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人的类本质是实践劳动,它将人与动物相区别;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将人和人、集团和集团、阶级和阶级区别开来.二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人的本质的学说.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准确把握,对于指导、推动人的现实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旧哲学以“抽象的人”为其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现实的人”为其入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有明确的内涵,二者不可混淆。但是,换个角度说,“现实的人”也是“抽象的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关于人的研究早在古希腊就已开始了,但古希腊主要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层面上讨论人自身的问题.到中世纪,人成为上帝的奴仆,人把对自身的研究变成了上帝如何造人的研究.关于人的全方位的专门研究主要是近现代以后的事情.然而,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直到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都只是在抽象的层面研究人自身,以各种抽象的先天人性来规定人的本质,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文化条件去讨论人和人的异化问题.真正"现实的人"是在后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才得到完整的阐述,其核心精神就体现在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命题之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对"现实的人"的科学规定为出发点,马克思构建了自己的人学体系,并区别于其他关于人的学说.人之所以为人,不因为他是生物实体,而在于他是社会实体,亦即社会存在物.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特别强调人的社会本质.现实的人在物质生产劳动中诞生和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它包括"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现实的人的活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实践--物质生产活动--是整个现实世界一切变化的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说明人、自然、社会及其统一,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贯彻始终的主题。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西方传统人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科学界定和揭示了人的真正本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人的本质。劳动实践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人的需要是人的深层次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劳动实践本质论”、“人的需要本质论”、“社会关系本质论”这三个命题是辩证统一的。探讨这三个命题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问“人的存在”是哲学的永恒议题。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对人的本质作出正确阐述才彰显出它的科学性内涵。马克思从现实性、本质性及发展性等角度对人的存在样态进行了理论思索,全面立体展现出“人”的内容。“现实的人”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生长点,对这一概念有效展开所形成的对社会结构性和历史性问题的审视,又是批判理论的旨趣所在。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视角,可概括出马克思“现实的人”具有三重内蕴:劳动(实践)构成了人的现实存在;社会关系确证了人的本质存在;自由时间发展出人的积极存在。梳理“现实的人”在不同语境所表达的问题关切,有助于深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资本批判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主体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人的层面上。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即“现在”的人。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是通过建构历史过程而确证的 ;因而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是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既在与作为“过去”的历史的关系中得以表现 ,也在与作为“未来”的历史的关系中得到表现 ,失去任何一方面 ,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都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的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范畴。“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范畴,至少包括实践性、社会性、自然性、精神性、历史性等特征。它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共产主义学说的前提和落脚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石,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探讨,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照相机发明后,现代绘画艺术便常常被认为是与真实、求知无关的事情,因此传统写实绘画没有意义了,自我表现的绘画才是进步的和高级的。这根源于对“真”的误解——将物理真实与视觉真实混为一谈。而视觉真实又因民族、文化甚至人的年龄的不同而不同。视觉生理学、心理学、现象学及70年代出现的二阶控制论,都曾充分论及过人的意向性对视觉形象的建构作用。“具象表现绘画”更是致力于新的视觉模式的建立。旅法中国画家司徒立则将具象表现运动上升为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较为完备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以为越推崇感性就越是唯物主义的,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人类是因为思想和理论而成为人类的,是因为理论和思想而把自己从动物界解放成人类的,因此,理论具有超越实际、穿透实际、引导实际、反驳实际的能力,理论让我们免受实际欺骗,理论让人成为人.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展示,透视乡土中国,解读乡土文化。鲁迅再现现实的黑暗惨烈、人性的泯灭,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钟情梦幻的诗意盎然、人性的优美鲜活,以找回重塑民族品格的基因。两位大师迥异的表现内容,参差对照、互映互衬,共同建构了丰富多元、绚烂多姿的乡土文学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新必须积极面对现实:(1)积极面对社会现实。要努力写出表现时代的史诗性的作品来,积极地关注社会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积极地弘扬民族精神。(2)积极地面对读者现实。要努力追求文学的时尚和长久生命力的一致,主动适应不断提高的读者欣赏水平,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积极面对自身的现实。要正视文学一定程度的边缘化,要看到文学在文体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论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以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辩证法的视角从"现实"与"可能"、"现存"、"历史"、"理论"、"抽象"、"理想"等诸多范畴的对立统一中把握现实的内涵.作为实践结果的现实是不断发展的,把握现实、反思现实、超越现实的哲学也必然是不断发展的.从哲学的本性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哲学.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思、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哲学.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可超越的哲学的话,那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反思、自我扬弃、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6.
实在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在的意义是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企图通过对实在的规定来确立真理、客观性和合理性.对实在概念的严格分析表明,"实在"的意义是由常识和科学提供的,依赖于现实的、具体的证据,除此之外,哲学不能为"实在"提供常识和科学之外或之上的定义.所以,我们不需要有一个关于实在的哲学.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对当代哲学的攻击大多是无的放矢的.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为了探寻真实的存在与存在的真实,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体证工夫和施教方法.静坐即是他继"知行合一"学说之后,针对学者实存状况提出的一种证道入手工夫.静定工夫既需要"事上磨练"即社会人生的具体实践作补充,但其本身也可在默一澄心与省察克治等诸多方面同时双管齐下,以达到扫除私欲,直契形上本体的目的.为了使自己的立论更有经典的权威依据,王阳明还重新诠释了<大学>的有关章句或辞语,认为诚意乃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并将颇有认识论特点的向外格物逆转为更具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向内"正心".无论是深入心性本源寻找生命成长的主观动因,或是依据经典重新诠释以求客观印证,他最终的理想都是亲证亲历形上道德理境,使每一个体及人类整体的生命获得真实可靠的永久安顿.  相似文献   

18.
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人类飞升到一个理想世界的愿望.精神活动依靠信息,但其本质不在于储存而是创造.这种创造的"力",不仅需从当代生活中获得灵感,而且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摆脱当代文化现象中的扁平化、平均化.文化的"深层结构",才是虚拟现实的"底蕴".  相似文献   

19.
网络虚拟心理是古老幻想心理的现代延伸,具有现实性、幻想性;网络虚拟心理是一种客观现实与梦幻交织,虚拟真实与梦幻交融,虚拟真实浸润其中的心理空间。虚拟技术的发展,完全虚拟化的网络虚拟的出现,使人类的智慧面临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著名论断--"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包含着深刻的革命意义,但却引起了严重的误解.恩格斯曾经对此做过分析和说明.这一论断以及恩格斯对它的分析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