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中员工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一种体现,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科学发展之本,它渗透在企业各项安全管理之中。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固本强基的根本,将"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全员参与,从我做起"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动力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安全生产长期实践中积淀、总结、提炼企业安全文化,培育安全文化理念,构建安全制度文化,营造安全环境文化,形成身体力行的安全行为文化,打造了企业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2.
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其每一次大范围转型都有其技术背景,也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体系来支持,企业组织模块化也概莫能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组织模块化的基本技术、市场背景,而市场化取向的制度体系也是企业组织模块化的必须的制度环境。企业组织模块化的制度支持体系的设计总体取向应是放松管制、增进市场机能。促进企业组织模块化的制度建设包括:与企业组织变更相关的制度建设;促进人才流动灵活性的制度建设;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投资环境的制度建设;设计规则形成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在制度形成和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归根结底而言,文化的形成和积淀、制度的形成和变迁皆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就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而言,文化是制度产生的直接来源。文化濡化和文化涵化是文化作用于制度变迁的具体机制。文化在不同的制度变迁模式和制度变迁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作用。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构建现代制度的过程中遭遇了文化与制度的矛盾问题。秉承综合创新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其对中国未来制度变迁所具有的思想导引、文化认同和制度评价功能,促进中国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和现代化发展,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只有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有效的制度安排与长效机制是企业构建动态能力并使之长久不衰的保障。制度的规范约束功能对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效的产权制度及其激励功能可以激发企业构建动态能力的内在动力与效能。企业动态能力要保持长久不衰,必须创构一种由组织学习、动力机制和企业文化构成的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的内容包括四个层次,分别为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介层的企业制度文化对员工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即企业制度文化可以通过有形的制度形式规范和制约员工的个人行为,使之沿着合理有序的方向运行,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企业制度文化还可以借助无形的制度内涵宣传和渗透企业所倡导的精神文化,实现对员工的内在激励,激发员工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企业制度文化的激励功能,需要从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和进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文化、文明、制度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三个基本维度。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制度是对于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的糅合或创新。文化与文明具有内生关系并与制度的守成或创新形成内生联系。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强相关性,决定了现代中国社会形态选择与制度构建的三个必然性关系:基于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路径选择的必然性,基于文明进步的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必然性,以及基于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糅合的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文章阐明并厘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三个时期"的必然性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相对独立时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郑宏星 《理论界》2007,(3):135-136
本文将企业文化纳入制度的范畴分析其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非正式制度,企业文化通过理性限定、偏好变异与均衡筛选三种方式激励-约束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的自我实施性、路径依赖性与团队专用性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任何时代审美风尚的形成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选官制度就是古代审美风尚形成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它的影响主要体现于社会意识的塑造、文人群体的形成、艺术体裁的兴盛以及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等四个方面.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切入,可以超脱于美学界存在的审美功利论与非功利论之间的悖论,更贴近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之变迁中独特、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家族企业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组织形式并不能代表该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制度。家族企业只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与现代企业制度是相适应的,选择现代企业制度是其追求经济利益的需要。家族企业的发展受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制度选择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正如制度变迁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样。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家族企业超越现实地追求现代企业制度只能是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0.
王保生 《理论界》2009,(3):167-168
经济转型30年来,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表面看是因为制度缺失,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我国社会还未形成与廉政制度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体现出熟人社会和伦理社会两个主要特征,这是阻碍廉政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廉政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基本途径应该从廉政观念引导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两个维度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对现有研究企业性质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传统理论只是从成本的角度对企业性质加以界定,而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间战略联盟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凸显等企业制度的创新趋势表明,只有从劳动分工和组织演进的角度出发,强调获利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对企业的性质作出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家族拥有”是我国私营企业的重要形式。本文着眼于经济、社会、文化和企业制度之间的相关性 ,考察这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形成机理、合理性及其管理效率。作者认为 ,家族式企业的制度形式与组织行为以及与社会经济制度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规则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规则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我们从中可以找到富有效率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变量之一。企业文化从内核、制度与行为、外围等三个层面对企业持续成长产生传导作用,并遵循着“理念——制度——行为——习惯——效率——价值——成长”的企业文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绩效最终依赖于员工的行为而得以实现。但在实践运作中,企业原有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的基本手段——制度,将部分的失去其应有的效果。那么企业如何在外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塑造员工的行为?文章尝试着从文化的视角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首先,文章对传统的文化层次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企业文化的藤蔓模型;其次,在藤蔓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塑造应以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为基础,依靠但不依赖于组织中的制度设计。最后,在分别对文化的影响和组织制度设计进行分析后,整合得出文化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晓昌  葛茂林 《河北学刊》2007,27(5):213-216
由于当前市场经济原则的泛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建设法治管理的缺位,放任了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价值取向,随心所欲,致使部分大众传媒错误地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抛弃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义使命,误导了国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消费。因此,确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优化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用先进文化培育公民人格,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理论的演进先后出现了四种不同内涵的效率概念:资源配置效率、交易效率、核心能力效率和适应性效率。德布鲁的效率分解理论仅仅区分了“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而事实上现实企业经济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某种“动态效率”,对该现象的解释需要拓展现有的企业理论。可以认为,企业制度不仅作为交易关系的规制结构发挥着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培育和塑造企业异质性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具有持续动态优势的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7.
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意义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对于辽宁这样一个国有经济发展最早、比重最大的省份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经过“九五”时期的改革与脱困、“十五”时期的调整和改造之后,“十一五”时期将进入巩固与提高的全面振兴阶段。目前,辽宁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体制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但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创新。探讨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战略意义及其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论传统文化观与当代多元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 ;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分析、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 ;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化进程与企业战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铁波  曾萍 《学术研究》2012,(3):52-59,159,16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针对这种制度安排构成的压力选择新战略反应.作者构建了一个制度压力下企业战略反应的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当前的制度压力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化进程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认为,制度压力下组织可以采用适合于自身的战略反应;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压力尚不够强大,龙头企业将根据自身战略目标与外部制度压力一致性程度的高低,选择顺应程度不同的战略反应,不同的战略反应将对外部制度压力产生强化或者消退作用,进而影响到其他企业的决策,最终促进或者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经济运行的微观制度环境能够束缚或释放出企业发展潜力。在导致地方经济发展落后的众多原因中,制度环境建设落后有时可能是根本性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崛起,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制度环境才是目前的关键,要把企业发展微观制度环境优化作为实现长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