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百姓生活》2014,(5):48-49
作者简介:段森德,山西浮山人,山西临汾书法家协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年来自学书画艺术,创作中不循规蹈矩,以无法为有法,笔势灵动,奇异多变,自成一格。在练习书画中,形成自己对书画创作的独到认识:学不如练,摹不如悟,胆小不如胆大。其书法以行草为主,绘画以水墨为主,书画作品自由潇洒、简练自然、雅俗共赏。近几年来,其书画作品曾被《看中国网》、《中国报道网》、《百姓生活网》、《金盾网络电视台》、《平阳文艺》、《神山风》等媒体发表。有多幅作品被县市级博览馆收藏,并多次参加市县文化庆典活动的书画作品展览。  相似文献   

2.
夏目漱石是站在近代文学顶峰的巨匠,他创作了众多的名篇佳作。在对近代日本文学作家的研究探讨中,关于漱石的研究书目之多,可以说没有其他作家能够媲美。作为近代日本最初的职业小说家,漱石虽然步入文坛较晚,但对日本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促进了日本小说艺术的成长,并且寄予了小说理性的基础。《心》这部作品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夏目漱石对"个人主义"思想的认识,以及"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关系,也反映出西洋文学对近代日本与东洋创作精神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2年度中国未来最具投资价值艺术人"的评选,最近在北京揭晓。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城管中队的刘正东成功当选,成为书画界的翘楚。刘正东,号明月楼主,1968年5月生于江苏淮安。现为中国将军书画协会会员、中国扇子书画艺术学会会员、中国香港国际画院理事等。他在认真做好城管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钟情泼墨挥毫,潜心绘画三十多年,创作各类作品约千幅。在最近举办的全国中老年书画大赛中,他的作品《泛舟图》获金奖;在  相似文献   

4.
将漱石小说置于东西宗教文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可知宗教对漱石创作的影响.漱石文学展示出的宗教情结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他极力批判对神佛的偶像崇拜,又憧憬宗教的伦理要素和超越思想,认为宗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而是突破人的私我,达到自我与他者、自我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廖光腾  刘文房 《老友》2012,(11):43-43
2012年4月,中国艺术学会对全国著名书画艺术家、离休干部王显桃进行了书面专访,并从他的为数众多的书画中,遴选出最精湛的书画作品,汇集成《中国艺魂——国家文艺名人王显桃专访特刊》。该刊集中展示了王显桃自离休以来28年中精湛的书画技艺(其中书法27幅,绘画17幅),于2012年6月出版,发行全国。王显桃,字云涛,江西省龙南县  相似文献   

6.
漱石文学中的女性与日本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夏目漱石一生的创作 ,他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漱石对女性在主观上虽然存在厌恶与恐惧的心理 ,但是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美 ,女性的哀 ,女性的苦 ,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群体。而这些女性蕴蓄着已内核于漱石思想中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漱石文学中的女性表达了作家对“爱的真实”的追求 ;二是漱石文学中对女性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樱花飘香”技巧 ;三是漱石文学中的女性明显地体现出了日本民族审美意识“哀、闲、寂”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夏日漱石早期创作中的思想矛盾──试析《我是猫》与《旅宿》刘宏多夏日漱石是日本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作家,文学评论家。他那充满活力、尖锐泼辣、朴实幽默、洋溢着社会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日本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夏日漱石(1867-...  相似文献   

8.
艾芜是30年代初期崛起于文坛的左翼青年作家。他的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流浪汉”文学走向了成熟。活跃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风姿独特、色彩鲜亮的漂泊者们,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真正的流浪汉形象。同时,这些作品及人物形象,也构成了艾芜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之一。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描写流浪者的文学,是许多作家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作题材之一,从十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到20世纪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9.
一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评述了作为文学研究会会员许杰的小说创作,认为他“是个生产丰富的作家”,“他的农村生活的作品几乎全是客观的写实主义的,而他的都市中流浪青年  相似文献   

10.
将绘画艺术运用于小说创作 ,这一独特的文学手法的运用 ,体现着托马斯·哈代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深刻理解。以《德伯家的苔丝》的景物描写中对绘画手段的运用为例 ,阐述绘画艺术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以及对作品主题的影响 ,进而探索文学作品中绘画艺术的运用对文学语境锻造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末武侠小说《仙侠五花剑》最初作者署名为“海上剑痴”,后文献或云“海上剑痴”为《海上繁华梦》之作者海上漱石生(孙家振)者,亦有不少文献不曾指明“海上剑痴”究竟为何人,众说纷纭,迄今犹令人莫衷一是.实际上在《仙侠五花剑》序言、题词内容及与小说作者之关系中,已可大致推定小说作者究竟为何人.《退醒庐著书谭》《报海前尘录》《漱石生六十唱和集》等文献已经明确说明《仙侠五花剑》为海上漱石生所著武侠小说,而且其著作出版时间尚在其代表性小说《海上繁华梦》之前,且此时沪上时人著述武侠小说尚甚为稀罕.由此可见,“海上剑痴”即为海上漱石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画作品边款的形成与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着在书画作品创作主体边缘对创作作者、创作时间、地点、创作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以及书画家对于书画艺术创作的独立思考一类介绍性文字我们通常称之为书画艺术作品的边款。广义的边款还应包括书画家的用印在内。中国书画作品的边款是对三代时期金属器物铭刻处理形式的借鉴,边款的起源与早期人物画创作中的题名与造像碑中的造像题记息息相关。边款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与篆刻艺术的发展,文人的参与密不可分。中国书画作品的边款不仅是创作作者的介绍,同时具有补白、平衡画面、深化作品创作意境的作用,也是文人书画艺术家抒发志趣、抱负、人生理想,展示诗文才华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绘画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伊斯兰传统细密画的方式构局谋篇,全篇流溢着红色、黑色等色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土耳其人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裂变,思考了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问题。在帕慕克的作品中,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成了互动、互补、契合的关系,兼备两种艺术的灵韵。  相似文献   

14.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描出了"书画同体而未分"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广泛认同。然而仔细考察,亦不尽然。在梳理书法的个性化发展和绘画的自性存在前提下,"分"中见"同","同"则有"分",于历史的本真中挖掘出书法与绘画"合则两美,离则两孤"的已然确论。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作品以他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给广大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老人与海》为例,其创作中语言结构简约,艺术手法多样,思想内涵丰富。海明威这些独特的创作风格源于他开拓创新的勇气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他那特有的文学风格和文体在美国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对于美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从事夏目漱石文学的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漱石文学的主题思想,针对漱石的文学作品,采取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我是猫》等作品揭露了日本明治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痛苦,剖析了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利己主义。分析结果表明:《我是猫》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  相似文献   

17.
狄少英是一个颇有成就的青年国画家,他1957年6月生於河北定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绘画。而当他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名战士以後,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现在是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徐悲鸿画院创作室主任。30年的军旅生涯和长期的国画创作,使他的艺术与情感不断升华。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各类美展和书法展。曾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家艺术展金奖;炎黄同心中国画金奖;东南亚六国水墨画展金奖;“中华长春”国画大展银奖;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展银奖;国际书法展览二等奖;部分书法作品在国内碑林刻石;国画《祖国啊母亲》和书法《毛泽东沁园春·雪》词,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传略收入《中国美术家》、《中国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等多部大型辞典,出版有《狄少英画集》等。他的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先生,专门撰文对这位青年画家的创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小说《半生缘》中的电影艺术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电影文艺,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电影艺术手法,使其笔下的作品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本文从蒙太奇、空镜头、化入与化出、特写、电影化意象等方面来分析小说《半生缘》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品读她笔下演绎着的平凡而苍凉的人生,深入地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的"影视化"创作,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9.
融画家情思和感性于一体的艺术情感,对于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使绘画创作的艺术情感得以丰富,从而增强作品的意境,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则是画家们都在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然而,无庸置疑的是,艺术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习传统艺术,增加学识,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以独特敏感的审美之心去直观体味那深存在自然与人生的内在关系,正确地认识现实,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画家的真情实感真诚地反映在绘画创作中,作品的艺术情感定会更加深厚感人.  相似文献   

20.
周振华  孙勇 《人生与伴侣》2023,(26):61-64+2
<正>周振华先生是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散文创作以及理论研究上都有丰厚建树,同时,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曾为《中国作家》《收获》《小说选刊》《十月》《文艺报》《北京文学》等数十家报刊题写作品标题、题字或扁牌,为贾平凹、王安忆、徐贵祥、张子颖等近50多位著名作家题写《带灯》《大声喧哗》《晨语》《试飞英雄》等作品篇名。周振华先生认为散文创作归属艺术范畴,他把书法创作心得《“九挂马车”论》融入到散文创作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