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传统,它通常作为文艺作品的载体,迅速、真实、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因而独具新闻性和文艺性的“双栖”职能。新闻与文艺结合产生出的副刊,有其特殊的个性,从美学的角度看,副刊的审美价值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  相似文献   

2.
新闻性是报纸副刊的独特性之一 ;副刊的新闻性 ,是与其文艺性联在一起的。而这种文艺性又离不开知识性和趣味性 ,趣味性、综合性也是报纸副刊所独有的特征 ,是不同于其它文学期刊的方面所在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提高副刊版面的新闻性是高校校报副刊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新闻性与文艺性的有机结合是办好校报副刊的关键;校报编辑对副刊应从内容和版式两个方面进行策划,增强副刊版面的新闻性,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副刊文风关系到报纸的读者量问题。“群众性、战斗性、文艺性、新闻性、知识性”的传统副刊文风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乃至今天,也还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仅仅固守传统的文风是不够的。社会在发展,文风需要改革,这种改革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化、升华,做到生动、大方、鲜活,尤其要讲真、讲善、讲美,既讲究新闻、文艺、知识的结合,又讲究软、硬、长短、阔窄的尺度,以实现传统与创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消闲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最初见诸于报端的副刊性质的文字,完全是提供给作者或读者消闲、解闷的。中国第一张文艺副刊《消闲报》,立足于当时文化市场的需求,明确提出了“遣愁、解闷、醒睡、除烦”的办刊宗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消闲性的文艺副刊遭到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报纸文艺副刊既注重消闲性,又不失去文化品位,是一种很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始终困扰着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校报副刊作为校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文艺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展现着兼具学术气息和青春朝气的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校报文艺副刊不应当是其他几个新闻版面的机械延伸,而应当立足校园文化,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要抓住营建校报网络电子版的契机,协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台湾解禁后,报纸文艺副刊为因应台湾社会变迁,在编辑形态上对"大众文化"有远比既往更多的注意。"轻薄短小"成为20世纪90年代文艺副刊的主流,偏重轻松逗趣的生活主题以迎合读者。这种读者导向的文艺副刊,台湾学者称之为"大众副刊"。解禁初期台湾社会环境因素与文艺副刊之间的关联互动表现为:政治松绑降低文艺副刊传播影响力;文艺副刊运作市场化,经济衰退使文艺副刊直面"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文艺副刊成为消费社会下的大众文化商品;传播技术手段的升级改变文艺副刊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纸的文艺副刊长期以来都是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出现的,“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是中国报纸副刊百年发展中所逐步确立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却也日渐式微,甚至开始走向衰亡。在新的传媒时代,报纸文艺副刊这棵老树想要重发新芽,焕发生机,就应当寻找新的生存阵地与多样变通方式,而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给报纸文艺副刊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杂文创作谈     
一、杂文的属性 什么是杂文?近年来对杂文的含义、特征及其应有的属性的探讨文章屡见不鲜。但众说纷纭,各执一说。既有历史上广义的“编年杂类文体”说,又有引证界定的“社会论文”说、“小品文体”说、“散文分支”说、“议论性散文”说、“文艺性论文”说等等。须知,对任何一种文体的界定,事先得弄清它的基本属性及其个性特征,然后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1.杂文的新闻性 大家知道杂文的园地主要是各种报纸兼及部分文学期刊、理论刊物。几乎所有报纸副刊和其它一些版面都开辟有杂文栏目。言论是报纸的眼睛。而杂文又是眼仁:锐敏而光彩夺人。报纸何以如此偏爱杂文?因为杂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广义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新闻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在新闻与文艺之间存在着一个使人无法回避的特殊现象:报刊上有新闻小说、新闻散文、新闻漫画,新闻艺术照片……广播里有新闻说唱、录音特写……这些东西象新闻又象文艺,把它们归属新闻么,又觉得文艺性太明显,把它们归之于文艺么.其新闻性之强、新闻价值之高又怎能否定?许多专家或从新闻或从文艺的角度对这种特殊现象作  相似文献   

11.
百年来 ,各个历史时期的传统副刊大都以文艺性作品为主 ,整个新文学史的发展就离不开副刊。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 ,受众对精神生产需求增多 ,报业市场竞争加剧 ,报纸的副刊也有了很大变化 ,除一部分如人民日报的《大地》、文汇报的《笔会》等依然保持着文学副刊的传统外 ,更多的报纸副刊则向“杂志化”、“周末化”、“报纸化”方向发展 ,形成所谓的“大副刊”“潮流”。按照《辞海》解释 ,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作品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 ,区别于作为报纸主要内容的新闻版 (正版 )。因而 ,都市报的副刊总…  相似文献   

12.
相对独立性是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基本属性。就其形式而言,它有着稳定的版面和固定的出版日期,有自身独特的文体选择,有着自身稳定的撰稿人队伍和读者群体;就其编辑形态而言,主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决定文艺副刊的特色,诸如制定编辑工作方针和宗旨、编排栏目、组织稿源和发排稿件。在一般的情况下,它不会受到报纸倾向的制约。民国时期报纸的文艺副刊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现象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3.
报纸文艺副刊的版面审美特征及其艺术美价值●王丽萍王历生文艺副刊是新闻报纸的一种特殊版面。它既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新闻版有所区别。它的办刊主旨是采用同其它各版不同的方式,围绕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学院派文化特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有学术气象、文化意味、学院气息是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出版过程中,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执掌、大学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就了它们的学院派文化特色。对学术活动的关注和对学术思想的启蒙则体现了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对学术繁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报开辟"大副刊",将新闻性内容纳入副刊版面,强调新闻性与常态性并举,这是"大副刊"办报思路的首要特色;而强化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大副刊"办报思路的基本原则;艺术性形式方面则力求在"通俗"与"高雅"中做文章,确定版面的风格特征和品位,这是"大副刊"最基本的特性.寻求积极健康的宣传教育内容与新颖完美的宣传教育形式、教育艺术的最佳结合点,是校报"办报育人"的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转型、受众心理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间白热化竞争,报纸副刊在不断探索中,已逐步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文艺副刊,发展为内涵和外延都更丰富的"大副刊"。"五四"时期新闻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副刊的革新。这一时期我国报纸副刊突破其文化休闲性质而成为宣传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的阵地。少数民族报纸副刊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优良传统和办刊精神,发挥了大众文化论坛和进步文化运动组织者的功能。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报纸副刊更加突出其政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性,在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共创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艺副刊是突显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文艺创作的园地。本文对高校校报文艺副刊的功能、内容、形式、特色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校校报副刊办刊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校校报副刊舆论引导能力,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总结近年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报副刊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从贴近实际原则、增强新闻性、坚持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高校校报利用副刊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建国30年的文艺批判事件的极端化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这种极端化现象生成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原因。现代性政治与文化方案之间的对抗和基于家庭伦理本位文化传统与个体之间的对抗是造成文艺批判极端化发展的两大原因。这种政治性的解读为人们理智审视文艺领域的社会事件和促进文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降,在传统报纸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传播的基础上,网络博客成为文学媒介传播的一种社会时尚,催生了新型的文学伦理,尤其是在地震面前,诗人与诗歌借助网络博客重新铁肩担道义,扭转了大众消费时代日益沦丧的精神滑坡现象。同时,专业性诗歌刊物和报纸文艺副刊的电子化、扩版化也加速了诗歌的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