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但至今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并不比欧洲晚 ,但始终未能发展到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经济结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及“重本抑末”的传统思想所形成的强固制约因素 ,再加上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就使之难以突破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前,欧美主要国家已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但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虽然,从明朝中期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在封建生产关系束缚下,发展十分缓慢。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之我见倪...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封建社会后期在封建经济关系的缝隙中稀疏萌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生过程中的最初形态。许多理论工作者认为:在明清时期,我国东南沿海某些工商业较发达的城镇出现过“机户”与“机工”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式的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对于在  相似文献   

4.
封建社会内,棉纺织手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主要部门。明末清初时期,苏松地区的棉纺织手工业生产在全国占居着重要地位,号称:“衣被天下”。在棉纺织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否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至今众说纷纭。对于这一课题的探讨,不仅对弄清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等问题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加深认识我国的国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历史资料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论述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问题时,就很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大约经  相似文献   

6.
“贵义贱禾旷,“重本抑末”、“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或者说是三大支柱。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二千多年来一直居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历来被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家视为圭臬,奉为金科玉律,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在封建社会初期,“三大教条”有其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到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三大教条犹如三座大山似的压抑和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我国封建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微弱,三大教条对社会经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弄清古代思想家对“三大教条”的批判和斗争,以及这种批判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这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扫清封建思想障碍,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本工商末”思想,是支配着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的传统思想。科学地分析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影响,不仅是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线索之一,也是研究中国经济史,特别是有关中国封建经济的特质、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必须涉及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历史发展到16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已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芽。与此相应,在意识形态领域也蓬勃滋生出与封建正统思想相左的“异己”力量。李贽对传统义利观,重本抑末和节俭为主论等经济思想的否定,对私有制和工商业的辩护,以及富国强兵的主张,正是代表了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而兴起的市民阶层的利益和呼声。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年春,我在《历史研究》第二期发表拙作《关于中国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文。基本论点是:根据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的全面考察,确认农业中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即使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虽然手工业中开始有资本主义萌芽了,但农业中也还是没有达到有资本主义萌芽的程度。就在那篇拙文准备发表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清代商品经济不甚发展的假说,经常成为人们各种立论的出发点。以此理论假说构建起的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问题的传统研究,不仅产生出严重的理论错位,而且有悖于历史事实。它致使许多人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列强入侵与中国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普遍地以所谓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对立作为分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基本标志,而忽略了对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本质要素的分析。于是,凡见“商品”、“资本”或“雇佣”等字样,立即冠以“资本主义”之称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及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解放以来,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很好的现象.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史学界才会出现这种空前未有的活跃,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这些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和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肃清了一些反动学者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所造成的混乱.这些人为了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编造秦汉以后我国已进入所谓“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等谎言,借以阻止五四运动以后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  相似文献   

12.
自主意识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所注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它也是李贽思想的精髓之所在,李贽赋予了这一问题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新色彩、新内容。本文试予略论,以求正于学术界。明代晚期是被黄宗羲称之为“天崩地解”的特殊历史时期。当时,封建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己经完全烂熟,进入它的衰败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尽管受到封建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东西方在封建社会内部都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最后跨进近代工业文明;而中国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却淹没在小农经济的汪洋中。商业资本在东西方的不同命运,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结果的原因,在于其经济、政治(主要是王权)、区域性国际环境,以及东西方在对待海盗商人上的不同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生产方式内部孕育萌芽,而后又通过瓦解封建生产方式而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所谓资本主义要素的解放,其基本的条件有二:一是,要有大批的失去生产资料但人身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从十五、六世纪以后,在一些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情况有出可查,也是人们所公认的。然而当时已经出现的极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后来受到明朝政府的摧残和清初社会经济破坏的影响,却一度趋于萎缩,到十八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才又向前发展。但是尽管如此,直至鸦片战争前夕,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仍未迅速发展起来,远未达到手工工场阶段,距大机器工业时期更有遥远的路程。而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西欧各国的工场手工业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此缓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论明清苏州丝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盛,引起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农产品中商品化部分的增加,苏州城市手工业的生产,逐渐从以使用价值为出发点的生产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转化。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传统丝织手工业发生了变化,其中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最具典型意义的手工业行业。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丝织手工业进行典型地剖析,不仅是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经济体斛的改革也有着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般说来,多数同志已认为在明代中期,即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但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萌芽时的“自由劳动”。自自劳动,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这是二重意义上的自由。当作自由的人,他要能把本人的劳动力,当作本人所有的商品来  相似文献   

18.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形成民族的条件,都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备的。在西欧,民族一般是在资本主义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列宁说:“民族是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时代”,我们体会既包括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成长时期,又包括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法兰西与英吉利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已形成民族,但尼德兰地区民族形成则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尼德兰是西欧经济最发达、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并且在历史上最早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本文拟就这个地区民族形成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明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虽然还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但随着发达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加强,明代广西社会经济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发展。农业明代广西农业的发展是从多方面反映出来的。首先表现在农田水利发展上。明代广西各  相似文献   

20.
十八世纪初,持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最后阶段。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接连不断。随着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展,一些商业中心城市苏州、广州、景德镇等地的手工业工人和小商人的罢工罢市,反封建的斗争不断发生。十八世纪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写的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路:“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已尽上来了”。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