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工先生关于《清夜钟》作者为陆云龙的判断存在多处疏漏,确凿的四条证据证明陆云龙并非《清夜钟》作者,从《型世言》、《清夜钟》、《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三书中共同存在的吴语方言,只能推测出他是江浙文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光辉巨著,鲁迅先生对《红楼梦》曾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是我们研究这部古典名作时极有价值的启示。本文就学习鲁迅的有关论述,择要谈几点认识。《红楼梦》是人情小说《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自该书问世以来,就众说纷纭,争论不休。鲁迅先生是一目了然,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明确地把《红楼梦》作为“清代人情小说”(下引见此书者不再注明)的代表作。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谈到清小说四派中的人情派时,也指出:“此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作代表。”什么是人情小说呢?鲁迅在介绍明代的“人情”小说时解释说:“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达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  相似文献   

3.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宝库,然由于篇幅浩瀚,且为文言或古白话写就,除专业工作者外,长期来,能寓目者盖寡。《太平广记选》由齐鲁书社分上、下、续三册出版后,极受人们欢迎。选编者“上穷源头,下际余波”,精心捃选,並以严谨的态度作了整体绍介、逐篇评说。使广大读者一览,得以对我国宋以前的笔记小说有个较为完整的映象,这是值得称道的。然正如郭在贻先生所说:“美中不足的是:这部书在注解方面还有不少可议之处。”特别是语词方面的训释,更可商兑。郭先生曾撰“《太平广记选》上册注释商榷”一文,  相似文献   

4.
张振军同志的新著《传统小说与中国文化》一书,近期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该社“国学丛书”之一种。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湖湘文化研究的热潮中,彭大成先生与韩秀珍女士合著的新作《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以下简称《魏》书),最近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魏》书是湖南师范大学“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交互影响研究及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文库”中公开问世的第一本,也是《魏》书作者之一的彭大成先生继《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之后所推出的又一部研究湖湘文化的皇皇大著。全书共50多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了魏源的生平经历,并结合其活动论述了他的基本思想。中篇则将魏源纳入中西发展的历史坐标系中,全面分析了…  相似文献   

6.
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的小说《雪花与秘密的扇子》讲述了清朝末期湖南江永县的两位女性持续一生的友情.这部小说的成功使人们开始关注“女书”和“老同”等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作者生活和成长在西方文化环境中,所以中国文化环境浸染的缺失无法用资料和调研弥补,作者在小说的创作中最终难以突破东方主义的樊篱.文章通过解析《雪花与秘密的扇子》中的东方主义元素,揭示这位华裔作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7.
六十余年来我国的《水浒》研究者大都认为这部长篇白话小说,是由简本扩充为繁本的。例如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中就设想明初人做的《水浒》,“是很浅陋幼稚的”,只有到“明朝中叶的文人”把它“重新改做一番”,方“造成一部永不会磨灭的奇书”。这就是最早的“由简到繁”论。1923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进一步认为“一百一十五回本《忠义水浒传》……文词蹇拙,体制纷纭,中间诗歌亦多鄙俗,甚似草创初就,未加润色者,虽非原本,盖近之矣。”他还认为这种简本,“其成就殆先于繁本”。由于1929年郑振铎先生在《水浒传的演化》中,肯定了“鲁迅这句话不错”,这就影响了不少的《水浒》研究者。聂绀弩先生在五十年代初发表的《水浒》论文,就发展了这种“由简到繁论”。如说:  相似文献   

8.
在明清经典小说中 ,《儒林外史》是一部很有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小说 ,然而随着科举时代的结束 ,人们对这部小说的隔膜似乎也越来越深。鲁迅在 2 0世纪 30年代就曾说过 :“《儒林外史》作者的手何尝在罗贯中之下 ,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 ,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 ,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人懂。”为了让这部小说为广大读者所理解 ,许多出版社都出版了《儒林外史》的注释本。这其中 ,新世界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美林先生精心批注 ,共 82万字 ,其中注文约 2…  相似文献   

9.
唐富龄先生的新著《〈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2 0 0 0年 3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致力于《红楼梦》文本的解读 ,精雕细琢 ,分量厚重 ,值得红学界和古典文学研究界予以关注。在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中 ,注意从中国世情小说的传统出发来立论是该书的一个特色。《红楼梦》之前的世情小说 ,从宏观格局来看 ,基本呈现为两种倾向 :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严格写实和才子佳人小说等对诗意的追求。写实与诗意自成系统 ,大有“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 :《金瓶梅》的风格和市井生活完全打成一片 ,但庞杂却不丰富 (丰富指内…  相似文献   

10.
月亮下的美丽──评张泽忠小说集《山乡笔记》廖开顺,石佳能广西侗族青年作家张泽忠的小说集《山乡笔记》(以下简称《山》),已由漓江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该集收入了张泽忠的中篇力作《方太阳》和16个短篇小说。读过这部小说集,我们可以发现《山乡笔记》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大文化,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由统治者定位并灌输给百姓的文化。千百年来,它已经深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挥之不去。张謇文化性格深深地烙上了传统文化之印痕。一、儒家文化之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里,儒家思想文化占据着核心地位。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亦是儒文化。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儒家宗祖是孔子,儒学圣典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儒学经过了创立、发展、演变、衰落的过程。战国时期,通过孟…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国立大学洪镰德博士的专著《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社会科学》最近由台湾森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这部书是作者继《马克思和社会学》、《传统与反叛——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探索》之后又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著。这部书在台湾一问世就得到了读者和学者们的好评。如沈起予先生在台湾《中国论坛》杂志上以《现代社会科学的尖兵》为标题发表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洪博士的达本著作,老老实实的从引介读者着手,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洪博士的这部新著之所以能把读者带入一个新领域,不仅仅在于作者以较高的理论水平对每种学派和各种理论的具体分析,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著作的主题和特点上。  相似文献   

13.
1984年,由周谷城先生任主编的《中国文化史全书》编委会成立,随后陆续征集了若干书稿,交上海人民出版社印行。其中有刘旭先生《中国古代火炮史》一书,初讨论时,或以为书题与文化史距离较远。后经审读,始知此书翔实丰富,对研究我国科技发展很有贡献,同丛书预定“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探索中国文化的奥秘”宗旨相符。这部书在1989年出版后,果能受到读者的认可。刘旭先生是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专家,执教于湘潭大学多年,除《中国古代火炮史政【,有《干戈春秋》、《中国古代兵器图册》、《中国古代火炮发明时间初探》、《明清时代火…  相似文献   

14.
“晚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难以定位的“乱世”,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时期。晚清小说折射了晚清一代中国人的想象和认同,对历史的体认及对自我的理解。文章从现代性体验的角度来重新切入《花月痕》这部被人遗忘的晚清重要小说,考察这部“乱世飘零文本”中所蕴涵的怨恨、颓废、回瞥等现代性因子,并以此作为晚清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文学“表征”,烛照晚清中国人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及其排遣的历史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最近,王文宏、高维钫主编的《网络文化研究》一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是由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书名,书中汇聚了我国著名的文化研究专家和信息网络研究专家针对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现象所做的深刻思考和探讨。这部书抓住了当今社会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网  相似文献   

16.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这究竟是一部什么内容的小说?评家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一部政治小说,有人说这是一部“做官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部“做学问做人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部“传道的书”,也有人说这是一部“文化小说”,其说不一。笔者认为这部小说,是刘鹗用小说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他的救国安天下的方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如下事实。  相似文献   

17.
《太平广记》被清代四库馆臣称作“小说家之渊海也” ,其书对于宋前文言小说的保存、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鲁迅先生在研究宋前小说时主要依据此书。人们在研究《太平广记》纂修时多从政治角度考察其成书缘由 ,而忽略了其书编纂的文化因素。为此 ,本文把《太平广记》视作文化行为进行研究 ,从文献典籍散佚严重、宋太宗自身的文化修养、唐代小说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太平广记》成书的文化内因 ,笔者以为 ,《太平广记》的编纂是各种文化因素共同促成的 ,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法律文化概要叶士朋澳门大学法学院指导教授,里斯本大学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士朋先生,最近在澳门《行政》杂志第9卷总31期上发表文章,综述了中国当代法律文化的概况.文章就传统与革新之间──儒家思想与非儒家思想叙述了中国社会和政治思想在本世纪的演化,...  相似文献   

19.
《瓦解》这部小说,在现代小说叙事中融入了大量伊博族传统叙事艺术,传统叙事在小说中经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由盛转衰的变化,这种变化指向小说的主题,即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悲壮性历史进程,表达了作者对非洲传统社会扣现代文化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之精华,一言以蔽之,即是“仁民爱物”,而以“民”为本。孙中山先生的学说,其理念与儒家思想相同,俱是以“仁”为中心,讲天人合一的协调关系,去解决人生之各种基本问题。孙中山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革命史》一文中,谓其谋中国革命,所持之主义来源有三,其一即为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中实以“孔学”为中心,职是之故,孙中山先生的学说与儒家思想确有脉络可通之处,两者皆具同根之源,吾人试就二者加以比较研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