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幼儿教育思想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有机构成.他对幼儿教育的宗旨、内容、形式及其师资来源等有独到的见解,制订了相关章程加以规范,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张之洞的幼儿教育思想特色鲜明,对当今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既是晚清政坛上一位颇具影响的官僚,同时又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活动家.在他的一生中,兴学育才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对晚清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张之洞的身世和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张之洞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以及他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分析了张之洞兴学育才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的思想对民国初期的孙中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一,在政治上,张之洞提倡“将海南建省”,这促使孙中山主张“将海南建省”;张之洞提倡为官执政需直言进谏和有风骨,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鼓励革命者和国家工作人员要有勇气,要为国民尽忠竭力。其二,在经济上,张之洞主张自行设厂以“固国本”,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他认为在维护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落后中国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包括借外债和允许外国来华投资)以振兴中国实业。其三,在军事上,张之洞极为重视军工制造,兴办了湖北枪炮厂,孙中山继承了张之洞的此思想,主张将此厂恢复和扩大。其四,在文化教育上,张之洞重视新式学堂,在湖北兴建多所新式学堂以“教育人材”,最终“造成楚材,颠覆满祚”,这促使孙中山主张要多兴建新式学堂以培育更多近代人才从而有利于治国经邦。总之,张之洞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国初期的孙中山,而且这些影响在当时基本上是积极和具有进步意义的。不过,孙中山在受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时亦存在一些不足,但这是次要的,瑕不掩瑜。研究张之洞的思想对孙中山的影响,既反映了张之洞的思想影响深远,又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孙中山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督鄂后,非常重视教育,创设了从蒙养院到高等教育,从师范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学校体系,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的区域性学制,极大地推动了湖北教育事业的近代化。本文从湖北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入手,探析张之洞重视学前教育的社会背景,并重点分析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归纳出张之洞为推进湖北学前教育近代化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国内学者已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大多研究以张之洞与洋务新政关系为主,分析张之洞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活动较多.实际上,晚清时期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非常突出,他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本文着重论述张之洞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的创新贡献张之洞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更新有大量的实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重重危机中,始终致力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从西学与中学、学校与科举、新教育与旧教育等诸多矛盾中寻求新的途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作为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力主改革传统教育.提倡实学;学习西方文化,发展洋务教育;促进废除科举制度,使新式教育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实业教育观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业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张之洞与外洋抗争思想的直接结果之一。它以创办实业学堂、派遣留学生及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旨 ;以培养近代农、工、商业人才 ,推动经济发展为目的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和谐文明时代,教育必须实现由谋职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转型,担负起应有的和谐使命.而和谐教育要履行其固有的和谐使命,必须进行教育思想的重构,确立和谐教育思想,向和谐化方向发展.两个和谐发展战略--人类自身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德、智、体、美、情诸方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人文使命;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社会使命和自然使命.为了使和谐教育思想由理念层面尽快进入实践层面,有必要确立"三进一出"的教育方略,将和谐教育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以便使受教育者习自然之智、学自然之德、感自然之恩,逐渐养成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关于教育管理的思想颇具特色、较为系统,学生管理思想是其中的有机构成。他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管理都予以重视,而且在实施管理的过程采取提倡与禁止并存、引导与干预同在等方法,赋予其学生管理思想鲜明的特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加强道德建设与教育的今天,重温张之洞的学生管理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是晚清政治舞台上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他在山西任职二年有余,兴办洋务,狠抓实业,发展新式军事工业,编练新军,开发交通,改革数千年的旧教育体系,客观上推进了山西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本文拟以张之洞的晋省实践及其转变原因为切入视角,来分析阐述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叙张之洞与武汉科技大学的关系,重点揭示张之洞与武汉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呈现出一百多年来一脉相承的钢铁情缘,同时又展示了张之洞作为一个近代教育家与今天的武汉科技大学在校训精神、办学理念方面存在的传承与弘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从洋务教育开设了"西文"、"西艺"课程之后,就打破了以"四书""五经"一统天下的传统课程格局,但是西学课程尚没有制度化、系统化.经过吴汝纶、张之洞等有识之士的努力,1904年颁行了<癸卯学制>,对西方课程的引进开始制度化.文章通过对学制的奠基人吴汝纶、张之洞二人的课程观进行比较,进而反观中国近代课程的嬗变.  相似文献   

13.
《劝学篇》是张之洞在晚清国运衰颓时力主全面变革的鸿篇巨著,以内篇为根基,外篇围绕求智、求富、求强、求和展开了一幅全方位社会变革蓝图,这才是张之洞为自强而急于采摘的果实。在甲午之后的维新思潮中,张之洞适逢其时地把学习西学的范围明确地拓展到西政,表现出一意向西的变革方向,为后来的晚清新政作了观念政策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要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制度的变迁尤其是1902年“壬寅学制”的制订和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的产生和中国教育在制度上走向现代化的开始。文章从中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学的发展和推动、经世思想的推动、进步人士的影响四方面因素讨论张之洞与清末学制变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督鄂时期,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影响的加深、张之洞在湖北推行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新政改革,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更。封建主义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晚清社会的发展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张之洞在督府武昌创办了湖北布、纱、丝、麻四局,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在当时堪称创举.国家时处内忧外患,张之洞筹措巨额资金,实属不易,经费管理的混乱使企业的发展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汉阳铁厂建设问题上,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张之洞选购炼钢设备时盲目自大,颟顸无知,以至于设备不符合原料品质,造成了严重后果,因之对张之洞非议颇多。其实,这些批评都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形。张之洞根据汉阳铁厂的产品质量要求,立足于大冶铁矿石的化验数据,以此作为订购炼钢设备的依据。后来汉阳铁厂钢铁产品含磷过高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设备购买环节;同时,今人也不应该过分夸大由炼钢设备所引发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