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为例,从国家—社会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反思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准市场化异化问题。通过系统阐述“国家办社会”与“市场办社会”两种发展模式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基于“政府归位”的“双百”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可能的发展道路——国家直聘社会工作者且将社工站(点)建设成为国家社会建设的事业单位,以确保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指代在社区矫正领域内开展的社会工作,并指出它与矫正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司法矫正工作的区别和联系。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研究进行整理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探讨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关系;另一类着重探讨社会工作该如何在社区矫正中发挥作用。随着"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几个研究热点,其中包括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研究,矫正对象个案社会工作研究,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方法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也发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的薄弱点,妇女、老人等矫正对象研究较少,缺乏微观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等,仍需研究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引入中国已有百年之久,其间经历了数次跌宕起伏。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工作的百年变迁,可以把制度、行动者、社会需要视为三种影响因素,建构出一个"需要—结构"的社会工作发展分析框架,亦即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机制。社会工作的发展受到结构性(制度和行动者)因素的直接影响,而社会需要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因。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正是在"需要与结构"的张力下得以展开。当社会需要和社会结构相吻合时,社会工作会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当二者相互抵触时,社会工作则处于茫然与消退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建设到社会治理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议题的提出,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工作在应对社会转型问题与实现这些战略任务中的独特优势和可能贡献,并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促进社会工作加速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战略,为社会工作行业的制度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依据大卫·豪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二分法,社会工作政策可分为"为社会工作发展服务政策"与"社会工作发展政策",它们经由政府、公众与社会工作行业三者推动而得到发展,而它们的价值追寻在于谋求社会工作的合法性与回应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三社联动"体现了从建构走向协同的治理阶段以及政社关系重构下的"双层闭环"治理结构,这两大特征决定了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具有双重作为。一方面,从主体发展到协同联动,"三社联动"需要支持建构型社会工作的协同;另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形成协同治理与联动服务的机制,需要服务治理型社会工作承担服务者、治理参与者的角色。由此,"三社联动"中社会工作具有建构性—结构性的双重协同论,对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出场路径,内蕴其中的是"政府为体、社工为用"的中国逻辑,其中政府利益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隐性逻辑.在社会工作的中国逻辑之下,西方社会工作原有的价值观基础被抽离,部分原则、理论、方法与工作模式嵌入到我国原有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与工作体制之中.社会工作的中国逻辑又决定了社会工作依附式生存的长期性与独立式发展的趋势性.在依附中寻求独立、在抽离中重新扎根是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理念.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发展民族(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已相当迫切,但是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相对落后。在不同族群成员之间开展社会工作可能存在"动态差异"问题。文章提出"族群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发展思路,认为要注重培养本民族(族群)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同时要与现有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转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工作应选择何种实践模式,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和处理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和技术之间关系的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循证社会工作的理论逻辑与实务框架;然后以南通循证矫正为例,从中西比较的视角阐释了本土循证社会工作模式的建构理念、原则与流程;发现本土循证社会工作实践中,存在形式循证与实质循证、被动循证与主动循证、静态循证与动态循证之间的三重张力,而消解张力的关键在于平衡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但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技术,推断"适度循证"将是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倡导建构一种既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和方法,又注重社会工作技术,融社会工作价值关怀与科学关怀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讨论,以往的"特质理论"和"社会权力理论"都存在解释上的缺陷.本文用社会建构理论为依据,从社会工作者、服务受助者和政府三股力量的特点及其作用入手,分析了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本质建构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以期为当前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何雪松 《江海学刊》2012,(4):140-144
社会工作在中国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其不仅进入了官方话语体系,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存在较高期待。但毋庸讳言,在中国社会工作缺乏强劲的理论支撑。因此,建构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是呼应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践的需要,是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要求,是寻求"以中国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理论自觉,是回应全球经济社会变迁的全新挑战。实践智慧、科学研究、本土思想和制度传统是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虽然成为近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其未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本文从批判性地考察中国学者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引入和反思开始,对其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然后将社会网络研究中"关系"概念的本土化作为新的介入视角引入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最后探寻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文章认为,"关系"和"嵌入性"等概念的引入对今天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从"兼爱"思想的范畴出发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理论,这一思想与现代社会工作价值观有很多契合之处.今天重新挖掘墨家"兼爱"思想中所蕴含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职能定位。鉴于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的现实际遇以及本土化改造,社会工作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服务型治理"的职能定位虽然有更大的合理性和发展空间,但由于最终未能克服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场域的不足,而只能是一个过渡性的分析概念和发展形态。从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实际功效出发,将社会工作重新植入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话语体系和实践场域,开展个人社会服务是合理的社会工作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4.
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工作再度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本土化"的呼声便不绝于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本土化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价值理念层面而展开的,没有触及社会工作在大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其局限性自然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我们若使那些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植根于本土,仅仅从精神观念层面展开操作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是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前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会工作教育自身的建设,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进。只有这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才开发链的视角,界定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链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实问题,并通过纵向与横向分析,对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链进行了理论框架性的建构,并初步提出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链建设的"科学环"路径.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关键是解决市场体制中农民工组织化低、就业不稳定与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专业性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表现出介入主体社会认同度低、介入能力局限于社会工作专业能力、介入方式缺乏政府与农民工主动参与等缺陷。在与本土性社会工作整合后,介入主体的社会认同度得以提升,介入主体的能力得以完整,政府与农民工的主动性得以确立。就本土性社会工作而言,这是在吸纳专业化社会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由"一元管制"模式向"多元协作"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杨贵华 《东南学术》2011,(1):95-102
社区公共服务是以社区公众为对象的社会公共服务。随着城乡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作为公共服务的平台日益受到重视。国外经验和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都表明,非营利组织是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载体。专业社会工作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并在介入社区公共服务上有其优势。本文结合已有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提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如下路径:一是在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公职社工"岗位;二是在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层面的"社区工作站"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三是积极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拓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内地与西方社会工作教育关系的研究,学界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全盘西化"、"西为中用"、"本土化"、"全球化"和"扩散论"等,然而这些观点都不能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全球地域化则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范武.当前,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是由全球化强势扩散所致,也并非是本土实务经验不足,而是全球化趋势中的地域性反思不足,全球化并没有与地域化进行真正的对话,从而导致社会工作教育的主体性失落.  相似文献   

20.
全球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股驱动力,一是美英国家追求专业化的驱动力,二是发展中国家探索本土化的驱动力。其中,专业化不断地被建构为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流话语,而本土化是反"专业帝国主义"的一种探索,土生化则是反思和推进本土化的重要策略。这些力量的不断扩展与交织,最终使社会工作走向一种跨文化和跨地域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境地,进而形成一种国际性和包容性的社会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