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孙润霞 《科学咨询》2023,(2):127-129
目的 针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研究。方法 病例选取2019~2020年来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胫骨骨折患者120例,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及整体护理(观察组),对两种护理方式下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住院耗时以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功能恢复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引流量、住院耗时以及术中操作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以及负面情绪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数值P小于0.05。结论针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胫骨骨折患者,在其围术期落实整体护理措施的意义在于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疼痛、缩短术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引流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帮助患者尽早出院,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确保理想的治疗效果,推广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靠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则单纯实施剖宫产,将两组患者资料以及手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肛门恢复等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经验的医生而言,对患者实施剖宫产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靠的。这样可以让患者免受二次手术痛苦,使二次手术子宫切除率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医生要注意手术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腹部手术治疗后患者肠麻痹恢复情况,评价五磨脐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观察腹部手术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五磨脐贴对其影响,探讨五磨脐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机理。方法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磨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观察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组间比较,五磨脐贴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五磨脐贴治疗组治疗前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五磨脐贴抑制腹部手术患者血管活性肠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干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心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术后5天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陈容  陈凤 《科学咨询》2023,(4):139-141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护理对哮喘患者的效果及对动脉血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IMB模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上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aO2、SpO2水平为(88.46±6.73)mmHg、(86.25±1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7.94)mmHg、(78.37±13.6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aCO2为(34.48±8.62)mmHg,低于对照组的(40.63±6.2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家庭生活、精神动力、社会交往及心理承受评分分别为(39.14±1.58)分、(35.02±1.57)分、(37.20...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轻、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无须拆线、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开展应用。我院施行此项手术以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23例,女33例,年龄最小28岁,年龄最大73岁,平均47.5岁。其中胆囊结石36例,胆囊息肉14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平均术后3.8天出院。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LC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新方式,大多数患者抱着愿意接受治疗而怀疑的心情住院。针对这种情况,除周到细致的护理外,应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象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重症肌无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危象预见性护理,根据评分的不同给予个体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咳嗽效果、肺部感染及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咳嗽效果好,肺部感染及无力危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术前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术前访视)。分别测定术前焦虑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焦虑值、心率及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术前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术前访视).分别测定术前焦虑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焦虑值、心率及血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科恢复期患者出院前心理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精神科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出院前的100例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其结果表明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对精神科恢复期患者出院前进行心理护理,其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该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合全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将220例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常规组按照全麻扁桃体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舒适组在术后改进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舒适组患者术后舒适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增加全麻扁桃体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护理对患儿精神状况及手术配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儿科患者,按照年龄平均分为甲组、乙组各60人,其中4~7岁为乙组,0~3岁为甲组。之后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甲组、乙组各自分为观察组(甲1、乙1)及对照组(甲2、乙2),各30例。应用传统术前准备的是对照组(甲2、乙2),而按照患儿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心理护理的是观察组(甲1、乙1)。在护理治疗结束之后,记录分析下患儿手术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结果,以及配合程度、恐惧感,对不同时期儿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在手术前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的脉搏及血压有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脉搏稳定性及血压稳定率均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手术前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恐惧感更低,且手术配合程度及精神状况均较为优异,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时期儿科患者,采用相应时期合理的护理工作,以及按照不同阶段患儿心理特点展开的心理护理,可将患儿术后恢复率提升,对患儿疾病治疗有积极意义,可将患儿手术成功率提升,改善患儿精神状况,提升手术配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润霞 《科学咨询》2023,(1):111-113
目的 评价将优化护患沟通护理措施施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目标选取2019~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优化护患沟通护理(观察组),从并发症、满意度、患者焦虑(SAS)、抑郁(SDS)情绪评分等方面来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观察组更低,统计学数值P小于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优化护患沟通护理,可以对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以此确保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探讨PDCA循环在护患沟通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患沟通管理及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组SDS、SAS评分分别为34.5±6.8、34.2±2.4,明显低于对照组42.3±7.2、45.8±2.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81.81%)明显高于对照组(64.58%);干预组护患纠纷率(10.9%)明显低于对照组(22.9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DCA循环促进护患沟通,使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明显、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下降,PDCA循环对护患沟通管理的持续改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梅  凌舒娅 《科学咨询》2023,(3):142-144
目的 分析在CCU护理本科教学中运用微信联合PBL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CCU进行实习的60例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班级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微信联合PBL的教学方式)和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结果 对比两组学生经两种教学模式后的考核成绩,包括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并对比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观察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观察组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我院CCU进行实习的本科护理实习生开展微信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心血管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教学模式、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结构式团体在临床护士心理压力调解中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护士60例,均为2020年06月~2020年12月间我院在册在岗内科病区护士,依据护士入科先后顺序采取分组,即前期入科护理人员30例采取自我调节方式应用心理压力,观察组为后期入科护理人员30例,采取结构式团体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压力调节,对比护士不同调节方式下,情绪分值变化及对自我职业的倦怠评分、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并采取科室设计的满意度问卷展开评估。结果由自评量表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干预前焦虑、抑郁分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焦虑、抑郁分值有所下降,与对照组呈鲜明对比(P<0.05)。职业倦怠量表测评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情绪衰竭、工作态度、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科室自我设计满意度问卷所示,观察组对自我工作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SCL-90量表测评下,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式团体在临床护士心理压力的调解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肯定,可改善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并与3.0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80岁以上高龄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水平劈核技术。微切口组: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kreos MI60超薄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小切口组:行传统同轴3.0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分别于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3个月做角膜内皮照相并定量分析形态指标,记录并观察两组的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以及术后3天、1周、1月、3月的视力。采用两均数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AVE和E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微切口组的视力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的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同轴1.8mm微切口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相比,没有增加角膜内皮的损伤,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的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时间轨迹是由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得来.常常呈上升趋势.使用时间维度上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emporal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TSWLS)调查中国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时间轨迹.对366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①中国大学生对将来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要高于对现在和过去生活满意度的评价;②大学生对现在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要低于对过去生活满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认知护理在精神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精神病科进行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7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治疗后出院时的相关指标状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认知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运用认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其精神病症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脊髓损病人膀胱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膀胱功能临床训练护理路径,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脊髓损伤病人32例,实施护理路径组17例,膀胱功能训练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15例,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病人满意度及泌尿系感染率。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病人住院天数、留置尿管时间缩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泌尿系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脊髓损伤病人住院天数和留置尿管天数,降低泌尿系感染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