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图书情报工作的"喜"与"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图书情报工作中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出版图书情报著作、协作组织等三方面的"喜"与"忧",更侧重"喜"中之"忧",并提出了解决"忧"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宋代图书展览会——"曝书会"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秋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是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汉代以后,更有七月七日曝衣物图书的节令性习俗风尚;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成为图书展览会性质的文化盛会.这是中国古代藏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大创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社会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图书出版业的高速发展,亟须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图书出版物价值多样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媒介公共领域通过制作发布图书排行榜这一媒介产品,实现了图书评价体系的建构,逐渐构建起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价体系,并由此形成基本的图书推荐机制。图书排行榜呈现了公共媒介对于图书评价的一种角度。可从图书出版物的价值、作为媒介产品的图书排行榜、以2014年榜单为例分析图书排行榜现状及问题三方面展开论述,研究图书排行榜的评价机制、媒介公共领域对于图书评价的导向性,以及图书排行榜对于全民阅读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围绕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过程与指导思想这两个问题,分别对古代图书分类中居正统和主导地位的"七分法"和"四分法"展开叙说.着重论述了"七分法"的代表作<别录>、<七略>、<七志>、<七录>和"四分法"的代表作<中经新簿>、<晋元帝四部目录>、<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演进历程和思想特色;同时对以南宋郑樵为代表的非正统分类法作了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于保存历史、传承文明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5.
《图书发行经济学》(?)是由苏联莫斯科印刷业研究所为苏联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图书学和图书发行"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教科书,作者?·?·库兹涅佐夫.这本教科书以图书产品流通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在图书发行组织和发行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的数量结果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图书产品流通领域中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过程的本质;联系苏联国内图书发行实践活动,探讨了苏联图书发行工作的计划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兼论了与苏联国内图书市场有关的国外图书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的图书编撰思想十分丰富,在图书编撰史和图书编撰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图书编撰方法上总结出经验"条其大者","操其大要";不主门户之见;取材应该多途径并进行考订求实.  相似文献   

7.
评价学术图书影响力,能对学术图书作者、作者机构、编辑、出版社等进行激励与鞭策,能有效揭示图书学术价值,扩大推广利用,促进世界范围内交流,能从专著的角度对学科建设及科研项目等进行评估。评价学术图书影响力有同行专家评价、引文评价及Altmetrics评价等三种方法。鉴于同行专家评价、引文评价存在的问题,Altmetrics正在成为一种更易实施的学术图书影响力分析评价新方法。论文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学术图书Altmetrics影响力分析评价的理论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外5种典型的学术图书Altmetrics影响力分析评价工具——Altmetric.com、Bookmetrix、Plum Analytics、World Cat Search API、Scopus Article Metrics。论文提出,为推动国内中文学术图书Altmetrics学术影响力分析评价,应对中文学术图书Altmetrics相关理论、数据来源及采集方法、数据指标及体系、工具、学科实证分析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发现,随着国内外图书Altmetrics理论、工具的不断完善,Altmetrics可为国内中文学术图书影响力分析评价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从实行"三审制"的方法入手,论述了"三审制"对提高图书质量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市场上图书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尤其是图书编校质量总体上呈滑坡趋势.造成图书编校质量滑坡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编辑加工作用正在弱化、图书出版的时效性限制、编辑职责"后移"现象加剧、社会价值观与评价体系的影响和编辑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10.
"法律基础"课是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法律原理、法律规范和法律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公共课。法律规范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决定了以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基础"课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其考试不能仅仅成为法律知识竞赛,而应当侧重于对学生法律基本应用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11.
“三个有利于”是生产力居首位的综合标准,它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目标——生产力目标、人民利益目标和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目标提出来的,这三大目标只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统一。这个标准从两个方面成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认识的支点:第一,破除脱离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尤其是生产力目标去谈论社会主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二,有助于在信息和知识有限的条件下,闯出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从而推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权力制约途径主要有二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社会制约权力".从福柯式的权力立场出发,对权力的法律化概念进行了反思,以此为起点,检讨了西方权力制约的两条途径.其中,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立与制衡构成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核心,而"以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则成为现代西方权力制约途径的发展趋势.最后,文章指出,西方的权力制约途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权力制约权力途径已形成了一项系统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适应 2 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结合土壤肥料学的教学特点 ,总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课教学和成绩考核方法等几方面的教改工作实践 ,以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建议应改为"电子商务原理"教学,并结合教学实践对"电子商务原理"的教学进行探讨,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第五代"电影作为从我们民族文化"原点"上绽放的艺术花蕾,标志着中国电影现代性的崛起.在质的意义上,它体现了由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人高擎着马拉松式的"文化火炬"所实现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但是,在我们的学术界却存在着一种所谓"后殖民"或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的话语,对张艺谋和"第五代"电影给予了种种否定性的"盘点".这类"盘点",貌似激进,究其文化立场却退回到了前新时期式的保守状态,对于"第五代"电影给予了根本性的解构.本文则以史实为据,对于上述形左而实右的论点提出了质询和驳难.  相似文献   

16.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建筑具有强烈的属人性.当代建筑的投资者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导致了建筑根本功能的缺失,即对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的遗忘.只有重建建筑的人文尺度,才能使建筑行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两新"组织是指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先进性建设在"两新"组织中具有鲜明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三大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建设在"两新"组织中的实现方式主要有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方式、创新党组织设置和组织整顿方式以及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范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为指导思想、从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共建”“共享”为现阶段的具体实现目标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19.
儒家在其道德建设过程中,强调"义以为上",力图使其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关于荣辱的体验,形成相应的荣辱观,实现其价值导向。儒家认为人"非利不生",用"义以分之",主张"义以为上"荣辱观,把"计利富民"作为价值导向,从而树立其在道德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亮的“义利双行”是基于他对“王霸”的认识展开的。他辨析王霸之道的用意在于完善其事功理论,并在“至公”的前提下混同王霸,进而提出“立心之本在于功利”的主张,肯定了利欲的合理性。陈亮与朱熹之间,由王霸之辨到义利之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代、汉唐而展开的,但究其本意,又绝非为古而古,而是想通过历史的得失,探讨立身处世的道理。朱熹崇义绌利,义利不两立。陈亮则以王霸并用为出发点,主张有利方有义,无利则无所谓义,因而义利双行,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