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新疆考古发现的古代民族文献和文献释读为基础,论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历史。丝绸之路民族文化的变迁主要由语言和文字来体现,其支配力量是民族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宗教。丝路民族文化的变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印欧文化、突厥文化、伊斯兰文化,其对应的时代分别为:6世纪以前、6—9世纪、10世纪以后。其中,汉语和汉文化影响的长期持续存在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2.
重写上海: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中的沪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电影和有关上海的电影将上海的文化影响带到全球,解读(重读)和书写(重写)上海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上海话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在电影中的巧妙运用全面展示了在国家、公共领域和所谓的历史客观文化的深层结构里存在着的那种地方性的、私人化的、原初自发的主观文化。  相似文献   

3.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现代文艺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得到相对一致的方向性指引和一元化规训.<讲话>以后渐次展开的"文化下乡"运动促使作家在思想改造与语言实践的层面进一步"工农兵"化,然而作家语言观念的转变一旦落实到文学实践,仍然遭遇到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难以协调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4.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现代文艺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得到相对一致的方向性指引和一元化规训.<讲话>以后渐次展开的"文化下乡"运动促使作家在思想改造与语言实践的层面进一步"工农兵"化,然而作家语言观念的转变一旦落实到文学实践,仍然遭遇到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难以协调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方言区以阳平22声调为标志,与西部松江方言区和北部嘉定方言区相区别,包括北至淞南、西至纪王、南至梅陇、东至浦东的广大地区。本文的分区与陈忠敏先生1992年分区不同。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城区方言高速发展,实际形成了一个城市方言中心岛,由于上海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加强而成为吴语的代表方言,并向北部吴语区大城镇不断扩散影响。但四周非城区的上海方言区内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大致与150年前相近的旧上海话。本文用5个语音特征将城区上海方言的发展分为四期,并指出从旧上海话向新上海话转变的最活跃期是本世纪前30年,这正是上海都市社会形成和经济发展最活跃变化最快的时期。本文的分期与汤志祥先生1995年的分期不同  相似文献   

6.
语言材料,即残存在现代语言中的古代社会遗迹,对于探索民族古代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时期的文化,可以提供大量的科学依据。本文列举例证说明一些语言材料所表达的古代文化现象,并指出了运用语言材料探索古代文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古代文化发展史表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兴废、政权的更迭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兴灭决不会是同步的。周武王灭商后,大量的商遗民依然沿袭着商文化传统。在洛阳和曲阜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殷遗民墓,说明了这一点。在湖北江陵纪南城所发现的战国晚期后段的楚遗民墓,说明秦将白起占领楚都以后,大量楚人依然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遗民文化保留在历代王朝的更替过程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考古学现象。  相似文献   

8.
翻译误读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个体接受等因素的差异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原文(话)扩大或缩小,脱离原文(话)本意,或是重新创造、无中生有地臆想出原文(话)意思的一种现象。产生翻译误读的原因有语言上的,有文化上的,也有译者自身的,即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误读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溧阳市辖区内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河南方言社区,这里的居民使用河南话和溧阳话两种不同方言。溧阳农村河南方言社区的形成有着太平天国运动后移民历史的大背景,是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河南移民族群文化意识的反映。在与溧阳话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溧阳农村的河南话已经发生了潜在的变化,使用者的语言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遏制和延缓河南话的衰变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原始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不仅是生产生活必备的技能,而且逐渐发展成文化休闲活动.新历法的制定、治国思想的确立,使古代中国体育文化定格于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从此、中国体育文化就按照这种框架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结束了中国古代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过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至今仍然发挥着其积极作用体育文化不仅仅包括研究体育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让我们对现代体育运动有着更深层的认识与了解的同时令其发扬广大,振兴民族体育.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竹枝词中有关海洋文化的篇章,分析古代上海人对海洋的认识及对海神妈祖的崇拜。  相似文献   

12.
语言接触影响(包括汉语方言)是青海汉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青海汉话的形成,必然衍生出新的文化成分;青海汉话是青海汉族地域文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3.
"江湖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是旧时代"江湖中人"为了适应生存需要而自创的一套词语系统.它不仅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成都"江湖话"明显地有别于京津"江湖话".京津江湖话的总体特点是"俗",而成都江湖话的总体特点是"雅".成都江湖话词语的来源很广,涉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章关于成都江湖话词语的解读,就是为了揭示其"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古代技术形态,实用文化孕育了传统技术文化的实用价值观;"德"性文化塑造了以道驭术的技术伦理;"象思维"是技术和谐理念的文化根源;工匠传统是古代技术精湛的重要条件.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技术文化,在今天还将继续发挥它深邃独特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作为类型在春秋战国时确立,之后两千多年未有根本性变化,直到“五四”时才发生现代型。这是由于中国语言发生现代转型。语言是构成文化的深层的基础,语言转型决定文化转型。中国古代文化在秋战国时期定型亦即古代汉语在这一时期形成体系。古代汉语体系在深层上规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6.
翻译和外语学习都是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通过翻译学习外语可以使学习者在源语和译语、本族话和外语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灵活地使用外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老子》和《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文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此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掘《老子》、《庄子》与中国文学的深层关系,这就需要超越中国固有的文化系统,运用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方法,从哲学的高度进行观照,从比较与反思的视野超出“美学”之外来审视作为中国文化主要精神源头之一的老庄思想具有的一种“元文学”意义,它确立了中国文化系统中语言与存在之间的基本意义关系,这不仅是文学书写展开的基本前提, 也规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贸易承载着文化传递的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1995年以后我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成为了世界文化贸易新的五强。但我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逆差,且发展很不均衡。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文化贸易问题。目前文化贸易理论还在发展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关文化贸易的案例研究正在逐渐丰富。  相似文献   

19.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可以从文化对词语和话语的影响方面导入,同时还应从核心文化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方面导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汉语文教材文化诞生在中华文化的母腹中,随着汉语文教材文化的壮大发展,又传承、创新着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汉语、汉字、汉文,及其承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融合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宽容、平和的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的过去,还在认证中华文化的当代选择,也必定预示着中华文化的未来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