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人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圣叹评本《水浒》施耐庵“原序”相同,但多出“元施伯雨”的署名。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这意味着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笔者考证,这篇《水浒传自序》很可能源于金圣叹评本《水浒》,但相反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施耐庵是否“元施伯雨”,则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水浒传》“施耐庵的本”则有可能不是小说而是剧本。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施耐庵热,近20年学界对《水浒传》作者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大多数论著主要集中在兴化施耐庵与杭州施耐庵之争、罗贯中籍贯及与《水浒传》的关系两个问题上。文章在爬梳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近20年来《水浒传》作者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以文物史料论证《水浒》作者施耐庵为元末明初人,与抗元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同乡,为"泰州白驹场人"(白驹今属盐城大丰市),介绍施的生平和重要诗作,并附《施耐庵新传》。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起在对《水浒》作者施耐庵文物史料的争议中,歧议最大的是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以下简称《墓志》)。何心、戴不凡、刘世德等先生指《墓志》为伪作,并否  相似文献   

5.
《水浒》作者施耐庵是何方人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施氏家谱、墓志、民间传说、遗诗轶文、历史资料、地方史志等方面分析论证,《水浒》作者当为白驹施耐庵。  相似文献   

6.
施耐庵,这个与《水浒传》联系在一起的名字素为人们所关注.可是对他的认识历来极不一致.一是认为历史上确有一个"钱塘施耐庵",然其人具体事迹难详.这是从明代《水浒》开始流传以来传统的、多数人的看法.二是认为他是元末明初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兴化、大丰)人,有一些传记、墓志、家谱、传说等为佐证.此说始于一九二八年胡瑞亭的《施耐庵世籍考》,至一九五二年刘冬先生等调查、撰文后引起学术界的注目.最近又有所谓"新发现",显得颇为热闹.三是根本不承认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施耐庵.此说肇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邀请了冯其庸、李希凡、王蒙等著名红学家来校讲学,举办了“《红楼梦》活动周”。李希凡先生五十年前就曾提出《红楼梦》中有“初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王蒙先生著名的《红楼启示录》等论著也曾深入探讨《红楼梦》思想艺术的启示意义,而冯其庸先生也很重视对《红楼梦》思想的研究,他的近作《论〈红楼梦〉思想》也已产生强烈反响。共同的兴趣和不尽相同的观点,促使三位名家就如何评价《红楼梦》的思想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8.
试说罗贯中续《水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传》可分为两部分,前半为施耐庵原作,后半为罗贯中续作。纵观全书,前后部分之间存在不少矛盾之处,梁山好汉最可贵的反贪官、反豪强的精神到下半部完全改变,受招安更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而罗贯中的一贯思想是维护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将《水浒》后半部与罗贯中本人所作的《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相对照,也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这些都证明,《水浒》后半部确为罗贯中所续写。  相似文献   

9.
最近报刊盛传发现和重版了几百年前施耐庵的原著百廿回《古本水浒传》,此论张国光先生已在《北京晚报》提出批评,蒋祖钢同志又在该报发文辩解。但我认为这是徒劳的。 首先,在今天能见到的明清《水浒》版本史上,根本就不曾有过只署施耐庵一人之名的百二十回繁本《水浒》。从最早的明嘉靖年的著录开始,《水浒》的作者均是“施、  相似文献   

10.
“施耐庵之谜”的新答案曹晋杰,朱步楼近读张惠仁《水浒与施耐庵研究》,王同书《施耐庵之谜新解》,两书均对大丰县白驹镇和兴化县施家桥村发现之有关《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文物、史料进行了考证,作出了肯定性的结论。两书还对拙作《施耐庵新证》中关于王道生《耐庵墓志...  相似文献   

11.
民国间修撰之《兴化县续志》载录了元人王道生所撰之《施耐庵墓志》,该墓志提供了《水浒》作者施耐庵行状之确切证据。但是,因该墓志面世时间远离作者的时代,由此质疑之声不绝如缕。本文就反对者提议的"质疑"点一一辨析,借助语源和典章故实等佐证该墓志文本并无违背其他文献史料之处,反证《施耐庵墓志》之可信无疑。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施氏家族族谱以及墓志资料的分析,发现施耐庵和施让之间存在世系缺失,施彦端和施让之间传承清晰,施述元的生卒时间和施彦端基本吻合,结合古人名、字关系分析,得出施述元即施彦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1952年、1982年施耐庵身世调查成果是显而易见、厚重而丰硕的,然而由于不适当的行政干预,致使调查成果未能彰显。《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身世调研是纯学术问题,理应由学术界通过学术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自主解决,务必坚持实地认真调查,坚持实事求是考证,坚持全息思维、系统思考。当年参与调查的学者而今大都谢世,其成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本着对历史负责和前辈学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在其他地方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否证的情况下,现在是到了坚决采信施耐庵身世调研成果,可以认定兴化白驹场施耐庵《水浒》著作权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石昌渝先生<〈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一文提出的几个内证--宋、明土兵制度、银元作为货币流通使用的时间以及子母炮出现的年代等问题进行文献核查和考证,可以发现石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考证均存在史实错误,因而,根据这些"内证"推导得出的"<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演义》版本的题署,确定了罗贯中的著作权。他在元代生活了53年,称为"元人"是不错的。以现存没有嘉靖以前的版本,就断定《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后期是不合事理的。罗贯中协助施耐庵完成《水浒传》,又独立写出《三国志演义》;弱化乃至抹杀罗贯中与施耐庵关系的倾向,对中国小说史研究是非常危险的。罗贯中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大家,除了《水浒传》、《三国志演义》,《北宋三遂平妖传》四十回及《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两朝志传》等,也都是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作者研究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柏 《南都学坛》2000,20(5):29-32
关于《水浒传》作者有施耐庵说、施罗合作说、罗贯中说、山东罗贯中说、明中叶同名小说家说、罗著某续说、非罗非施说、陆续完成说。综合研究这八种说法 ,陆续完成说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17.
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类属和特点也比较多样。鲁迅说它属博物小说,才艺小说;胡适称它为妇女问题小说,女权小说,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精彩的科幻故事,包括科幻植物如人吃一颗饱一年的巨米,人吃了能蹿高的蹑空草,长效久饱干粮救荒豆末;包括科幻器物如人穿上能长时间潜水的皮衣皮裤,能连续高速开火的火绳枪—连珠枪,能载人载货飞行的飞车;包括科幻技术,如人能近地但不触地地行进,换心补肺的医术。文章从科学、文学、历史几方面对上述科幻故事进行了考察、解读、诠释、分析、评论,研究总结出:《镜花缘》也具科幻小说之属性和特点,是我国第一部也进行了科学幻想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8.
石介对《春秋》素有研治,撰有《春秋说》一书。考多种宋元《春秋》著述曾征引"石氏曰",而这些"石氏曰"即指石介之说,应该都是出自今已无从获睹的《春秋说》。就诸书所引,综加辑考,得《春秋说》佚文凡八十四条。这些佚文是研究石介其人其学以及宋初《春秋》学发展演变的宝贵材料。从佚文来看,《春秋说》原书体例大概是先条列所要阐释的经文,再次以解说,形同札记。石介与孙复一样皆不专主一家,对三传及诸家注说皆有取有弃。在褒贬问题上,石介贬多褒少,亦与孙复近似。在具体经说上,《春秋说》佚文与孙复说相同和互补者占据绝大多数,足见二人《春秋》学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不过,石介仍然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并非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9.
乾嘉学者冯应榴撰有《苏文忠公诗合注》,该书针对从宋代到清代的苏诗旧注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考订。首先是删除了冗注、合理地移动了部分注文的顺序、补充了旧注的阙文,并核对原书,订正了引文的错误。其次,冯应榴在查慎行《苏诗补注》的的基础上,依靠宋代至明清的各类文献,进行了辑佚和辨伪工作。此外,冯应榴还对前代的苏轼年谱作了考证,纠正了其中关于苏轼的事迹、苏诗的编年、宋代的时事的错误。因而,《苏诗合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作为中国白话新诗的鼻祖,胡适翻译的白话新诗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胡适翻译的《哀希腊》,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从而显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