理事国本身。建立一个以国际法院为审查主体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有效制约安理会,防止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7.
戴春涛 《理论界》2012,(5):50-51
自1945年旧金山制宪会议以来,对于安理会行动进行司法审查的问题一直在国际法理论界有所争议。安理会对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安理会也必须依照联合国宪章之规定采取行动。近年来对于安理会行动合法性的质疑,使得有必要讨论赋予国际法院对安理会司法审查权这一议题。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自创立伊始就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项核心制度.从联合国对使用武力的限制、维和和监督行动的迅速扩展、围绕安理会改革的争议及其对国际标准和准则的倡导等四个方面来看,联合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仍将在国际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推动和协助"后内战国家"(Post Civil War)建立和平和稳定的政治秩序,是国际社会赋予联合国的重要职责。根据《波恩协议》和安理会第1471号决议,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帮助阿富汗重建民主政体。不过,从2004年以来的历次阿富汗大选都因舞弊丑闻而饱受争议,联合国帮助下的阿富汗民主政治进程也因此并不成功。本文通过回顾了理论界关于"后内战国家"的相关理论,结合2002年以来阿富汗的历次总统和议会大选,分析联合国在协助阿富汗民主政治进程中失败的原因。我们认为,阿富汗没有能够建立起"包容的政治体系",联合国在阿富汗没有"强大的援助保证"和阿富汗缺乏"良好的民主传统"是导致阿富汗民主重建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联合国协助下的阿富汗民主进程仍旧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0.
李志斐 《理论界》2007,73(11):223-225
冷战后,美国制定了新的全球战略,成为其推行国内外政策的动力根源,为实现全球战略利益,美国必然会有选择性地对联合国决策机制进行制约,主要集中于对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及联合国秘书长的制约,种种制约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联合国命运的思考与争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极霸权体系的构筑,但同时也刺激与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志斐 《学术探索》2007,73(5):75-79
冷战后,美国制定了新的全球战略,成为其推行国内外政策的动力源,是美国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为实现全球战略利益,美国必然会有选择性的对联合国进行制约,主要集中于对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及联合国秘书长的制约。种种制约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联合国命运的思考与争论,这种制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极霸权体系的构筑,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与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是当今最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加强联合国作用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恪守联合国完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的权威、加强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作用和致力于联合国决策的民主化等。  相似文献   

13.
“人道主义干预”是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形式,尽管具有全球化的客观背景与国际政治的现实原因,“人道主义干预”还是遭遇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困境。理论上的困境主要是伦理与法理上正义与合法性的缺失,实践上的困境却源于安理会干预机制的残缺这一先天因素,以及干预过程中的大国干预,这两点又决定了联合国在干预中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7月 17日在罗马召开的联合国外交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作了规定。但《罗马规约》的规定也产生了一系列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如《罗马规约》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冲突 ,与其他国际公约的冲突 ,以及《罗马公约》产生的安理会与非安理会的冲突等 ,只有解决好这些冲突 ,才能真正发挥国际刑事法院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贺炜 《理论界》2010,(5):186-187
冷战后,日本曾经突出其对联合国的"经济贡献",以此作为入常的理由。然而2005年以来,日本开始利用其担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一职的机会,通过"着眼新型安全威胁"、"推进人类安全概念"以及"解决传统安全问题"等方法,凸显日本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的实质性贡献,易于进一步为日本的入常正名。这种趋势区别于以往直接的争常手段,是一种间接的、凸显日本外交独特贡献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 2月 1 9日 ,联合国安理会以 1 3票赞成、 2票弃权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安理会在决议中要求塔利班毫不拖延地将沙特流亡分子本·拉登送交已对他起诉的国家 ,并立即停止向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及组织提供庇护和训练。安理会还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关闭塔利班在各国境内的所有办事处 ,禁止其高层领导人除参加和平谈判、履行人道主义和宗教使命外的所有国外旅行 ,禁止除出于人道主义目的外的所有航班进出阿富汗 ,并冻结塔利班在海外的所有资产。安理会表示 ,除非塔利班全面执行联合国 1 999年通过的 1 2…  相似文献   

17.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的大环境下,费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结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经验,可以为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上坚持了"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后存贷款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在一定的改革条件下,坚持审慎稳健原则,采取渐进式道路,选择有利时机,强化配套机制,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费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一定区别,在时机把握、渐进方式、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也都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发展的困境与联合国内的紧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努力争取实现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但怎样才能实现,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主要根源是北方工业化民主国家和南方的不发达国家对发展战略和计划持不同的观点。虽然斗争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但实质问题始终是南方国家要求重新分配,尽快实现经济方面的公正,这与北方自由民主秩序的政策和实践发生了冲突。冲突发生的地点是两个国际组织体系——全球性的联合国体系和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工业化民主国家体系。在联合国内部,联大是南方国家的活动中心,而布雷顿森林专门机构通常反映北方的观点。许多年来,大会关于经济发展的辩论一直在联合国占首要地位。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重心已转到安全理事会和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大会寻求使联合国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上来,要求秘书长模仿根据安理会指示起草的“和平议程”,准备一份“发展议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联合国多个成员国家对安理会近期活动的失望和怀疑。冷战结束后有一个短暂时期,人们对联合国缔造和平的作用怀有信心,但安理会现已陷入信任危机,其原因是它的若干决议的条款,以及它的维和行动得失互见。联合国要赢得信任,需要有最大可能的一致意见支持它的行动,特别是涉及动用武力的行动。但现在仍然缺乏这样的一致意见。联合国于1995年庆祝其诞生50周年,借此时机,正好对它近年来的行动作一评价,明确认识那些或有助于它取得成就、或使它的信用可能受到猜疑的种种情况。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以上各点,然后就两件事作出评价。其中之一是联合国介入萨尔瓦多;文章认为这是它最为成功的事例之一,无论是在调停阶段或在实施所达成协议的阶段均是成功的。而且,以武装干预而达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正是联合国近些年来的行动中最有争议之处。这一分析的目的在于突出并且比较使得这一个案中的行动大获成功,而在第二个案中导致猜疑和不信任的各个因素。以此分析为基础,作者建议联合国在本世纪渐近尾声之际,应当把自己的目标定得低一些,致力于发挥那些它既能起到、又具合法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家胤 《理论界》2014,(1):154-158
朝鲜的三次核试验一直以来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但是从国际法角度,朝鲜的核试验行为是否违反了国际法,一直以来在国际法学界备受争议。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法判例等国际法渊源进行探讨,很难确定朝鲜核试验的违法性。但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的核试验行为在《联合国宪章》第7章项下,为"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作出的决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因此,朝鲜有义务遵守安理会的决议,朝鲜的核试验行为是违反国际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