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演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业投资主体包括农户、企业、农村集体和政府,农业投资主体已经呈多元化趋势,农业投资主体结构也随着社会变革和农业发展而不断演化。同时,目前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还存在着政府和企业等投资主体农业投资比重低,各农业投资主体功能弱化,投资范围不清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优化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廓清农业投资主体投资的合理边界,从而有利于增加农业投资总额,提高农业投资效率,促进中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扩大农村内需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投资的法治保障显得越来越重要。应从健全农业投资的法律体系、明确农业投资主体的法律地位、依法确保农业投资的持续增长、依法明确农业投资主体的职责分工、加强农业投资的执法监督和借鉴WTO《农业协议》规则经验等方面探索我国农业投资的法治保障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辽宁农业投资评价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投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五"期间辽宁农业投资的状况是农业投资绝对量增加,但投资总量相对短缺的局面没有改变;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农业投资效益不高;农业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但各投资主体之间的投资关系尚不协调。为此,辽宁农业应采取利用外资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投资结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发展,还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都离不开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当前我国农业投资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如主体职责不清、管理缺乏效率和风险缺乏防范等问题。通过完善农业投资主体法律制度、管理法律制度、监督制度、责任制度以及纠纷解决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和保障农业投资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强化政府农业投资职能的探讨□张开华投资职能,就是投资的目的和作用。政府农业投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明确和强化政府投资主体的投资职能,对于制定农村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指导和服务于具体的投资活动,加快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现状难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主要表现在财政农业投资水平较低和结构不合理、财政农业投资与WTO要求接轨尚需时日、现有激励约束制度安排难以规范地方政府的农业投资行为和对其他投资主体诱导不足等。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是建立财政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与科学决策机制 ,采取建立、健全政府财政农业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运用中央政府财政农业投资改变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投资的激励与约束结构和净收益核算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韩东林 《南都学坛》2007,27(1):107-110
政府成为农业投资主体,对农业进行投资,对中国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基本理论考察,在理论上界定政府农业投资行为,揭示其主要特征,探寻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必然性,主要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舒尔茨农业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和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政府农业投资行为创造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想发展农业,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农业基础设施与其它基础设施相比,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特征,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以不同投资主体的行为特点为基础,采取加大政府预算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投资、有效动员商业金融及农户的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优化农民投资行为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农村 ,农民已成为农业投资的重要主体之一。但从 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农民对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为此 ,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农民投资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优化农民投资行为 ,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殊性,构建了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化指数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法对市场化指数模型各指标值进行科学赋值,最后依据市场化指数值的大小,对八大类农业物质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主体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产品仓储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三大类建设项目;市场化程度一般的项目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农村信息服务和农村道路等三大类建设项目;市场化程度低的项目包括农村电力和大江大河治理二大类建设项目。由此提出如下结论:企业、农户等私人部门应是市场化程度较高项目的投资主体;政府应该是市场化程度一般的项目的主要投资主体应,同时私人部门也可参与投资;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项目,投资主体应是政府。  相似文献   

11.
:2 0世纪 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早在 80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 ,形成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到 90年代 ,国际投资已经呈现向中部转移的趋势 ,而且 ,国际直接投资在进出口影响和投资等方面 ,已经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经过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乡为主体转到以县为主体。政策的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经费不足、投入主体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投入主体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投入主体的重心,加大投入量;扩大投入主体的范围,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着重对流动因素(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和资本因素中的外出务工收入(打工收入)对农民食品消费倾向、耐用品消费倾向、人力资本投资倾向以及社会交往投资倾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对食品消费倾向有显著的负效应,对耐用品消费倾向、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社会交往投资倾向的影响不显著;外出务工收入对耐用品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贡献在所有收入变量对耐用品消费的贡献中比重最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倾向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对食品消费倾向、社会交往投资倾向的影响不显著;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和外出务工收入对不同类型的农民消费倾向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冯蕾音 《东方论坛》2011,(4):112-116
过去30年间,德国在华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其规模、方式与主体、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及技术水平等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德国在华投资呈现出依然看重成本优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将进入整合阶段等特点。了解和掌握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的这些情况,将对更加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自 2 0世纪 90年代起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 ,主要表现为五大特点 :投资期集中在企业的扩展期和成熟期 ;投资企业的类型集中在工业工程、电子通讯和制药等行业 ;投资区域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 ;投资方式采取了分散投资和组合投资的方式 ;在功能上对推动中国风险投资发展起了示范和启动作用。国外风险投资机构非常看好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 ,通过与中国风险投资商合作进行投资是未来国外风险投资在中国投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家庭对儿童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影响儿童未来的人力资本质量。受经济能力、效用偏好、文化水平及社会环境等变量影响,西部农村家庭对儿童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只有家庭、政府及社会的多维协作,才能逐步改善西部农村家庭对儿童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提升西部农村家庭对儿童的人力资本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资源不足、政治权利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严重贫困,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所以,加大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入,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但由于投资主体的成本收益不同,使得投资个人和地方政府投资乏力。所以,在前两种投资主体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社会效率,中央政府应成为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8.
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 :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条成功之路 ,为了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 ,适应全球化竞争 ,我国也应该发展风险事业 ,然而 ,我国现行的税制却不利于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对我国现行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中国房地产投资和非房地产投资的产出弹性并描述其变化趋势。实证结论表明:1999-2010年间,中国房地产投资的产出弹性远低于非房地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且两者均呈非线性变化,意味着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伴随生产效率的不断下降;房地产投资产出弹性在2008年出现历史性拐点,反映出中国政府自2006年末以后实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深化调控措施已经并在继续发挥其积极效应。因此,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市场还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行政调控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弥补市场的失效和不足;但与此同时,政府必须注意合理控制中国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和增速,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域优势及其绩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数的迅速增长,对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出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推动了外资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明显上升。外商技术开发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在上海、广东、江苏的技术开发投入资金要占全国的64%—80%之间。显然,外资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相对集中将会迅速增强这三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结构的快速升级,同时使这三个地区成为向中国其他地区进行技术扩散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