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城市功能布局设置不够合理、城市人口激增且流动频繁、城市建设片面追逐经济利益、未能建立城市灾害防范机制等因素使城市面临着潜在的环境灾害风险,造成城市的易致灾性。近些年城市灾害越来越频繁,城市防灾减灾要求越来越迫切。要减少城市灾害给城市管理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建立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制度以预防和减轻城市的易致灾性,并有利于促进城市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可通过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建立政府专门队伍、协调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完善安全报告与信息公开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五个方面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灾害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为人类减灾防灾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任何灾害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做好减灾防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减灾防灾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制度效率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效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制度优化和创新;我国的减灾防灾制度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为此我们应通过优化和创新减灾防灾的相关制度,来减轻灾害危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不断发生,风险因素呈现增长趋势,除了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传统灾害外,新的灾害事故种类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技术性事故、化学品泄漏、恐怖主义事件的威胁日益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对公共灾害中电子政务应急信息沟通机制进行研究,以有利于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不断发生,风险因素呈现增长趋势,除了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传统灾害外,新的灾害事故种类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技术性事故、化学品泄漏、恐怖主义事件的威胁日益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对公共灾害中电子政务应急信息沟通机制进行研究,以有利于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管理中,不仅需要研究灾害发生前的准备、灾害发生时的应对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更要关注灾害减除(Mitigation)工作,而减少环境脆弱性则是灾害减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及其造成损失的关键步骤。作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脆弱性研究不仅要关注人类社会外部环境的脆弱性,更要关注人类社会自身的脆弱性;减小环境的脆弱性是防灾于未然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公共安全管理周期中的准备、应对和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当代,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需求的不断扩张,社会系统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冲突在加剧,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给人类社会尤其是经济秩序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法律和社会控制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减少突发事件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危害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古到今,水灾害一直与人类同行,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历史上水灾害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是,治水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治水根本宗旨在防患于未然。笔者在论述水之利害两重性的基础上,讨论了水灾害的特点和治水历史观,探讨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灾害防御的新要求,提出科学应对水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雾霾灾害日益严重,给社会公众的生活、工作与健康带来危害,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雾霾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我国现阶段政府治理雾霾的现状与困境,应运用协同理论,从建立区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建立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非政府协调组织、建立普通民众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督机制、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之间决策参谋机制四个方面构建雾霾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4-6日,中国历史时期灾害与社会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9个单位的对位代表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邓海伦教授参加了会议。葛剑雄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灾害与社会”的内容,是历史地理这个传统学科介入社会现实问题的一个良好途径,希望今后各地同仁能携手共进,为这方面研究发展做出贡献。邹逸城教授作了“灾害与社会”的主d国报告。邹教授指出,灾害是自然界变异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失,它的社会属性十分明显。中国是一个灾害额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城镇化、社会快速转型以及频发的公共灾害而造成的公共危机给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提升对民众的公信力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分析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及公信力的相关理论,辨析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互动规律,对当前地方政府存在的危机管理能力薄弱、公信力弱化现状进行探讨,指明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危机频发的时期.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所承担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为如何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与社会救济有联系也有区别。社会救济较多见于自然灾害、危重疾病等突发灾难给部分社会成员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威胁,是临时性、阶段性的救贫济穷措施;社会救助作为政府的责任,是政府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制度,是针对某个社会群体的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责任对某个社会群体采取的长期性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经济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文章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出发,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社会救助的路径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灾害问题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黄河流域的主要灾害问题,并探索了灾害问题的形成原因,指出自然因素是造成灾害的潜在条件,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灾害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治黄河流域的灾害不仅关系到本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亡,必须给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论两汉时期的地震与赈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震多发期,频繁的地震与相伴而来的次生灾害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的人们大多是从灾异谴告这一学说去认识和理解地震。在地震发生后,两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赈济措施,主要有减免赋税、徭役,赈贷,节约开支,减轻刑罚和伤亡赈济等,以此来缓和矛盾,保障民生,维护统治。  相似文献   

15.
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地震对河西走廊地区造成重大损失,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震后进行了积极救助,试图使百姓渡过难关,但是灾害无情,地震给当地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  相似文献   

16.
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及预警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公路交通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危害社会的程度,如仅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进行防范已经不够,需要从交通灾害的角度进行综合防范。文章在提出公路交通灾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人、车、环境和管理要素的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及以前的跟随控制模式,并利用预警管理的思想,构筑了公路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路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公路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公路交通灾害,它已经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范与治理.本文分析了陕西公路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公路交通灾害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人、车、环境和管理要素的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构筑了公路交通灾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路交通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危害社会的程度,如仅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进行防范已经不够,需要从交通灾害的角度进行综合防范。文章在提出公路交通灾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人、车、环境和管理要素的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及以前的跟随控制模式,并利用预警管理的思想,构筑了公路交通灾害的预警管理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灾害遍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损失大,且近一二十年呈逐渐加剧趋势。干旱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农业干旱更是频繁发生。在对灾害研究领域中容易混淆的农业干旱与农业干旱灾害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湖南农业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阐释了农业干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探寻了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形成机制,旨在从自然和人类自身两方面较为全面地探究干旱灾害根源,以期能为灾害预防和政府决策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灾害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充满了各种矛盾和争论,甚至发生冲突,造成社会动乱,影响社会稳定.这些矛盾冲突有的与物资分配有关,有的与援助者言行有关,有的与房屋结设计和建设质量有关,有的与文化和民族关系有关.灾害管理中的矛盾处理方法和政策必须健全而又透明,尊重社区传统和文化规则,以确保救灾的社会公平和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