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瞿建权 《理论界》2008,(6):112-113
在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指引下,科学技术被马尔库塞他们看作意识形态,但哈贝马斯却对马尔库塞提出异议。分歧的根源在于他们对韦伯技术理性的不同态度,哈贝马斯肯定了韦伯的观点,也就走上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改良道路。同时,这一分歧也反映了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终结。  相似文献   

2.
唐晓燕 《理论界》2011,(11):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澄清意识形态理解分歧、辨明意识形态实质、成功实践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指针。转型期的特殊情境对主流意识形态重塑批判与建构功能、合法化功能、整合功能提出了强烈诉求。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在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形式,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网络,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宣教方式,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颠倒性、神秘性和伪批判性,形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长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灵魂、依据;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科学性源于其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方法;从源头上理清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科学性,揭示其当代价值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姜华 《北方论丛》2010,(1):129-132
意识形态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主题,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与关注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围绕对文化的关注,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对文化的关注有不同的侧重,因此,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视角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其意识形态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早期争夺文化领导权,到法兰克福学派以文化批判为中心建立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再到阿尔都塞把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来分析的理论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无意识的信念、一种与权力相联系的话语系统、一种具有价值意向的现实实践。他在考察文本内部要素及其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展现文本与意识形态内涵的复杂性和生成的动态性;在审美意识形态批判维度中,昭示审美意识形态的身体感性维度及其社会历史语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提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宗旨即人类的解放。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认知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开展的多方面的批判中,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从法兰克福学派传统走出来的哈贝马斯,在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表现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他的至深影响,又展示了他与老式批判理论的不同.此种不同表现在哈贝马斯完成了从意识形态批判向语言批判的转向,说明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的疏离.就批判现实而言,哈贝马斯批判角度的转换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激进的批判立场,而导向建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维度--语言的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7.
物化、总体性与阶级意识 --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归结为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物化与物化意识问题;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总体性批判与主体问题;意识形态理论的纲领性结论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问题.可见,物化和物化意识是卢卡奇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研究的出发点;而总体性批判和主体重建问题则是其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最后,对阶级意识和意识革命的强调则是卢卡奇为其意识形态理论所设计的结论性纲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一个丰富的体系,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虽然没有能够对意识形态现象的各个方面做出详细的论述,但却也已在总体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等不同领域作了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推动和深化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形成了总体性视角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它有指称"虚假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双重内涵.早期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虚假意识"的内涵,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完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认识论转向;而阿尔都塞、齐泽克与詹明信则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的内涵,着力于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完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论转向.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应该是科学性、存在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程度不同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缺乏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把握和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系统研究,因而他们无法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意识形态概念经历了从贬义到中性含义的演变,这也推动着意识形态观的视角生发从批判到建设的变化。这是时代和实践推动的结果,也是理论自身内在发展逻辑所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嬗变史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在于:必须将理论置于现实之中,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现实逻辑;必须通过借鉴与批判把握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理论逻辑;必须通过自觉与灌输并进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简论佛教的因果报应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果报应说是佛教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东汉以来就对我国社会和思想界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思想界不断地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的质疑、辩论、批评、应答的过程中,因果报应理论事实上经历了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因果报应论也逐渐地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原则阐明了真理性的知识来源于“天赋观念”。笛卡尔的分析确立了理论的基本原则。但是,他的天赋观念论闪烁的“理性之光”不仅没有事实性的发挥,反而被改造成了为神学服务的理论。随后的洛克、伽桑狄、伏尔泰等哲学家对天赋观念论进行了针对性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否卓有成效?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看待哲学家们对夫赋观念论的批判?本文将试图就此给出一定的阐述和澄清。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五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何种、谁的中国化的深层挑战。如何处理理论—文本与实践—问题、化中国与中国化、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批判理论、政治—宣传形态与思想—学术形态、职业谋划与解放使命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思想的历史就是历史的思想,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它关照着所处自己时代人的“生存境遇”。马克思对现实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不像以往哲学家那种由哲学到哲学的独白式的复调,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问题即对市民社会的关注为解决问题的钥匙。鉴于此,以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为问题的切入点,来论析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所实现的双重变奏即由“哲学的批判”到“社会的建构”这一思想理路,并创建自己的唯物史观,同时也凸显出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吸纳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益、合理的成分,从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冲击,我们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践指导作用,敢于迎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之根本所在,社会思想动态才能不断获得正能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彰显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赢得最广大人民根本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雄 《学术探索》2009,(3):116-123
对反本质主义的批判进行必要的再批判,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根本弊端,并不在于反本质主义者所简单归结的同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模式,而在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中国文学理论也应该有所建构,不应走向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极端解构,而是应通过个人写作模式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建构,并有利于走出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从而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7.
杨晶  段虹 《北方论丛》2015,(6):118-121
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理论为主要特色,以启蒙精神为靶子,立足于人的生存本性,以独有的视角,对现代化以来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尤其是对科技异化与科技理性的弊端的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对当代工业革命开始的现代化运动一种批判性、反省性的认识,是人类新一轮对自己生存条件的反思与批判。为我们深刻地反思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凸显的各种弊端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我们审视当前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北方论丛》2010,(2):139-14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他们的批判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大众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心理机制批判相比,技术理性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维度。卢卡奇、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和哈贝马斯等人都在技术理性批判方面有独到的贡献,研究他们的理论,对于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诸种批判理论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狱制有多方面的影响。儒家人性论和中庸思想孕育了我国古代狱制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引仁、礼入狱形成了我国古代特有的狱制管理制度。儒家思想还渗透到监狱建筑的型式当中,对狱吏的选拔和培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合理性问题是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梳理韦伯与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诉求,从合理性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整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困境"的韦伯到"整合"的哈贝马斯使现代性问题成为社会理论批判的关键问题,这首先来自于合理性理论的发展:从工具合理性到交往合理性.现代化理论也随之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