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贾俊侠 《唐都学刊》2011,27(5):115+126-115,126
秦晖韩敏邵宏谟三位先生所著的《陕西通史.明清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十六章第三节"书院教育与书籍刊行"中,有10处(P493-496)将明代及明清之际的关中书院称为首善书院。依著者观点,从1609年关中书院创建到康熙二年(1663)陕西巡抚贾汉复重建改名为关中书院止,就没有过关中书院的名称,关中书院一直名为首善书院。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关中书院与首善书院都是明代著名的书院,虽然都和"关西大儒"冯从吾讲学有关联,但两个书院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下面通过史籍记载对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荷莉 《今日辽宁》2014,(10):64-65
提起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王卓然、阎宝航、杜重远、佟兆元等社会名流,我们都无法忽视他们成长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曾就学于奉天两级师范学堂。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正规的师范学校,东北地区由此开始了系统的师范教育,从1906年始建至1918年被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取代,两级师范的毕业生不仅构成东北教育界的中流砥柱,亦在社会各界致力推行母校救刚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清末新政后,全国各地书院均奉诏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方自此隐退。在此期间,书院成为各地名儒的授业之所,优秀学子的求学之地,其教育程度相当于时下的大学。清时今辽宁省境相继开有十几所书院,几乎遍布辽宁各个城市,其中以沈阳萃升书院、铁岭银冈书院、辽阳襄平书院为  相似文献   

4.
柏景伟是晚清举人,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于光绪十一年(1885)担任关中书院院长。任职其间,柏景伟制定了《关中书院学规》,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此学规制定了学院注重"尊礼重行"的学礼制度、门禁管理及学子日常生活管理等十项规章制度,罗列了应读的书目,阐述了读书的方法。研究此学规,有助于我们认识关中书院学规的发展历程和柏景伟的治学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5.
清代陕西曾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第一次是康熙二十年到咸丰末年;第二次是在光绪初年到清末年间。通过这两次移民的迁陕过程填补了陕西人口不足的劣势,改变了当地人口的结构;刺激了清代陕西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风俗文化向多元化的发展;虽然也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总的来讲移民迁陕的积极影响要远远大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侵略殖民与救亡图存、传统与近代化的激烈冲撞,杭州古老的封建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演变,并由此更进了整个杭州的社会风貌。本文拟在考察杭州教育向近代化迈进的基础上,以突出其强烈的社会效应。1 杭州的近代教育始于光绪23年(1897年)。是年,杭州知府林启在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创办求是书院,自任总办(校长),第一期招生30人。求是书院是杭州也是全国各省城中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实为杭州近代教育的先声,后经多次变迁,成为今天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的前  相似文献   

7.
经爱知大学经营学部川井伸一教授的安排 ,2 0 0 4年 3月 2 6日 ,我在名古屋见到了刚刚从中国访问归来的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的加加美光行教授。爱知大学是与中国有着特殊渊源的日本著名大学。其前身是 1 90 1年日本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麻吕在上海设立的东亚同文书院 (后发展为大学 ) ,1 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 ,东亚同文书院大学被解散。 1 946年 1 1月 ,同文书院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聚集在一起 ,在名古屋重新组建大学 ,起名为爱知大学 ,意为尊崇知识。爱知大学成立后 ,以“为世界文化与和平作贡献”、“培养有国际素质和视野的人才”为…  相似文献   

8.
晚清新政时期,京师大学堂经过延聘科学教习、购置实验仪器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在学堂内率先创建了师范馆及其科学教育。师范馆按分类科的模式将馆内所有课程划分为四类学科,将自然科学课程专门集中于第三类、第四类学科,同时又为各种实验、实习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彰显出了注重实验的基本特征。对于与科学教育有关的考核等事项,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亦制定了有力举措,在实践中竭力落实,保持了师范生科学教育体制的完整与正常运行。师范馆作为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的主要载体,于清末发挥了示范与传递的良好作用,不仅推动了近代国内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产生了社会启蒙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主贵阳书院”证误王路平学术界多有把王阳明讲学贵阳的书院说成是“贵阳书院”,本文根据贵州地方史志,考证了王阳明当年主讲贵阳的书院是“贵阳文明书院”而非“贵阳书院”。王路平,男,1956年生,现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阳明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孙立新 《唐都学刊》2002,18(4):101-105
2 0世纪第一位用现代描写手段研究陕西方言的学者是刘文锦。 2 0世纪陕西方言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 :1.民国十八年以后的 2 0年里 ,刘文锦、白涤洲、黎锦熙、陆志韦等学者艰苦创业 ,功不可没。 2 .5 0年代末 6 0年代初 ,张成材、杜松寿、杨春霖、马天祥、孙福全、薛生民等学者在仅三五年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粉碎“四人帮”以后 ,陕西方言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 ,张成材、郭子直、刘育林、张崇、刘勋宁、孙立新、邢向东、王军虎、辛世彪、黑维强、张维佳、张德新、郭沈青等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了"高师改大运动",原七所国立高师中唯有北京高师与北京女高师改为师范大学,1931年,两校合并之后,成为"硕果仅存"的师范大学。20至30年代北平师范大学不断陷入办学经费困难、强遭合并、停止招生甚至几乎停办的生存危机,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的时期",由此折射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中动荡曲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关中枪声》《关中匪事》等为代表的关中系列题材剧一次又一次火热荧屏,关中系列题材剧的成功是与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分不开的;关中系列题材剧注重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地域风情的描摹,注重情节的曲折性与圆满性的营造,注重对独具个性的关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注重对关中民俗的真切演绎和呈现。  相似文献   

13.
孙立新 《唐都学刊》2014,(6):118-122
端透定泥来精清晓匣影十声纽多数字读作合口呼,这是关中51处的特点;见溪疑三声纽字,西安、咸阳、渭南、商州等多数方言点读作[γ]韵母,丹凤、洛南、华阴、黄龙、洛川、凤县、宝鸡、麟游、千阳、陇县、富县、定边读作合口呼韵母,凤翔读作[uo、■]韵母,岐山蔡家坡读作[γ、■];关中方言读作[a]韵母的字限于透定影三声纽的"他大阿","大"字在关中中东部白读如"堕"或"唾";"哪"字在绝大多数方言点音变如"阿",在东部合阳等处音变如"γ";"那"字在许多方言点读如"奈"。"舵"字在关中方言里读作阴平或阳平调,"左"字在关中许多方言点读作去声调。  相似文献   

14.
孙立新 《唐都学刊》2013,(6):99-103
关中方言许多集合名量词可重叠成为“AA/AA子”式,表示买卖等的动词加上“AA”式量词重叠形式(V+AA)有按A买卖的意思,时间词有“AA”式重叠,数量词或时间词还有“A达A”式重叠,整数词“百、千、万”以“AA/AA子”重叠式为常见;在换钱、找钱等语境里,根据目前人民币的面值,有“一分一分、五分五分、一毛一毛、两毛两毛、五毛五毛、一块一块、两块两块、五块五块、十块十块、二十块二十块、五十块五十块”等重叠说法;数词的AABB重叠式,最常见的如“千千万万、百百千千/千千百百”,还有“千千万/万万千”跟“千千万万”义同,关中方言口语里的“数+量1+一量2”式还可以重叠,例如“五个一堆”在口语里还可以说成“五个一堆,五个一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张载及其关学的研究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相应地使用了三种方法:一是将关学定位为"关中理学"时期,其运用的是传统的理学方法;二是将张载定位为唯物主义气一元论,认为关学学者对气一元论多有承继,于是相应地也使用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垒"的思维方法;三是重新将张载及其关学定位为理学,但使用的则是中国文化本位的方法,即强调要从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本性出发,从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来研究和审视张载及其关学。由于定位的相对准确与方法的相对优化,使关学研究有了较大的推进,但目前仍留下较大的研究空间。张载及其关学研究还可从多角度、多层面进一步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张妍 《唐都学刊》2014,(4):104-107
以郭希仁为代表的清末民初的陕西知识分子一直怀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其中,美学所提倡的“经世致用”精神是他们改良社会的思想源泉.本文通过梳理郭希仁辛亥革命前的求学背景、对革命和地方建设的贡献和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坚守三个方面,揭示其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背后的美学印记:他始终秉持美学“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具有强烈的改造社会的使命感.实践证明,包括美学在内的儒学传统在今天仍然是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崔琰 《唐都学刊》2013,(6):104-108
“十二五”期间,随着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关天经济区发展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政策的拉动,陕西旅游业步人转型和升级攻坚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此,应转变旅游开发理念、调整省内精品景区旅游业发展定位,对潜力景区提升与改造,扩大旅游资源范围,提升旅游产品品位,落实陕西省“168”旅游发展战略,分层次、分重点地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通过精品旅游景区的建设,形成主题突出、功能齐全、层次丰富的具有震撼力的国际、国内冶内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以点带面,延伸旅游产业链,最终促进陕西旅游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张阿利 《唐都学刊》2009,25(2):95-104
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的陕派电视剧的历史分期,经过大量的资料搜集、甄别,以及对于有关业界专家、管理者、创作者、投资机构等的访谈和调研,并通过与整个中国电视剧发展路径的比照,可以梳理出相对系统的发展流变和路径,如果以2007年底为一个相对统计和研究界限的话,那么,大致可以区分为这样三个历史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陕派电视剧的探索期(1980年至1988年);第二个时期,陕派电视剧的成熟期(1989年至1999年);第三个时期,陕派电视剧的转型期(2000年至2007年)。  相似文献   

19.
贾志刚 《唐都学刊》2013,29(3):81-83
尽管唐人发明以饼夹肉食用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也存在着多种版本的分辨判断问题,但经史官、文人的刻意记载和广泛传播,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具备了新食用法的流传条件,种种迹象表明,以饼夹肉之法是在唐代形成并且凝固成关中区域一种主副食结合的新方法,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0.
艾冲 《唐都学刊》2011,27(6):1-9
唐代岭南地域的都督府建制单位具有地方高层管理组织与行政区划的典型性。武德四年(621),唐朝平定岭南地域,遂在南疆建置行政管理机构,分划管治区域。所谓"岭南五府"是对置于岭南大陆地区五个都督府与都护府的通称;而"岭南五管"则是对五个都督府及都护府管治区域的总称。与此同时,还有置于海南岛的崖州都督府。武德中,岭南地域相继出现11个都督府(初名总管府),管87州。"岭南五管"格局形成于天授中(690—692)容州都督府组建后。先天至天宝十五年间(712—756),岭南地域仍有六都督府,属州增至73个州。至唐后期,在"岭南五府"的基础上次第建立五个方镇,仍称"岭南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