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现行立法中尚无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高层次法律,只有一些行政规章,而且这些规章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文章认为应废除有关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低层次立法,在《商业银行法》中用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并从法律适用标准、披露内容、披露程序、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从法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而从法理学的角度,将商业信息披露制度这个金融专业性强的论题有机地纳入法理学的分析框架,将该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融入法理学的分析和探讨更是鲜见。本文从社会正义理论、附随义务、知情权、法律价值这几个角度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理基础进行了分析,寻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本质和价值取向;并从法理上为构建我国完善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现状后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信息披露单一、信息披露不规范三方面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审计问责是“后审计风暴”时期的一种制度期待。现行审计制度无法彻底解决审计问责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而问责立法将可能很好地清除审计问责的主要障碍。问责立法是可行的;问责法律作为一个体系,涉及到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权力、问责管辖、问责程序和问责信息披露等一系列事项。问责法律的有效实施还必须依靠行政规章的完善和道义约束的强化,三者联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绩效评估和环保核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制度,是绿色证券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基石。海外发达国家在环境信息披露立法,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模式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有很多经验和做法不仅值得借鉴,而且对于构建我国绿色证券环境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设计缺陷,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不利于银行金融机构商业化、市场化。在分析信息披露机制设计及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基本原理,分析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构造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的协调机制,逐步达成信息披露博弈的纳什均衡,确保信息披露制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背景下,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管理和引导预期尤为关键,这使得探索中央银行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同样成为辨析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2008—2020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季度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中央银行信息披露指数,并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披露越充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越大;特别地,正向信号越明显,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正向影响也越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中央银行信息披露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避险动机,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资本充足率较低、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弱的商业银行中,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更大。因此,中央银行在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同时,也要打好信息披露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以达到最优的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因信息披露引发的争议尤为突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的现实样态,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源于制度供给的短缺。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在基本原则、实体性的披露要求、程序性的披露规定等方面存在不足,应坚持有效披露原则,尝试分类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明确性、持续性,创新披露方式和进行投资者教育来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严重,自愿性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以2009~2010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熵权系数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测度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发现,预测类信息对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最大,2009年商业银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于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自愿性披露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规范公司并购的基本法律有《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其后颁布实施的《收购办法》和《信息披露办法》。我国公司并购立法存在三个方面不足:法律制度的设置过于简单笼统,涉及面较窄,缺乏可操作性;某些规定不尽合理,不切实际;立法存在空白点与漏洞。由于立法的不缜密,法律的价值目标出现偏离。公司并购立法应有的价值理念为:公平理念、效率理念;公平促进效率,效率体现公平。我国公司并购立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完善公司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完善公司并购中债权人保护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民事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本文论述了我国关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 ,并指出现行立法的不足 ,从立法模式到具体法律规定 ,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10至2012年的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披露内容缺乏规范性与统一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银行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在高市场化地区比低市场化地区更显著。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呈现负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负相关性在低市场化地区比高市场化地区更显著。另外,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短期借款的影响呈现负相关关系,但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突发公共事件多发频发,保障公众知情权对增进政民互信、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法律法规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存在着疏漏和模糊,实践中容易遇到操作层面的困难。在已有研究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聚焦盐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采取的信息公开措施,分析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在立法主体、内容、程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明确信息分级公开权限,列举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批程序、公开时间、形式,进行绩效考核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市场约束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市场约束的运行机理。指出建立有效市场约束机制对促使国有商业银行谨慎经营决策、注重风险的防范及化解、保持金融秩序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市场约束的运行机理论述了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市场约束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难,提出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约束机制,应树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理念、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市场化的主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有限的安全网、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市场现有自愿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规制目标间存在差异,监管不足,诱发了市场一系列的问题。考察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法律关系、分析产品运作模式、市场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实际信息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应当建立以"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信息披露模式,强调运用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统一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标准与内容。  相似文献   

16.
政策性银行立法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政策性银行自身规律,要着眼未来,制定一部体现创新思维和经济法、部门法属性的政策性银行保护法和监管法。实现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组织和行为,保护政策性银行,加强政策性银行的监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我国政策性银行法的立法应该坚持政策性、盈利性和适度竞争性三个核心原则;采取多行一法而不是一行一法,即制定统一的一部政策性银行法。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性银行发展实践落后,河北省可以发挥省情和区位优势,建设政策性银行实践和试验基地,为政策性银行立法提供实践基础和素材。  相似文献   

17.
金融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这必将对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立法产生深远影响。只有确立混业经营体制 ,才能为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的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运作 ,以实现资本经营和低成本扩张创造条件。为此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已成当务之急 ,应尽快修改有关法律以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试析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知情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时代的消费者知情权在传统基础上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并且容易受到侵害。国外立法通过强化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措施较为单一。构建我国在因特网时代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体系应体现因特网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经济性裁员不仅是劳动者个体的梦魇,而且严重冲击劳动力市场,构成经济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重点。欧盟集体性裁员立法经过近30年的发展,较为成熟,可作为我国经济性裁员立法的借鉴。我国相关修法,应解决经济性裁员界定的瑕疵并予以精细化,强化经济性裁员中用人单位的信息披露义务,以促进劳资双方就相关事宜的协商,政府干预应以违规稽查为主,避免事前许可方式的过度干预。从整体上借鉴欧盟程序立法的特色,以弥补我国经济性裁员立法偏重实体规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