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十九世纪中期,近代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形成了近代亚洲第一次革命高潮。与此同时,1848年民族民主革命的烈火也燃遍了整个欧洲大陆。“这次革命到处都是由工人阶级干的:构筑街垒和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4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东方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同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彼此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2.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距今已有六十周年了,在六十年前中国人民爆发了一次規模极为宏伟的反帝斗爭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二次革命斗爭高潮。这个运动曾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兇恶气焰,阻止了帝国主义进一步瓜分中国阴謀的实现,“他們的英勇斗爭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关于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解放以来虽发表了一些論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进一步的要求来说,义和团运动史尚有許多問題未被历史工作者作深入的探討,例如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发生、发展的?义和团的組織及其源流演变如何?义和团的政治要求是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鉴于东方国家在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不要忘记东方"的话语,鉴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对周边资产阶级国家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光明来自东方"的话语.他根据当时东方一些国家政治生活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苏雏埃东方"和"殖民地东方"的概念.他还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性质,提出了"东方帝国主义"的概念和必须反对东方帝国主义的思想.他将中国革命与土耳其的革命作对比,认为中国"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一定会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4.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严重的灭难下,以传统的革命精神,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革命群众运动。1900年春夏之交,义和团的力量势如迅雷暴雨地发展起来。不久就控制了整个京津一带,使清王朝完全失去了镇压义和团的能力。但是,正当中国人民反帝运动日益高涨,准备对帝国主义侵略罪行进行正义审判  相似文献   

5.
2 0世纪初 ,列宁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驳斥帝国主义者的歪理邪说 ,声援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辛亥革命以后 ,列宁高度评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认为他们是战斗的、彻底的民主派的资产阶级 ,不愧为 18世纪末法国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革命家的同志 ,他们的纲领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列宁充分肯定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认为它已融入世界革命的潮流 ,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谈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朝鲜爱国者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朝鲜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在反对国内的封建统治和外来武装侵略的斗争中,尤其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祖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与中国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列宁说过:“一切民族压迫势必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列宁全集》23卷55页)。一九一○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之后,朝鲜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之士,前仆后继,不仅掀起了抗日武装斗争,同时还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大风暴.包括沙俄在内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联军血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整个西方资产阶级及其舆论工具歇斯底里的狂呼胜利,再一次制造了所谓“黄祸论”.就在这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俄历十二月十一日),列宁在亲手创办的《火星报》第一期上,发表了不朽的《中国的战争》.这是列宁关于中国和中国革命问题所写的第一篇文章. 十九世纪末年,资本主义各国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疯狂地掀起瓜分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在这次革命运动中,英雄的义和团儿女们,在不同的形势下始终高举“灭洋人(反对帝国主义),杀赃官(打击封建势力)”的战斗旗帜,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和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武装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媚外卖国的清朝封建买办  相似文献   

9.
一辛亥革命是在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新高潮中爆发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为转嫁经济危机,争夺霸权,对中国进行疯狂侵略,造成中国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怒反抗。一九○○年,义和团的农民英雄们以“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毛主席:《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高举反帝、反封、反孔的革命大旗,用革命暴力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阴谋瓜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很快成为东方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逐渐取代欧洲帝国主义而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1927年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灭亡中国而称霸亚洲和世界的方针。(《田中奏折》)这个扩张计划,为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程所证明。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一部系统阐发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一本非常及时的书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和激化。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群众生活痛苦不堪,满怀愤慨,迫使他们奋起反对垄断资本统治和帝国主义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形势,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迅速发展。革命高潮的到来,把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问题提上了日程。然而,正是在国家与革命这个重要问题上,自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主席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种族歧視、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視的斗爭的声明,是当代世界革命的重要文件。我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这个伟大号召,坚决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斗爭,坚决支持全世界所有地方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斗爭。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部光辉著作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列宁在这一部光辉著作中所阐述的一系列原理,是我们今天剖析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锐利武器。 (一)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和列宁的号召之下发动起来的,它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伟大的轉折点。在此以前,中国革命总是斗爭、失败,再斗爭、再失敗;但在“五四”以后,中国革命从失败的道路轉向胜利的道路。四十年来中国革命已經完成了兩种过渡,即从旧民主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不仅如此,中国革命已进入建設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災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四十年間能有这样的跃进,应当說,这是五四运动开始的。在五四运动中,上海人民的英勇斗爭,曾經写下了輝煌的光榮歷史,特别是在六三以  相似文献   

15.
反帝爱国的义和团革命运动,过去六十年了。今天来纪念它,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义和团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之下,中国人民直接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革命救亡运动。这次运动是继承平英团、太平天国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同时又是积极支援和配合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抵抗运动方面来看,是中国人民第一个举起了武装反侵略斗争的义旗。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一,是亚洲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的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于打击日本侵略势力,延缓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对于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支持苏联的抗德战争,支持英美的对日作战,以及对于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方面,都起了不容贬低和抹煞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曾指出“在金融资本时代,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是交错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两种垄断都不过是最大的垄断者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个别环节而巳”。在《国家与革命》初版序言中,列宁又指出:“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国内经济生活及国际经济关系,都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国际化及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有了空前发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用了毕生的精力,从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事业,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曲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够,在革命过程中,始终也没有放弃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从而导致了  相似文献   

19.
自从今年四月初美国亚拉巴馬州伯明翰市的黑人发出抗議种族歧视的憤怒呼声以来,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視斗争范围之广和規模之大,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这是一坊爭取自由和平等权利,爭取黑人解放的伟大革命斗爭。八月八日,毛主席发表了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种族歧視、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  相似文献   

20.
(一)荷蘭殖民者侵略澎湖和东南沿海十七世紀上半叶,是荷蘭称垻东方殖民地的时代。由于在鎮压尼德蘭民族独立和东方人民起义的战爭中耗尽了自己的資源和力量,西、葡兩國在东方的殖民地独占已不能繼續下去了。法國正为其內部的斗爭所削弱,德國則由于三十年战爭而陷于破產和分裂,英國國內革命的危机日益成熟,只有新兴的、“十七世紀的資本主义的典型國”(馬克思語)的荷蘭,得以因緣时会,从西、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