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旅游等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大,生物多样.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建立环境资源价格制度,完善生态补偿税费制度和充分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的实现等具体可行的法律制度来调节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2.
治理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对立的思维定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重视生态环境法益和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及公共利益的协调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要素的保护。按照这种思路,我国《刑法》应当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从第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独立出来,设置"危害生态环境罪"专章,并适当增设一些污染环境犯罪的新罪名,严密污染环境犯罪的刑事法网。同时,应适当提高污染环境犯罪的法定刑,充分发挥罚金刑对污染环境犯罪的规制作用,增设资格刑,对污染环境犯罪人从事特定职业或者特定经营活动的资格予以暂时或者永久性的剥夺。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学污染是城市人居环境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和南京城市化学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基础上,对治理南京城市化学污染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稀缺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稀缺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丁栋虹(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副教授、博士南京210093)土地产权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制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史,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打破陈旧的土地产权方式,引进和构建适应新的情况要...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它不仅破坏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世纪3O年代到5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卜\大公害事件”至今使人心有余悸。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性事件仍频频发生。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环境资源一旦遭受破坏,要恢复原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使人类可以在舒适的生活环境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便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法学界探讨的重点。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已将…  相似文献   

6.
非点源污染的广域性、随机性和监测困难,使得非点源污染治理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即使在发达国家,非点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如何从政策角度诱导和激励农户的土地保护行为、政府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支持农业土地保护技术变革和与农户分担土地保护的成本、如何通过劝说和教育方式诱导小规模养殖场遵从政府管理规定.中国农村土地环境管理的关键在于政策与制度创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得中国的非点源污染政策设计面临更大困难.中国农业污染的事前预防,显得更为迫切;考虑农业生产行为变化的环境和社会效果后的资源保护行为变化的政府与农户成本分担是政府环境政策制定的基础;如何通过激励机制诱导农户的资源保护技术参与行为,对于未来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创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产权与资源环境生态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完善自然保护法律限制的条件下 ,私人产权制度比公有产权制度更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的环境生态效益 ,但以发挥环境生态效益为主的自然资源以及因资源自身特点无法由私人所有的自然资源 ,实行公有产权制度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都特别要求新疆的油气资源开发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十分重视油气资源的保护和供给 ,以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必要条件 ,严格控制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污染 ,努力降低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代价 ,全面提高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市场化的产物,其产权归属应是明晰的.而现实情况却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主体虚化、区域之间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现有立法体系仍然存在缺陷等.基于意识形态、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历史基础等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影响,合理安排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既要考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传承,又要符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人的意愿,同时还要兼顾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从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的视角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彭琳 《学术论坛》2012,35(10):106-1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综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实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税收政策的完善程度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滥用影响很大,对循环经济的鼓励或限制作用也相当明显。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税收政策,可以使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自觉规避环境污染行为和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税收政策的创新来研究如何推进循环经济迅速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全”、“都”和“全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殷都学刊》2008,29(3):133-138
从实际语科出发,详细分析了“全”、“都”和“全都”用法的异同,总结了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龙虾三吃”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 ,但它透露出来的哲学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人们根本无法从餐桌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被宰杀了并被烹饪过的“龙虾”去理解、达到那个未出场的、活生生的、真实的龙虾。传统西方哲学的主旨在于追求永恒的“在场” ,试图通过理性形式 ,从感性存在中发现纯粹的统一本质。然而 ,后现代诸哲学家如晚期的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对这一病弊作出了怀疑和反思 ,以为“在场”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它总与“不在场”相联系、相统一 ,而力倡回到真实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7.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昊 《天府新论》2007,(1):145-150
“互文性”和“语境”是文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术语。这两个术语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理念,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网络结构、编织的动态特征,也经历了相似的泛化命运及其发展的双重困境。而且它们能够彼此诠释,共同表征同一现象。这些发生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身上的共同之处反映出20世纪文学研究思想总体发展的某些趋势,如关联、整体、动态、读者及泛化等。  相似文献   

19.
"恋母情结"与哈姆雷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普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20世纪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氏著名弟子欧·琼斯运用"恋母情结"理论对哈姆雷特形象给予解释.本文对佛氏"恋母情结"理论作了阐述,介绍了琼斯的主要观点,并对"恋母情结"理论和琼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20.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