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我国政治文化和谐建设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子系统。而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社会的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全面推进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谐建设,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即夯实政治文化和谐建设的经济基础,巩固政治文化和谐建设的政治保障,营造政治文化和谐建设的文化环境,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章论述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及重大意义,分析了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探讨了社会建设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由成熟的市民社会以及政治精英共同推动的韩国政治转型,其在政治变革前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韩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经验说明,应加强市民社会的建设,重塑现代民主政治文化,改善经济政治二元结构,健康、平稳地发展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大系统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互联网络、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社会资源,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民政治参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必将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产生深刻影响。同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促进和推进包容性发展需要发挥政治建设系统的特殊作用和选择动态稳定的政治建设形式.包容性发展的内容体系在政治建设层面首先表现为民主政治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与法治建设发展路径相近、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法治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外在保障.包容性发展的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包括政治参与的包容、政治群体的包容、政治差异的包容.包容性发展的内容体系在政治建设层面其次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支撑.通过推动体制的包容,增强政府行政能力,以建设责任型政府、效率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通过实现治理的包容,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以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支撑.  相似文献   

7.
政治道德是指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政治合法性的价值观念、政治活动的道德准则及政治主体道德品质的总和。政治道德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约束政治权力 ,调整社会政治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 ,直接决定着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政治道德一旦失范 ,就会从根本上破坏国家的政治秩序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政治道德状况的好坏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能否实现平稳转型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加强政治道德建设不仅是稳定社会秩序、扭转社会风气的需要 ,…  相似文献   

8.
民主建设作为我国政治体系的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存在,因而首先具有存在的内在环境,这主要包括民主政治价值、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主体。民主建设作为我国政治体系的子系统,也与政治体系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其生存的外部政治环境,这主要包括国家性质、政治稳定状态以及政治生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民主建设也与超出其赖以生存的政治体系以外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本身建设相关。民主建设作为系统性存在还受到西方民主思潮、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等国际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实现其内在结构的生态化以及与所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本文从政治发展的视角进行解读,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层面阐述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认为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把民主政治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用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新市 《南都学坛》2005,25(6):107-109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人开此先河。提出社会建设理论,对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掘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潜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做好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又要做好与社会建设相衔接相协调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要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视角阐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要不断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现实和未来价值实践目标作出的理性设计。和谐社会的建设既离不开党的领导,也要以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作为社会心理基础。党的先进性对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党的宗旨的先进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政治文化构建的人本取向;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一元性;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决定了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有机体,政治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都体现着一种政治文化的理念。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视角,从什么是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建设入手,对当前我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和如何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等对政治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发展.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多个方面,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执政理念。这一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对于维护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包括社会管理体系内部结构的和谐,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各区域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等几个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必须真心实意地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确立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必须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辩证地处理好市场经济发展和贫富分化的关系,让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经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精神动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持续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公正视角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社会公正的社会。当前,社会公正缺失现象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要以社会公正为基本导向,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断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