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我国的留学生运动,是有一个自身的发展过程的。它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戊戌维新以前的留美留欧时期、从戊戌维新失败至辛亥革命的留日高潮时期、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的各国并重及留法勤工俭学高潮时期。在近代,我国这  相似文献   

2.
近代妇女教育的兴起与妇女的觉醒¥@宋瑞芝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一个巨烈的变革时期,由戊戌维新而辛亥革命,进而五四运动,中国的有识之士前仆后继地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无论是维新派,还是辛亥志士,抑或五四新文化战士们,都触及到了妇女教育和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3.
回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历的每一场改革或革命,几乎都可以看见知识分子的足迹,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知识分子更是占有主导地位。毛泽东评述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①本文拟就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确定.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作一初步探讨。一、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成长的环境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变动时期。知识分子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是清末废科举、…  相似文献   

4.
<正> (一) 以“公车上书”为起点、以“百日维新”为高潮、以“自主军”起义为最后一战的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阶段。一九三九年,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如果要从它的准备时期说起的话,那它就已经过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初步发展时期;90年代末至 20世纪初,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是近代民主思想深入发展时期。这四个时期是“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6.
近代女子教育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女子教育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女性李兰萍中国在走向近代文明过程中,产生了女子教育,为妇女争取自身的解放提供了机遇,并奠定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基础。而知识女性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系列活动,也折射出近代女子教育的一些特点。(一)教育的目的是立人。...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前后,是我国近代革命史上风雪激荡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在文化战线上进行过许多的斗争,并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里,笔者试图就此作些考察,并站在“五四”前后我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基点上,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高度,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几千年封建帝王的统治,但中国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中国从1915年兴起了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就是在这一运动中,一步一步地站在文化斗争的前哨,成为先进的文化战士。  相似文献   

8.
<正> 近代中国人民真正“看出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8页)李大钊就是这时期中国人民最先达到从本质上认清帝国主义的伟大代表之一。他在五四运动前后发表的许多文章中,特别是在《布尔什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黎仁凯毛泽东说:“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正是孙中山带领首先觉悟的知识分子组织发动...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的传统史学有着某些相似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而且都在近代发生了激变。中韩两国的近代史学以各自传统史学的内在力量作为基础,强烈地反映着对应于激变的近代状况的现实认识。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社会主义革命,通过各种“变局论”深化了现实认识。中国近代改革运动、革命运动的交替发展,使近代史学的各类流派和分期的成立成为可能。尽管韩国没有经历过如辛亥革命的政治革命和五四运动等新文化运动,但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为了克服对外的矛盾和危机发展了卫正斥邪思想、开化思想、东学思想。随着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摆脱殖民统治、争取独立和自由成为所有力量的奋斗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的、爱国的民族主义性格,这是近代史学最为重要的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不承认五四运动便无法了解辛亥革命,也就无法了解中国”。——竹内好《关于五四纪念日》序:日本五四观的起点这个小论的目的在于介绍日本的五四运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试图说明其发展的基本线索。要认识“五四”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有困难的。按照著名学者竹内好的意见,这是由于“日本近代  相似文献   

12.
近代通俗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标志着近代小说的繁荣。近代小说的发展走向,和近代社会的发展走向密切相关。初期的侠义公案小说,反映了广大民众对统治当局道义、能力上的怀疑,和对下层社会力量的认可;改良时期的谴责小说,对封建末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辛亥革命前后的“鸳蝴派”小说,则从更内在的层面,反映了人们价值观念、人生格调的变异和对封建理念的叛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深入,近代中国的革命思潮有一条很清晰的发展脉胳.从戊戌改良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构成了社会前进途程中的不同阶梯,它们以不同的历史作用力,推动着革命潮流涌向更高的一级.革命潮流前波与后浪的交替,又导致了革命阶级之间的嬗递.以五四运动为限,工农革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崔薇圃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队伍形成于何时?有的认为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则认为在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夕。笔者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队伍形成于甲午战后的戊戌维新时期,到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前夕已发展成一支可观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5.
进化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流,中国近代进化论在纵向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为萌芽时期:戊戌变法时期为发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为鼎盛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为衰落时期.中国近代进化论的发展呈现阶梯状特点,表现出由进化历史观上升为进化政治观再到进化世界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从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到五四运动时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和风行一时,成为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哲学世界观和救亡图存、维新变法、反帝反封建以及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西方进化论的输入和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哲学开始从古代逐渐走上近代。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如何才能使中华民族摆脱帝  相似文献   

17.
吴治蒲 《理论界》2008,(6):201-201,262
蔡元培是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中坚人物”。他在建立近代教育制度伊始,就大力宣传和倡导美育,使美育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之一,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造,为中国开创了美育新风。  相似文献   

18.
近代尚武思潮自鸦片战争后萌芽,经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洋务运动蓄积,中日甲午战后在西方进化论和日本尚武强国的启示下进一步酝酿,到20世纪初年正式形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尚武思潮主要包含清廷的尚武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新民尚武思想和革命派的暴力革命思想等。尚武思潮不仅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爆发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也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彭明 《社会科学》2001,2(7):2-7
192 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但它又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一文中提倡“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鉴往知来 ,所谓“中外”就是知己知彼。“古今中外法”也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因此 ,研究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 2 0世纪 2 0年代的中国诞生 ,还必需研究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 ,还必需从近代历史的变化 ,特别是从辛亥革命说起。一辛亥革命是 2 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毛泽东指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① 开始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它的最大功绩在于废除了两三千年来…  相似文献   

20.
三十五年研究概况建国三十五年来,五四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49年到1965年是五四运动史研究的开发阶段。这一阶段搜集出版了部分重要史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室编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等上十种。史学工作者还试图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概括这一历史。华岗的《五四运动史》、黎澍的《从辛亥革命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丁守和、殷叙彝的《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堪称颇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